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S 32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对“10%食盐溶液”解释错误的是()A.100 g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B.100 g食盐溶液中含10 g食盐C.将10 g食盐溶解在90 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答案:A2.下列有关原子序数为6、8、11、13的元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②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是4种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③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11④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A.①②B.①③D.③④C.④解析:原子序数为6、8、11、13的元素分别为C、O、Na、Al。
O没有最高正价,①错误;4种元素中O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②错误;钠原子核电荷数一定为11,中子数不确定,③错误;A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ⅢA族,④正确。
答案:C)(.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3.A.CHCH OH和CHOCH互为同分异构体3233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C.CHCH和CHCHCH互为同系物333321214C互为同位素C和D.答案:B4.标准状况下,22.4 L NO的物质的量为() 2A.0.20 mol B.0.50 molD1.0 mol .2.0 molC.解析:n(NO)=22.4 L÷22.4 L/mol=1.0 mol。
2答案:C5.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你认为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O燃料电池B.CHOHA.CH—O燃料电池25224O—D.HC.CO燃料电池—O 燃料电池222C答案:下列关于该粒子的说法正确的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是(B2 .最外层电子数为A.该粒子为阳离子个电子层3.核外有8 C.核外电子数为 D D答案:) (7.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ZnSOHZn+SOH A2424O===2NaOH+O.B Na2H22 O===4KOH2H+O2K C.↑+O 2222.DOO2H+4Fe(OH)+===4Fe(OH)3222.解析:只有B选项反应前后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8.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解析:乙醇是无色的液体,易燃烧,没有腐蚀性,无毒,不属于易爆炸的物质。
答案:D9.已知P和S两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则()A.原子半径:P<SB.元素非金属性:P>SC.氯化物的稳定性:HP>HS 23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 PO<HSO 4432解析: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性规律,原子半径:S<P;元素非金属性:S>P;氯化物的稳定性:HS>HP。
32答案:D10.利用化学反应Fe+CuCl===FeCl+Cu,可以设计出一种原22电池,该原电池工作是()A.Fe为正极B.Cu为负极C.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解析:原电池中活泼金属Fe作负极,不活泼金属Cu作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答案:1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12C 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A.含的电子式:B.HF-的结构示意图:C.Cl分子的比例模型:.CH D414C,故A错;解析: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为HF为共价-的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应是17(不是18)Cl,故C化合物,故B错;错。
答案:D+Na O中含有的可作为潜水员的供氧剂,0.5 mol Na12.Na O2222的数目为()2323×10B.6.02A.3.01×102423.9.03×10101.204×D.C ++)=1.0 mol1.0 mol,N(Na2n(NaO)=×0.5 mol=(Na解析:n2)=2223 1-。
mol ×6.02×10答案:B催化剂O2SO+13.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之一的反应是22△)(2S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A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C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D.解析: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
答案:D14.下列含有离子键的是()A.Cu B.SO 2D.NaOHC.NH3D答案:) 1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22+--++-、KA.SO、OH B、NO.Ba 、Na432+-+---、、ClD.C.H、OHNO、CuOH322+--+生成BaSO沉淀;C中和SOH和OH解析:B中Ba生成442+-生成Cu(OH)Cu沉淀。
和OHOH;D中22答案:A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为选做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试题分为A、B两组,考生只选择其中一组题作答,并将选做题组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选做题A组(化学与生活)16.下列药物由于过度使用,会导致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危机的是()A.中成药B.抗生素.解热镇痛药D.抗酸药C 答案:B.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17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
打开“富氧水”的瓶)(盖,气体从瓶中逸出的主要原因是A.富氧水变成蒸气挥发出来B.富氧水中的水蒸气挥发出来C.压强减小后,使富氧水中氧气溶解度减小而逸出D.温度升高使富氧水中的水分解解析:打开富氧水的瓶盖,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从瓶中逸出。
答案:C18.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饮食“镉大米”会影响骨骼和肾脏,镉元素属于重金属元素C.使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可使聚氯乙稀由弹性塑胶变为硬塑胶D.面粉生产中禁止添加的过氧化钙(CaO)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2 解析:二氧化硫有毒,但在葡萄酒的生成及保存中需要添加,A错误;邻苯二甲酸酯主要用于聚氯乙烯材料,令聚氯乙烯由硬塑料变为有弹性的塑胶,起到增塑剂的作用,C错误;过氧化钙(CaO)中阴2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D错误。
答案:B19.刚装修的房子须通风换气一段时间后方可入住,其原因是装修材料会挥发出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不可能是()A.甲醛B.苯D.CO .甲苯C 2 CO解析:无毒。
2.答案:D20.下列家庭垃圾中适合于用堆肥法处理的是()A.破旧的衣物B.瓜果壳.塑料瓶C.旧报纸 D B答案:)化学与技术B组(选做题,造成环境污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SO21.煤在燃烧时会产生2)(是SO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2 B.用碱液吸收燃煤废气可减少环境污染排放C.往燃煤中混入生石灰,可减少SO2.用水溶解、过滤除去煤中的单质硫以减少D SO排放2解析:单质硫难溶解于水,除去煤中的硫主要加入生石灰。
D答案:)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的是22( .柴油B A.汽油.乙烯D C.煤油D答案:) .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2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A.大豆的根瘤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蛋白质B .将空气中的氮气较变为氮的化合物C.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硝酸铵D氮的固定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
解析:C答案:24.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高温2CO+2Fe A.工业上用热还原法冶炼铁:FeO+3CO=====223B.适当提高合成氨原料气中N的含量,可提高H的转化率22C.在铁管上镀锌时,用铁管作阳极,锌块作阴极D.利用反应:NaCl(饱和)+CO+NH+HO===NaHCO↓+3322NHCl 制取NaHCO时,应先通入过量的NH,再通入过量的CO2343解析:在铁管上镀锌,镀件铁管作阴极,镀层金属锌作阳极。
答案:C25.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易溶于水;②铵盐中氮元素均为-3价;③铵盐受热易分解;④铵盐只能跟碱反应,不能跟酸反应;⑤铵态氮肥不宜跟碱性物质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D.③④⑤.①②④C解析:像NHHCO、(NH)SO等弱酸铵盐均可与强酸反应,所32344以④不正确;像NHNO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和+5价,②不正确。
34答案:B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26.(12分)为探究SO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2实验1:将稀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滴入品红水溶液中。
观察到前者溶液颜色变浅,但未能完全褪色,后者溶液颜色几乎不变。
实验2:在滴有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通入SO。
观察到前者溶液逐渐褪色,后者溶液很快褪色。
2实验3: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Na SO固体和32NaHSO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
3性。
________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1由实验(1).(2)由实验2、3可推知,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主要微粒是____(填化学式)。
(3)若将SO通入品红的无水乙醇溶液,试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溶有NaSO的品红水溶液,发现不能恢复红色,试解释3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加入稀盐酸时品红颜色变浅,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颜色几乎不变,说明酸对品红溶液影响大,则由实验1可推测品红水溶液呈碱性。
(2)实验2:SO通入盐酸中不反应,以亚硫酸的形式存在溶液中,2溶液中电离出的亚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都很小,品红水溶液逐渐褪色;SO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中2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较大,品红水溶液很快褪色。
可推测品红水溶液褪色可能是由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引起;实验3:在两份品红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小粒NaSO固体和NaHSO332固体,前者溶液很快褪色,后者溶液褪色很慢。
进一步说明是由亚硫酸根离子引起的褪色而不是亚硫酸氢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