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2
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医护 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 上签全名。
3
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 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LOGO
输血查对制度
第 14 页
取血查对制度
1、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持血液制品领取单到输血 科取血时,必须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科别、病室、床 号、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型(含Rh 因子)、 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品种和血 量、以及血液制品的外观(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 袋口包封严密,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 凝块和污染情况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在交叉 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发血。
护理要点 ①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②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 命体征; ③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 疗、给药措施; ④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 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 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实施安全措施; ⑤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 导。
护理要点 ①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②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 命体征; ③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 疗、给药措施; ④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 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 导。
3
易引起过敏的药物,给药 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使用麻醉、精神类药品时, 用前须认真核对处方后方 可执行,注意观察用药后 反应。联合用药时,要注 意有无配伍禁忌,不了解 的应及时查询或询问。
4
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调配、 发放和使用,要实行双 人复核,核对患者姓名、 床号、药品名称、药物 剂量,确保发放准确无 误;应严格按照规定的 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 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 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 字。
6பைடு நூலகம்
LOGO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时核对的项目有哪些?
第 19 页
7
(1)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 九不用”的核对工作 (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医嘱、血液质量、交叉配血 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3)输血时,床边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 报告相符 “七查”指:①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②献血者条形码号;③献 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种;⑤采血日期及效期;⑥储存条件;⑦输血 器材质量。 “八对”指:①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②病案号、住院号; ③病室、床号;④病人血型;⑤配血结果;⑥献血者血袋号;⑦血 液品种;⑧血量。 “九不用”指:①标签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②标签字迹不清的血 液不用;③血袋有破损的血液不用;④有明显凝块的血液不用;⑤ 血液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⑥血浆层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 大颗粒的血液不用;⑦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 的血液不用;⑧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的血液不用;⑨过期血或有疑问 的血液不用。
LOGO
护理查对制度
第8页
医嘱查对制度
1 2 3 4 5
医生将医嘱直接录 护士执行医嘱必须 每日查对医嘱后方 入电脑上,主班护 经双人核对方可执 可打印医嘱执行单。 士(责任护士)处 行,执行者签全名。 理医嘱要查对医嘱 内容的正确性及执 行时间,记录处理 时间并签全名。若 有疑问,必须向主 管医生核实后方可 执行。
①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 症患者; ②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 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③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④ 生活部分自理,病 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 患者。
① 病情稳定,仍需卧 床的患者; ②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 者;
①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 情稳定的患者; ②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 于康复期的患者。
LOGO
分级护理制度
第5页
特级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护理要点 ①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②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 疗、给药措施; ③ 根据医嘱,准确记录出 入量; ④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 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 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实施安全措施; ⑤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 体位; ⑥ 实施床旁交接班。
LOGO
护理查对制度
第 11 页
5
使用一次性耗材(注射器、输液器等)要检查其批号、失效期, 有无漏气、破损等,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操作 查对 制度
6
发药、注射、输液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 者解释后方可执行。
7
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 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记录。
护理制度培训
[ 分级护理制度] [ 查对制度 ]
黎玲 2018年2月2日
ONTENTS
目 录
分级护理制度
1 2
医嘱查对制度
治疗护理操作查对制度
3 4
输血查对制度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5
LOGO
分级护理制度
第3页
分级护理是临床医师根据患者 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医嘱形 式下达的护理等级,级别分为 特级护理、一、二、三级护理, 护理级别应随病情变化进行动 态调整。
LOGO
输血查对制度
第 12 页
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2.取血查对制度
3.输血查对制度
LOGO
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第 13 页
1
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 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 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 (含Rh 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 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交叉配型标本。
LOGO
护理查对制度
第9页
治疗护理操作查对制度
三查 八对 一注意
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 后查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 浓度、时间、用法、批号(有 效期)
注意用药后反应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
LOGO
护理查对制度
第 10 页
2
备药前要检查药瓶标签 上的药名、浓度、批号 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 求不得使用。水剂、片 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 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 封铝盖有无松动;袋装 液体有无渗液;药液有 无浑浊和絮状物。备药 后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 可执行。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 荡,勿加温,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30分 钟。
LOGO
输血查对制度
第 15 页
1
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 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 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 血型(包括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 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 障碍时,需与其家属共同进行确认,同时确认患者腕带标识。确 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每组血 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将血袋号标签贴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 单的背面。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
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
第 22 页
感谢聆听
8
LOGO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第 20 页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
洁净手术部护理员持“患者接送卡”到病房,携带患者病历 与病房护士一起到手术患者床前核对患者的姓名、腕带、性 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标记、手 术部位、手术时间及术前医嘱(备皮、术前用药、禁食水) 执行情况,如患者意识障碍,应使用“腕带” 及陪伴近亲 属进行患者信息核对,并检查手术所需物品(病历、X光片 及腹带),推入洁净手术部恢复等待室或手术间。
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 在病员一览表作相应的标记 (特、一级护理用红色,二级 护理用绿色,三级护理用白色) 提示医护人员,依据护理规范 和工作标准。
分级护理制度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第4页
①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 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 者; ② 重症监护患者; ③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 患者; ④ 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的 患者; ⑤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 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⑥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 生命体征的患者; ⑦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 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医嘱须班班查对,应 非抢救状态下不执行 由当班两名护士进行 口头医嘱,抢救时医 核对,下班核对上班 生下达口头医嘱,护 医嘱,夜班核对白班 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 医嘱,查对者在《医 遍,待医生确认无误 嘱查对登记单》上签 后方可执行,并暂保 全名。每周大查对一 留用过的安瓿,经两 次,护士长每周参加 人核对后再弃去;抢 查对不少于2次,护 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 士长不在时,须指定 嘱(不超过6小时), 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执行者签全名,执行 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护理要点 ①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②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 命体征; ③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 疗、给药措施; ④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 导。
PART
2
护理查对制度
LOGO
护理查对制度
第7页
目的
按要求认真执行查对,保证患者的 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原则
患者身份确认必须至少同时使用姓 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并让 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和/ 或核对腕带。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 作为识别的唯一标识。有疑问时应 及时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