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级数愈大,反应速度愈快B、一般化学反应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K反应速度约增加1~3倍C、反应速度只决定于温度,温度相同时各反应速度常数相等D、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快2. 可逆反应A(气)+3D(气)2E(气)处于平衡状态,为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最适宜的条件是( )。
A、降低压强,升高温度,加催化剂B、降低压强,增加E的浓度C、增加压强,降低A的浓度D、增加压强,降低E的浓度3. 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1∶2体积比混合,混合溶液的PH是()。
A、3.17B、10.1C、5.3D、8.24. 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缓冲溶液的PH值范围B、缓冲溶液的总浓度C、外加的酸D、外加的碱5. 酸效应对沉淀溶解影响不明显的是()。
A、Mg(OH)2B、CaCO3C、CaSO4D、Cu(OH)26. 氢气、一氧化碳、氮气、甲烷四种气体混合,体积比为10∶2∶1∶7,则此混合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A、1.08B、0.54C、0.482D、0.957. 下列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中正确的是()。
A、H2C2O4·2H2O放在空的干燥器中B、NaCl放在空的干燥器中C、Na2CO3在105~110℃电烘箱中D、邻苯二甲酸氢钾在500~600℃的电烘箱中8. ( )与稀H2SO4反应,产物是Na2SO4和H2O。
A、Na2CO3B、Na2SO3C、NaOHD、NaCl9. 标定HCl溶液,使用的基准物是()。
A、Na2CO3B、邻苯二甲酸氢钾C、Na2C2O4D、NaCl10. 应先在烧杯中倒入水的配制是()。
A、NaOH溶液B、H2SO4溶液C、HCl溶液D、KMnO4溶液11. 配制100ml浓度为1mol·L-1盐酸,需要取37%的盐酸(密度为1.19克/厘米3)的体积是( )。
A、7.9mlB、8.9mlC、5mlD、8.3ml12. 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导致系统误差的是()。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砝码未经校正C、滴定管的读数读错D、滴定时有液滴溅出13. 甲、乙、丙、丁四分析者同时分析SiO2%的含量,测定分析结甲:52.16%、52.22%、52.18%;乙:53.46%、53.46%、53.28%;丙:54.16%、54.18%、54.15%;丁:55.30%、55.35%、55.28%,其测定结果精密度最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14. 不能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一次测定D、测量仪器校正15. 以测定量A、B、C相乘除,得出分析结果R=AB/C,则分析结果最大可能的相对误差(∆RR)max是( )。
A、∆∆∆A BC⋅B、∆∆∆AABBCC++C、∆∆∆AABBCC+-D、∆∆∆A B C A B C⋅⋅⋅⋅16. 在分析天平上称得某物重为0.25g,应记为()。
A、0.2500gB、0.250gC、0.25000gD、0.25g17. 00234430371071275....⨯⨯的结果是( )。
A、0.0561259B、0.056C、0.05613D、0.056118. 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0%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如下报告、合理的是()。
A、(30.78±0.1)%B、(30.78±0.1448)%C、(30.78±0.145)%D、(30.78±0.14)%19. 差减称量法最适合于称量()。
A、对天平盘有腐蚀性的物质B、易挥发的物质C、多份不易潮解的样品D、易潮解,易吸收CO2或易质20. 10℃时滴定用去25.00ml标准溶液,相当于20℃时用去该溶液()ml(该溶液每1000.00ml在10℃时的校准值为+1.45ml)。
A、26.45B、24.55C、25.04D、26.0021. 对酸度计要求的环境,下述()的说法错误。
A、无酸、碱腐蚀、无振动B、干燥C、相对湿度≤95%D、室内温度稳定22.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电炉有自动控温装置,无须人照看B、高温电炉在使用时,要经常照看C、晚间无人值班,切勿启用高温电炉D、高温电炉勿使剧烈振动23. 一个总样所代表的工业物料数量称为()。
A、取样数量B、分析化验单位C、子样D、总样24. 用于分解硅酸盐的熔剂是()。
A、无水碳酸钠和氧化镁B、氢氧化钠和氧化锌C、过氧化钠D、无水碳酸钠25. 在下面四个滴定曲线中,()是强碱滴定多元酸的滴定曲线。
A、B、C、D、26. ( )是适合于如图所示的酸碱滴定中第一等量点的指示剂。
A 、中性红(pH 变色范围为6.8-8.0)B 、溴百里酚蓝(pH 变色范围为6.0-7.6)C 、硝胺(pH 变色范围为11-12.0)D 、甲基橙(pH 变色范围为3.1-4.4)27. 在EDTA 配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是正确。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稳定性愈大B 、PH 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C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愈大D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愈大28. 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某浓度的金属离子M ,被滴定溶液中的pM 或pM'值在化学计量点前,由()来计算。
A 、pM K pC MY M eq =+12(log ) B 、pM K pC MY M eq '(log ')=+12C 、剩余的金属离子平衡浓度[M]或[M']D 、过量的[Y]或[Y’]和K MY 或K’MY29. 在EDTA 配位滴定中,若只存在酸效应,()的说法是错的。
A 、加入缓冲溶液可使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不随滴定的进行而明显变小B 、加入缓冲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反应,在一稳定的适宜酸度范围内C 、金属离子越易水解,允许的最低酸度就越低D 、配合物稳定常数越小,允许的最高酸度越低30. 以钙标准溶液标定EDTA 溶液,可选()作指示剂。
A 、磺基水扬酸B 、K-B 指示剂C 、PAND 、二甲酚橙31. 在Ca 2+、Mg 2+的混合液中,调节试液酸度为pH=14,再以钙指示剂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Ca 2+。
这种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属( )。
A 、沉淀掩蔽法B 、氧化还原掩蔽法C 、配位掩蔽法D 、化学分离法32. 在沉淀滴定中,以荧光黄作指示剂,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Cl -,属于( )。
A 、佛尔哈德法B 、莫尔法C 、法扬司法D 、非银量法33. 沉淀滴定中的莫尔法指的是()。
A 、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B 、以AgNO 3为指示剂,用K 24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Ba 2+的C 、用吸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银量法D 、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34. 处理一定量大理石试样,使其中的Ca全部转化为CaC2O4,将此CaC2O4溶于稀H2S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根据KMnO4标浓度和滴定至终点用去的体积求大理石中CaCO3的含量,属于( )结果A、返滴定法B、直接滴定法C、间接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35. 用EDTA的标准溶液,滴定一定量的含钙试样溶液,以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达终点时消耗的体积,计算试样中的钙含量,属于()结果计算。
A、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36. 下列物质中,()可在非水酸性溶剂中进行直接滴定。
A、NH+4(已知在水中NH3的)b=1.8×10-5)B、苯甲酸(已知在水中的Ka=6.2×10-5)C、NaAc(已知在水中的K HC=1.8×10-5)D、苯酚(已知在水中的Ka=1.1×10-10)37. 用烘干法测定煤中的水份含量属于称量分析法的()。
A、沉淀法B、气化法C、电解法D、萃取法38. 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大,则应采取()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升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39. 沉淀称量分析法选用的滤纸应为()。
A、快速B、慢速C、定性D、定量40. 气体的化学分析常在()中进行。
A、奥氏气体分析仪B、原子吸收光谱仪C、气相色谱仪D、自动电位分析仪41. 电化学分析方法的种类很多,如:1.电导分析法;2.库仑分析法;3.极谱分析法;4.电容量分析法;5.电重量分析法;6.测定某一电参量分析法等。
一般来说,它按()分类。
A、1、2、3B、4、5、6C、1、3、5D、2、4、642. 在薄膜电极中,基于界面发生化学反应而进行测定的是()。
A、玻璃电极B、固体膜电极C、酶电极D、液体膜电极43. 在直接电位法的装置中,将待测离子活度转换为其对应的电极电位的组件是()。
A、离子计B、离子选择性电极C、参比电极D、电磁搅拌器44. 用AgNO3标准溶液电位滴定Cl-、B-、I-离子时,可选用( )作参比电极。
A、银电极B、玻璃电极C、卤化银离子选择性电极D、铂电极45. 在电位滴定中,若以作图法(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确定滴定终点,则滴定终点为()。
A、E-V曲线的最低点B、∆∆EVV-曲线上极大值点C、∆∆2EVV-为负值的点D、E-V曲线最高点46. 库仑分析法的基本依据是()。
A、库仑定律B、法拉弟定律C、能斯特公式D、浓度与扩散电流成直线关系47.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B、排阻色谱法C、离子交换色谱法D、吸附色谱法48.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试样的出峰顺序由()决定。
A、记录系统B、检测系统C、进样系统D、分离系统49. 在下列有关色谱图的术语中,()是错的。
A、色谱峰两侧拐点的切线在基线上的载距为峰宽B、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为调整保留体积C、峰高与半峰宽之积是峰面积的准确值D、两调整保留时间之比等于相对保留值50. 在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利用保留指数定性属于()方法。
A、利用化学反应定性B、利用保留值定性C、与其它仪器结合定型D、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定性51. 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必须在已知量的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能与试样组分完全分离且能在待测物附近出峰的某纯物质来进行的分析,属于()。
A、外标法的单点校正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外标法的标准曲线法5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反映试样中待测组分的量的讯号在()中产生。
A、进样器B、记录器C、色谱柱D、检测器53. ()不属于吸收光谱法。
A、原子吸收光谱法B、可见光分光光度法C、磷光光度法D、红外吸收光谱法54. ()不能反映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A、吸光系数aB、摩尔吸光系数εC、吸光度AD、桑德尔灵敏度55. 721型分光光计以()为工作原理进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