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期末试卷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摘自中共十八大报告请结合给定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组成;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深化了对执政规律认识;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谈你对“坚持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句话的认识。
答: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指导下,随着社会的实践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分析社会实践中所提出的新的问题。
要随着社会的实践发展,勇于开拓和创新,并进一步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来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在从事革命和建设,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既要坚持基本原理又要反对教条主义,必须要用实践的成果去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具备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3、下面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材料: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 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 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 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
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 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 380.6 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 和33.9% 。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 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 860.2亿元,集体成分1 656.9 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和2.2%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比1996年增加了 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 ,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请根据材料回答:(1)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答: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增大,最为突出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大幅增加。
(2)说明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变化。
答: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但仍占主体地位。
(3)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变化。
答: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4)说明国有经济地位的变化。
答: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4、材料1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2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3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
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
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请回答:(1)结合材料1,说明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第 3 页共 5 页答:邓小平同志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高度重视民主的思想,肯定了民主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民主的思想,提出了把民主同法制结合起来的观点。
这是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认识上的一大突破。
只有使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上升为法律,并使这种法律和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获得切实保障。
(2)比较材料3和材料1、2,说明我们党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进步。
答:跟以往相比,我们依法治国的目标更加明确,依法治国的措施更具体和具有可行性,提出了要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遵守法律,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结合三个材料,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答: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材料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摘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材料2:韩国队历史性地打入了四强,舆论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韩国队进入四强主要依靠裁判的帮助;一种认为,韩国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主要还是靠自身的实力。
这种时候,有个人的声音我们可以听听,……他就是青岛颐中队主帅李章洙。
26日,记者在青岛颐中队俱乐部里采访了这位典型的韩国人。
记者:韩国队本次世界杯中体现出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及韩国强大的球迷拉拉队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这种民族自尊心和求胜欲望从您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您曾说过输球会难受得吃不下饭,对这种现象,您如何理解?李章洙:这并不是韩国民族精神的首次体现,很早以前就有过这方面的例子。
1999年韩国经济危机时,韩国的家庭妇女们就纷纷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
……这是韩国民族精神的体现。
对于我们而言,这没有什么特别的,而是很自然应该去做的事情。
……(摘自徐燕华:《李章洙为韩国队感到骄傲:民族精神使我们创造奇迹》,2002-06-27)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什么是民族精神?答: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在目前,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答:民族精神可谓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灵魂,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是爱国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仅是取决于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且取决于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而这恰恰就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意识;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提交截止日期:2014年12月23日注:请将文档保存类型设为“word 97-2003 文档”。
雷同卷按0分处理!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