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企业现场的急救安全知识

生产企业现场的急救安全知识

中暑者体温过高时,可以用冰袋放在中暑者的头
部、两腋下等处,用冰水(或酒精)擦身;用在凉水 中浸湿的毛巾包上冰块擦额部和全身。此外,要用力 按摩病人的四肢,防止血液循环停滞。还可进行凉水 沐浴,使病人身体浸泡在凉水中(除头部),经1020分钟后,擦干身体。在使用上述方法降温的同时, 让病人喝含盐清凉饮料和凉开水,服用急救药水、人 丹和其他降温药物。
可能再次震动, 需留在原地一段时间。
三、中暑急救
• 中暑是由于高温、日晒引起的一种急性 疾病。
• 中暑后会出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 口渴、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 会突然晕倒。中暑又可分为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
• 中暑急救的方法:
让中暑病人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
处休息,并解开衣服,呈平卧姿势,同时让患者多喝 含盐饮料。对于先兆中暑者,可不进行特殊治疗,让 他自然恢复正常。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送医院 抢救治疗。
品名 适应症 扑尔敏 抗过敏 果导 治便秘 安定 失眠 心痛定 降血压 多酶片 助消化 云南白药 散瘀、止痛、
止血
衷心祝愿 大家在工作、 学习、生活中 平安快乐!
• 人工呼吸法: 施行人工呼吸法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效果最好。捏紧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 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口内吹气,时间 越为2秒钟,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触电 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 行呼气,时间约3秒钟。 如此以每分钟
约12次的速度进行。
• 胸外心脏挤压法: 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
就近医疗机构治疗。
一、触电现场急救
• 后果:瞬间能致人于死,尤其是高压电还能造成局部的 烧伤
• 急救要点:要动作迅速、正确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现场急救: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关闭电门 ,不能 及时停电的用裝有木柄(或其他绝缘物体)的刃器斩断 电线,或将接触人身上的电线挑开,救护人脚着干燥的 塑料、皮底鞋,踩在干厚木板或厚棉被上,用大的干木 棒速将人脱离触电处,或用干的绳子套在被救人身上, 将其拖开.
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多种止血方法。
(5)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用止血带(一般 用橡皮管,也可以用纱巾、布带或绳子等代替)绕肢体绑扎打结 固定,或在结内(或结下)穿一根短木棒,转动此棒,绞紧止血 带,直到不流血为止。然后把棒固定在肢体上。在绑扎和绞止血 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过紧会造成皮肤和神经损伤,过松则不 能起到止血作用。
3、骨折急救
对于骨折伤者,正确固定是最重要的。 骨折的现场固定方法:
(1)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 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材料,长短要以能固定 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2)脊柱骨折或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 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 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3)身体上通常有效的止血点有8处。 一般来讲上臂动脉、大腿动脉、
桡骨动脉是较常用的。 上臂动脉:用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
肌肉并压向臂骨; 大腿动脉:用手掌的根部压住大腿
中央稍微偏上点的内侧; 桡骨动脉:用3个手指压住靠近
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4)其它止血方法。 除了前面的压迫止血法外,还有止血带止血法、
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伤者 心窝上方、胸骨下,掌根用力垂直向下 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挤压后迅 速松开,胸部自动复原,
血液充满心脏,
以每分钟60次 速度进行。
二、机械伤害急救
1、休克、昏迷急救
工作现场的休克昏迷是由于外伤、剧痛、脑 脊髓损伤等造成的。 • (1)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 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 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 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 • (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用鼻导管或面罩给 氧。危重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鼻导管或气管内插管 给氧。 (3)立即与医务工作者联系,请医生治疗。
(6)还要注意的是,当毒气泄露发生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 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
伤害。
2、气体中毒
迅速将伤员救离现场, 搬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 方,松开领口、紧身衣服 和腰带,以利呼吸畅通, 使毒物尽快排出,有条件 时可接氧气。同时要保暖、 静卧、并密切观察伤者病 情的变化。
5、腐 蚀 物 品 灼 伤 的 急 救
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 伤。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 同, 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常见几种腐蚀物品触及皮肤时的急救方法是:
(1)硫酸、发烟硫酸、硝酸、发烟硝酸、氢氟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钙、氢碘酸、氢溴酸、氯 磺酸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如皮肤已腐烂, 应用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护送医院治疗。
四、强光红眼护理
• 强光照射(如电焊)后,如眼睛红肿并 刺痛:
1、用新鲜牛奶煮后冷却,滴入眼睛,开始 几分钟滴一次,随着痛的减轻可适当延 长。
2、用湿毛巾浸冷水敷眼,闭目,尽量减少 眼球转动。
第三部分
• 施工现场常备药品
1、外用药
品名
适应症
创可贴 小创伤出血
万花油 烧烫伤
碘酊(2%)局部消毒
风油精 虫咬、牙痛
目录
• 第一部分 工作场所现场急救措施 • 第二部分 日常伤害急救与逃生 • 第三部分 日常常备药品
第一部分
现场急救:就是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现场
的最初目击者先给伤病员进行必 要的初步急救。
原则:1.立即使患者脱离险区
2.先救命再救伤 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4.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 5.加强看护,安全护送伤员到
红药水 清毒止血
棉垫、崩带 外伤出血
品名
适应症
紫药水 消毒防腐
京万红软膏 烧烫伤
酒精(70%) 局部消毒
清凉油 驱暑醒脑
眼水、眼膏 眼部感染
止血胶带 外伤出血
2、内服药
品名
适应症
速效感冒胶囊 发烧、感冒
氟哌酸 腹泻、尿道感染
复方甘草片 镇咳、祛痰
碘喉片 咽炎、扁桃体炎
颠茄片
胃痉挛
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
3、口服非腐蚀性毒物
首先要催吐。若伤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时,可先设 法引吐。即用手指、鸡毛、压舌板或筷子等刺激咽后 壁或舌根引起呕吐,然后给患者饮温水300-500毫升, 反复进行引吐,直到吐出物已是清水为止。
4、毒物灼伤
应迅速除去伤者北污染的衣服、鞋袜,立即用大 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不能少于15-20分钟),也可 用“中和剂”(弱酸,弱碱性溶液)清洗。对一些能 和水发生反应的物质,应先用棉花、布和纸吸除后, 再用水冲洗,以免加重损伤。
特别是在通风条件差、较封
闭的场所,在场人员应迅速
逃离毒气泄露场所。 (3)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
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 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 大叫,要镇静、沉着,又秩序地撤离。
(4)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风向走, 而要逆向逃离。
(5)逃离泄露区后,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排毒治疗。
(1)若在毒气泄露现场,应立即穿戴防护服装,并检查防毒 面具等有没有什么漏洞,能否起到防护作用。如果没有佩戴防护 服装或防毒面具时(这种情况是 不允许在有毒品危险的场所工作的), 就应该尽快用衣服、帽子、口罩等, 保护自己的眼、鼻、口腔, 防止毒气摄入。
(2)当毒气泄露量很大,而又 无法采取措施防止泄露时,
⑤如楼层不高往窗下跳,应抓住窗口,身体悬于窗外, 伸直手臂,以缩短与地面的距离,然后松开一只手, 松开的手与脚推一下墙面,后跳下,在接近地面时尽 量使自己缩成一团,进入地面时打滚。
⑥高楼逃生,又不清楚火情时,打开门之前用手碰一下 门把,如烫手切勿打开,如不烫,打开一道门缝观察, 并用脚抵住门下方,防止热气流把门冲开并助长火势。
用这种方法有造成受伤肢体缺血而引起组织坏死的危险,所 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 1、止血带不能直接和皮肤接触,必须先用纱布、棉花或衣服垫 好。
• 2、扎好止血带后,要尽快向医院转送。在转送中,要每隔一小 时松解1-2分钟,以暂时恢复血液循环,然后在另一稍高的部位 扎紧。
• 3、扎止血带的部位不要离出血点太远,以避免使更多的肌肉组 织缺血、缺氧。一般绑止血带的位置是上臂或大腿上三分之一处。
2、外傷止血
(1)指压止血法: 如为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喷射状,压迫 近心端;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持续缓慢流出,則应压迫其远心 端,止住血后,即需换用其他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一般小血管出血时) 先用纱布块或急救包垫敷于伤口上,再用棉团或纱
布卷、毛巾等折成垫子,绑在止血部位敷料外面,然后 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3)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 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 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 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 便晃动。
三、中毒急救
1、毒气泄漏场所
遇到毒气泄露时,应该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因为 对于毒气泄露的处理是有特殊要求的,作为一般人员, 我们也要了解一些毒气泄露处理的常识。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地震逃生
①保持镇静,禁止大叫而消耗 体力吸入烟尘。
②地震开始时,如正在屋内, 切勿立即跑向街道。
③躲在坚固的床或桌子底下旁 边也可藏在小面积的角落如 卫生间等地方 。
④远离玻璃窗、大镜子,因为随时可能破碎。 ⑤如在汽车内,应马上伏下,低于座椅。 ⑥如在室外,远离可能倒塌的建筑物,特别电线杆。 ⑦第一次地震后,
(2)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 溴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再送 往医院救治。磷烧伤可用湿毛巾包裹,禁用油质敷料, 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