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我心中,理想伴我行——一(2)苗苗中队主题班会方案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历史和知识,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烈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精神,并希望学生珍惜今日的胜利成果,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为振兴祖国作贡献。
活动准备PPT、知识竞赛题活动过程主持人A:同学们,我们学习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现在大家一起唱一唱。
我来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预备唱。
主持人B: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赞颂的是谁吗?全体同学:中国共产党。
主持人A:是啊!过去的中国,非常落后,曾遭受很多外国的侵略,老百姓的日子非常辛苦。
这个时候,一大批有志于改变中国命运的人,创建了一个先进的组织,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有谁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诞生,也就是她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生:1921年7月1日。
主持人B: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漫长的斗争,赶走了侵略者,消除了压迫,消灭了贫穷,把祖国变得越来越富强,越来越文明。
主持人A:比起过去,我们今天的生活真是幸福美好啊!同学们,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为此,我们班召开主题班会庆祝党的生日,希望通过此次班会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党的了解。
下面我宣布《党在我心中,理想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B: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9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一个只有五十多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
主持人A:在90年前,中国正处在一个黑暗的年代,曾遭受很多外国的侵略,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
主持人B: 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浴血奋战,直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开国大典上激动人心的场面吧。
(视频片段:开国大典)主持人A:今年,党渡过了它90岁的生日,中国的历史记载着她前进的每一步。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知识小竞赛,考考大家有关党的知识。
(知识竞赛)主持人A: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毕竟是昨日的事情,只有把它作为动力,才能催人奋进,拼搏。
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虚度光阴,有的人却能一奋骥足,勇往直前,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理想和意志起着重要作用。
主持人B:理想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她犹如浩瀚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理想,为他们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讲几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主持人A:听完这几则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树立了远大理想,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
主持人B: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成功的种种辉煌。
主持人A: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谁愿意来谈一谈。
(学生畅想理想)主持人A;同学们说得真好!主持人B:是啊,理想并不是两个空洞的字眼,她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主持人A:我们坚信,只要努力,一定不会辜负五星红旗的嘱托。
主持人B: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华神州的每一寸土地的时候。
主持人A;当我们拥有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的时候。
主持人B:当奥运健儿勇夺二十八枚金牌,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飘扬的时候。
主持人A: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主持人B:人民永远会记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翻身做主人。
主持人A:我们是祖国新的一代,我们有鲜花般美丽的笑容。
今天,我们在国旗下学习;明天,我们投身祖国宏伟的建设。
下面请辅导员讲话(辅导员讲话)主持人AB:《党在我心中,理想伴我行》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辅导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2)苗苗中队《党在我心中,理想伴我行》主题活动,在同学们的认真准备下,终于成功举行了。
大家通过活动,了解到更多关于党的知识。
老师真心希望,大家能紧随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积极实践,为党续写新的一页。
1893 年12 月26 日,毛泽东诞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山村--韶山冲。
他家世代务农。
父亲毛顺生一生勤劳又会经营;母亲文氏心地善良,治家节俭。
全家的日子由穷转富,过得很兴旺。
毛泽东从小参加劳动,放牛、砍柴、春米..七八岁的时候开始上学,放学后还要帮大人做事;农忙季节,就整天到地里干活。
他长得英俊、健壮,又诚实、能干,所以很受大家的喜爱。
附近的农家孩子都愿意和他在一起,他也常组织伙伴们做各种游戏。
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说明毛泽东的人品是很高尚的。
一天,毛泽东和弟弟一起去田里摘豆。
弟弟到豆子长得稀的地方摘,不一会儿就摘了一大片。
毛泽东却选了一块豆子长得密的地方,一颗一颗细细地摘。
父亲来了,草草一看,就说?quot;看来,哥哥不如弟弟摘得多,还是弟弟能干啊!""是这样吗?你看看筐里的豆吧!"毛泽东站起来,把自己的筐拿给父亲看,又让他去看弟弟的筐。
父亲一看,哥哥筐里的豆子比弟弟的多很多,再看看他们脚下的地,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说什么了。
毛泽东非常喜欢读书,尤其爱读那些古代的小说,对英雄豪杰十分崇尚。
但是他对旧的礼教很不赞成。
看到父亲在家里很专制,动不动就打人骂人,看到教书先生在学堂里体罚学生,他不满意,经常起来抗争。
有一次,父亲因为他经常读书,责骂他是"好吃懒做"。
他气极了,和父亲吵起来,说?quot;你这样说我,我就离开这个家,不回来了!"说完,他跑了出去。
父亲在后面一边追打一边还骂。
毛泽东跑到水塘旁边,大声说:"再追我打我,我就跳进水塘里!"父亲不再追打了,双方才讲了和。
毛泽东体会到了,只有敢于斗争,才能不受欺负。
他对广大受苦受压迫的农民,满心同情。
有一年闹饥荒,湖南省会长沙饿死了许多人,当官的却坐视不管。
灾民们忍无可忍,联合起来攻打衙门,要求救济。
当时的清朝政府逮捕了领头的灾民,把他们杀了。
正在上学的毛泽东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激动,对官府恨得要命。
从此,他心里就播下了反抗封建统治者的种子。
毛泽东生在农家。
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的优良品质:勤劳、诚实、朴素、正直。
后来,他成为全国人民的领袖,可从不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始终关心农民,热爱农民。
周恩来立志读书的故事一九一一年的一天,沈阳东关模范学堂一个教室的讲台前,站着魏校长。
他在向学生提问:“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要上学读书啊?”一个小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家里穷,上了学,将来好找事做。
”另一个小同学说:“现在读书将来能过好日子。
”这时,只见一个浓眉大眼、红润脸庞的学生,笔直地站起来说:“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崛起!”魏校长先是没听清楚,又问一遍,只见这个学生不慌不忙地说:“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个英俊的少年人是谁呢?他就是只有十三岁的周恩来同志啊!小朋友,周恩来同志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其意思就是上学读书,是为了让祖国富强起来。
那时,腐败的清朝政府,投降卖国,出卖民族利益,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周恩来曾在一个同学的爷爷带领下,到日本鬼子和俄国沙皇军队在魏家楼村打仗和屠杀中国人的地方参观过。
同学的老爷爷是个爱国的老人,他激愤地向孩子们讲了日本鬼子和俄国兵犯下的罪行,并讲了中国人民进行反抗斗争的故事。
周恩来看到、听到这些,恨透了日本鬼子和俄国沙皇,恨透了反动的清朝政府。
这些,更加激发了他好好读书,长大救中国的志气。
不久, 周恩来在学校写了一篇作文。
文中写道: 学生上学读书正是为了将来肩负国家重任!作文里还谈到希望学校要为国家造就人材。
一九一三年八月,周恩来离开沈阳,又进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后来,他为了寻找救国的真理,还去日本留学。
在去日本之前,他又回到沈阳的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
他留下的临别赠言是:“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再一次表达了他献身给亲爱的祖国的宏伟志愿。
小朋友, 周恩来同志一生都在实践着少年时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志愿。
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勤恳恳工作,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无私地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他是多么值得我们崇敬与学习的啊!生甲:我要做一个天文学家,现在天文学上已经发现九大行星,有没有第十大行星呢?我想去揭开这个谜生乙:我长大要做个电子专家,你们看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防盗门铃"和"无线电收音机"。
(展示自己的小制作)生丙:我长大了要做个医生,去征服各种疑难病症,让人们不再有病痛。
生丁:我长大了要做个书法家,你们看,我的书法作品还在市里获得了一等奖呢!(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及证书)生戊:我想做个光荣的人民教师,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教好学生。
生己:我想做个画家,绘出祖国的美丽山河。
我的画在市里曾获一等奖。
你们看,这就是我的作品。
(展示自己的作品及证书)生庚:我将来要做个像沈培艺阿姨那样的舞蹈家。
你们看,我的独舞还在全国获得了二等奖呢!(展示自己的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