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浏览器工作原理

浏览器工作原理

长沙理工大学《网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院城南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1101 学号201186250222 学生姓名高扬指导教师周书仁课程成绩完成日期2013年6月28日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学院城南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1101 学号201186250222 学生姓名高扬指导教师周书仁完成日期2013年6月28日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评价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定意见课程设计任务书城南学院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高扬指导老师:周书仁摘要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

重点说明了系统设计重点、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同时也论述了基于HTTP协议的Web浏览器的开发思路、开发过程、利用的主要技术及本浏览器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的说明。

本课题是在深入理解HTTP协议的工作机理,系统掌握了TCP/UDP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使用Windows Sockets API和MFC Socket编程技术之后,采用Visual C++作为开发工具来设计并实现一个Web浏览器,其功能主要包括:浏览器的界面实现;实现收藏菜单;显示超文本;删除相关历史记录;将应用程序加入到时工具栏、禁止弹出窗口、禁止浏览某些网站访问Web页,保存网页,打印网页,停止当前访问,刷新网页,查看源文件和Internet属性等等。

关键词:Visual C++;MFC;HTTP协议;浏览器目录第1章绪论1.1 软件开发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20世纪中叶人类研制了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等特点。

进过半个多世纪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流,使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

Internet正是网络服务的一种主流形式。

概括起来说其服务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式计算。

在Internet浩瀚的信息资源中检索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利用WWW(Word Wide Web,万维网)。

它以客户/服务器的形式和超链接的方式传送图形、文字、声音、图形等信息。

每个遵守WWW 协议的服务器都有属于WWW系统本身的唯一资源地址: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用户在使用Web服务时,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URL来访问某个页面。

浏览器将URL解析后取出其中的Web服务器地址,通过地址建立链接,并提出请求,要求得到URL中指定的文件。

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将核对是否存在被请求文件,以及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被请求的文件。

如果文件存在且允许访问,服务器将该文件发送给浏览器,浏览器将解释收到的页面文件,使用户能以正确的格式阅读页面。

如果文件不存在或是权限不够,Web服务器将会将报错信息反馈给浏览器,如此用户可以知道访问失败。

通过在客户机上浏览器软件的单一操作界面和简单直观的操作,用户便可以享用Internet上绝大部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目前,很多浏览器的问世为人们所运用,利用Internet的资源和信息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使人们更好的畅游在信息时代里。

典型的WWW浏览器( Browser )有Netscape Navigator 、Mosaic 、Internet Explorer 、WinWeb 、Lynx 、Opera、HotJava 等,它们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

其中最为流行和普及的是Internet Explorer [2]。

它借助于和Windows 捆绑的独特优秀,已经成为市场占有率超过90 %的浏览器[1]。

1.2 软件设计目标浏览器是人们访问和分享Internet资源的主要途径,所以浏览器的开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本次课题简易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就是开发一种能够在地址栏输入URL地址,并能够完成搜索查看等功能的简易浏览器,帮助用户搜索浏览网络上的资源和信息。

该软件是基于微软的Microsoft Visual C++ 6.0 平台的,有简单和直观的操作界面,同时又方便好用的浏览器。

要求实现最基本的功能如下:a 能够在地址栏输入URL地址,然后搜索WEB信息返回到浏览器,供用户浏览和利用;b 能够在地址栏下拉列表中选择URL地址,并能够搜索和返回;c 能够实现浏览网页的基本功能,如前进,后退,刷新等;d 能够打开自己的主页;e 能够打开收藏夹,打开保存的网站;f 能够打开Html等文件并可以Save网页;g 能够打开网页中的超链接,并建立新的标签窗口;h 其他部分功能。

1.3 课题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本课题在windows系统下开发,软件基本运行环境为Windows环境。

硬件环境处理器:Intel Pentium III或更高。

内存:128MB以上。

硬盘空间:20GB以上。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XP/Vista。

Visual C++作为前台开发工具,软件基本运行环境为Windows环境,由于系统相对较小,且在Windows系统下开发,故在Windows环境下基本没有什么限制1.4 浏览器简介浏览器是万维网(Web)服务的客户端浏览程序。

可向万维网(Web)服务器发送各种请求,并对从服务器发来的超文本信息和各种多媒体数据格式进行解释、显示和播放。

网页浏览器是个显示网页服务器或档案系统内的文件,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互动的一种软件。

它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部网络等内的文字、影像及其他资讯。

这些文字或影像,可以是连接其他网址的超链接,用户可迅速及轻易地浏览各种资讯。

网页一般是HTML的格式。

有些网页是需使用特定的浏览器才能正确显示[4]。

1.4.1 浏览器的发展历程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是第一个使用超文本来分享资讯的人。

他于1990年发明了首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b。

在1991年3月,他把这发明介绍给了给他在CERN工作的朋友。

从那时起,浏览器的发展就和网络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1]。

当时,网页浏览器被视为能够处理CERN庞大电话簿的实用工具。

在与用户互动的前提下,网页浏览器根据gopher和telnet协议,允许所有用户能轻易地浏览别人所编写的网站。

可是,其后加插图像进浏览器的举动,使之成为了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

NCSA Mosaic使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

它最初是一个只在Unix运行的图像浏览器;很快便发展到在Apple Macintosh和Microsoft Windows亦能运行。

1993年9月发表了1.0版本。

NCSA中Mosaic项目的负责人Marc Andreesen辞职并建立了网景通讯公司。

网景公司在1994年10月发布了他们的旗舰产品网景导航者。

但第二年Netscape的优势就被削弱了。

错失了互联网浪潮的微软在这个时候匆促的购入了Spyglass公司的技术,改成Internet Explorer,掀起了软件巨头微软和网景之间的浏览器大战。

这同时加快了万维网发展。

这场战争把网络带到了千百万普通电脑用户面前,但同时显露了互联网商业化如何妨碍统一标准的制定。

微软和网景都在他们的产品中加入了许多互不相容的HTML扩展代码,试图以这些特点来取胜。

1998年,网景公司承认其市场占有率已无法挽回,这场战争便随之而结束。

微软能取胜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它把浏览器与其操作系统一并出售(OEM,原始设备制造);这亦使它面对反垄断诉讼。

网景公司以开放源代码迎战,创造了Mozilla,但此举未能挽回Netscape的市场占有率。

在1998年底美国线上收购了网景公司。

在发展初期,Mozilla计划为着吸引开发者而挣扎;但至2002年,它已发展成一个稳定而强大的互联网套件。

Mozilla 1.0的出现被视为其里程碑。

同年,衍生出Phoenix(后改名Firebird,最后又改为Firefox)。

Firefox 1.0于2004年发表。

及至2008年,Mozilla及其衍生产品约占20%网络交通量。

Opera是一个灵巧的浏览器。

它发布于1996年。

目前它在手持电脑上十分流行。

它在个人电脑网络浏览器市场上的占有率则稍微较小。

Lynx浏览器仍然是Linux市场上十分流行的浏览器。

它是全文字模式的浏览器,视觉上并不讨好。

还有一些有着进阶功能的同类型浏览器,例如Links和它的分支ELinks。

Konqueror是一个由KDE开发的浏览器,KDE开发人员在开发KDE2时意识到一个良好的桌面环境必须搭配一个良好的网络浏览器及档案管理员,便投入不少力量开发了Konqueror,这个浏览器使用了自家开发的排版引擎KHTML,由于Konqueror是属于KDE的一员,并只常见于Unix-like下的KDE桌面环境,所以Konqueror并未普及。

纵然Macintosh的浏览器市场现在亦同样被Internet Explorer和Firefox占据,但未来有可能会是苹果电脑自行推出的Safari的世界。

Safari 是基于Konqueror这个开放源代码浏览器的KHTML排版引擎而制成的。

Safari是Mac OSX的默认浏览器。

2003年,微软宣布不会再推出的独立的Internet Explorer,但会变成视窗平台的一部分;同时也不会再推出任何Macintosh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

不过,于2005年初,微软却改变了计划,并宣布将会为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和快将发表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推出Internet Explorer 7[1]。

1.4.2 浏览器的开发现状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浏览器作为互联网的入口,已经成为各大软件巨头的必争之地,竞争十分激烈,现状市场上主要的浏览器有以下几种:微软Internet Explorer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使用IE,这要感谢它对web站点强大的兼容性。

Service Pack 1的版本6包括了近几年发布的所有安全更新,再加上一些有用的附件。

傲游(Maxthon)浏览器Maxthon Browser基于IE内核,并在其之上有创新,其插件比IE更丰富。

2010年8月,傲游发布了基于开源Webkit内核研发内核的傲游浏览器3.0,是国内首款自主核心的浏览器。

瑞影浏览器瑞影浏览器是首款集高清视频搜索、无损图片压缩、音乐随心听、漫画下载阅读器为一体的娱乐浏览器,而且拥有超强拦截弹窗广告功能,是上网速度最快,兼容性最好的浏览器。

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Mozilla Firefox 已经是市场占有率第二的浏览器,仅次于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