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4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为配合全市教师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创新,完善职称的聘任工作,深化校内人事制度的改革,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经学校职改领导小组研究,特制定《南昌市豫章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经教代会讨论通过。
一、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1、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我校为省重点建设中学,现有教职工203人的编制数,教职员工183人,被省人事厅确定为“考试中心”,所以我校高级教师指标可定为33%,应有高级职数60人,中级教师指标可定为48%,应有中级职数88人。
学校现已聘高级56人,中级78人。
今年高级空额4人,中级空额10人。
2、岗位设置按学科周课时占学校周总课时的比例设置。
即:学科周课时数÷学校周总课时数×总岗位数。
各学科具体岗位数为:各学科高级教师岗位设置及现有岗位分布情况:学科拟设岗位已聘未聘空额语文10961数学141410英语10991政史地8810理化生1412102音体美综合442各学科中级教师岗位设置及现有岗位分布情况:学科拟设岗位已聘未聘空额语文181533数学15141英语171522政史地151322理化生161511音体美综合6611二、受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条件1、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3、具备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评审取得了相应专业技术资格;4、具有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满量)工作;6、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时,应根据有关规定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和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以证书为准);三、优先聘任的条件本着“择优聘任”原则,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
对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同时又具备以下条件者,可优先聘任。
(符合单项条款的以条款的序号为优先顺序,符合多项条款的以条款多少为优先顺序。
)1、任现职以来获县区级(含县区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以及被评为市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的;(以荣誉等级高低为序)2、任现职以来,学校综合考核连续三年为优秀的。
3、任现职以来,担任3年以上班主任或从教以来担任10年以上的班主任。
4、任现职以来,在带班及任教科目取得突出成绩的。
5、任现职以来,在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举行的“园丁杯”优质课比赛中,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获得者。
四、对于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但教育教学成绩非常突出的教师,学校可实行低职高聘。
高聘人员占学校的结构比例,高聘后,可享受相应职务的工资待遇。
五、聘任程序1、根据当年市、局职改办核定的空额指标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布空缺岗位,岗位职责,聘任条件要求,聘任程序及聘任有关的事项。
坚持民主程序,认真完成聘任工作。
2、应聘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书面申请,提供优先聘任的有关证书。
3、应聘高级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工大会上述职,并将个人教育教学业绩材料张贴展览,进行群众测评。
4、学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对应聘人员择优提出推荐意见。
5、学校职改领导小组根据群众和专家推荐意见,集体研究决定聘任人员,并公示7天。
6、公示后无异议的人员,由校长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约,填写《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审批表》(一式四份),对有异议者,学校领导小组重新认定。
7、学校将所需材料按程序报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并颁发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江西省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书》。
六、专业技术职务聘期一般为1—3年,度的聘任人员聘任时间从12月份起,聘期为3年。
聘任期满后,须续聘的必须重新签订聘约。
七、本方案待市局职改办批准后方可实施。
八、本方案解释权属豫章中学校长室。
教师专业团队建设实施方案1 教师专业团队建设实施方案一、实施策略1、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的读书活动、文化建设、外出教育教学考察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2、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1)督学习:全体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读1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撰写1篇以上学习心得体会;摘抄或以其他方式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理论资料,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抓备课:①实行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通过集体备课,建立羊额何显朝纪念小学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③开展“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血液”教师读书活动,倡导教师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④参加各类现代技术信息培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拓展备课资源、创新备课手段。
(3)磨上课:一是抓教学常规管理。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个必须”原则:即教学常规管理必须有助于促进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必须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创新和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
落实“四个凡是”原则,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
以求每位教师都能立足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
二是建立学科指导小组,开展常态课指导反馈活动,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
三是开展课例研究。
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4)促交流:①建立新的听课制度。
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教导处、备课组长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
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
③邀请专家、学者作教育形势和学科前沿信息报告;有计划谴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让教师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兄弟县市考察、学习、教研,了解同类学校的发展现状,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从外部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也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④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教研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⑤实行年轻教师导师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⑥开展校际交流互助活动。
(5)倡反思:①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起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
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
②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
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不断成长。
③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
开展评比,汇编交流。
3、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优化教师整体队伍。
①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校要在提升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方面下功夫,要努力通过研究生院校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愿望,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
本规划由校长负责制定,副校长负责实施。
然后根据计划,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能力专业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规划者、发展者、评价者。
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实践能力。
④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提供他们发展的广阔空间,切实抓好学校“名师工程”,以逐步形成我校骨干教师队伍。
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⑤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
学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年教师制订出不同的要求,促使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
二、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宣传动员起步阶段讨论、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宣传动员教师自我设计个人专业发展计划,通过参加师德建设讨论,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对个人专业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教师自我诊断,专业发展自我设计阶段。
教师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自我剖析,找准优势,明确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第三阶段:立足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探索个性化教学实施阶段。
第四阶段:小结评估阶段。
学校、教研组对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及个性化教学集体评估,进行阶段性总结。
第五阶段:改进阶段。
找出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凸现并形成鲜明教学个性或特长。
第六阶段:成果展示和推广阶段1、教师成果展示:收集资料、个人阶段总结、获奖论文、个性化成长档案盒。
2、学校成果展示:原始资料、汇编成册、音像集、阶段总结、积极推广。
计算机专业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