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语入门学习txt

日语入门学习txt

日语基础平假名:这个句子中的“これは”、“の”、“です”就是平假名。

平假名是日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直接构成单词,如例中的“これ”(发音“kao lei”注:拼音)就是“这”的意思(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の(发音“孬”)是“的”的意思,最后的“です”表判断,也就是“是”的意思。

平假名也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其它无具体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个助词,用来分隔“これ”(这)和“日本语”。

另外,它还是日文中汉字读音的基本单位,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有点相似。

片假名:“テキスト”是片假名。

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对应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英语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差别(但他们并不一是一回事,只是为了方便你的理解)。

片假名主要用来构成西方外来语及其它一些特殊词汇。

如例中的“テキスト”(发音“太K丝头”)的意思是“课本”,就是从英语单词“text”音译过来的。

汉字:例中的“日本语”是汉字。

“日本语”就是“日语”的意思了,但它的发音却不是中文发音了。

“日本语”的读音为“にほんご”(发音“你好恩高”)。

在这里,假名“にほんご”就相当于日语中汉字“日本语”的拼音了(当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拼音)。

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它们大部与其汉语意思有关,但往往不同。

句子结构的特点:在例中,“です”是“是”的意思,这句话逐词翻译就是“这_日语课本_是”。

看到了吧,日语的谓语是放在后面的。

罗马字:例如,“中田英寿”。

他的英文名字叫作“Nakata”(球迷的话应该知道的吧?)那么这个英文名字是怎么“造”出来呢?其实“Nakata”是由日语的又一组成部分——“罗马字”构成的。

日语中的每个假名相对应的都有一个“罗马字”,比如“Na”对应“な”,“ka”对应“か”,“ta”对应“た”,三个假名连起来“なかた”(发音“那卡它”)就是日本姓氏“中田”的读音了。

日语中汉字的来历(资料)中日两国使用的汉字,本来都是汉字的繁体字。

但后来两都进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国简化了,日本没有简化;有的字日本简化了,我国没有简化。

有的字两国虽都简化了,但简化的却不相同。

所以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写日语时,一定要写日语汉字,不能写中文的简化汉字。

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一些汉字作为使用的范围,共有1850个,这叫做“当用汉字”。

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

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

但这只是政府的规定,仍还有人按习惯使用非当用汉字。

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公布实行了“常用汉字表”,规定1945个常用汉字作为“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

日语中假名的来历(资料)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的语言。

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

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

“假”即“借”,“名”即“字”。

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

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

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

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划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就把假名逐渐简化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即现在的“假名”。

假名是由汉字演变来的,所以写法和汉字的书写要领大致相同,即笔顺一般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平假名象写汉字的草体字那样,有轻有重,有连笔。

片假名是楷体。

假名学习的预备知识对日语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后,你可能感觉到了,日语里最难学的就是假名了。

日语中的汉字写起来大家可能都是不太怕的,但假名却不一样了,每个字左拐右拐的,还那么多,看着就头痛了。

但怕它也不行,因为假名是日语的特色,大家常提到的日语一般就是指假名了。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来学习一些假名的知识,为正式学习假名做准备。

清音,假名中最基础的就是五十个清音了,称为“五十音”,不少原来想自学日语的朋友就是被它挡在了门外。

你不要看它们很多,就被吓住了。

其实,它们是有规律的。

它们每五个一行,一共是十行。

下面就是“五十音图”了,你花几秒钟大概看一下,不需要记住任何东西,有个印象就行。

あ段い段う段え段お段あ行あいうえおか行かきくけこさ行さしすせそた行たちつてとな行なにぬねのは行はひふへほま行まみむめもや行や (い) ゆ (え) よら行らりるれろわ行わ (い) (う) (え) (を)看到了吧,五十音图中,横排的叫做“行”,竖排的叫做“列”,每一行或列以它们该行或列的第一个假名命名。

另外,加括号的假名是和其它重复的。

但是,你现在看着它们一定还是很头痛的。

没关系,我们再来看看用日语的罗马字组成的五十音图。

a段 i段 u段 e段 o段a行 a i u e oka行 ka ki ku ke kosa行 sa shi su se sota行 ta chi tsu te tona行 na ni nu ne noha行 ha hi fu he homa行 ma mi mu me moya行 ya (i) yu (e) yora行 ra ri ru re rowa行 wa (i) (u) (e) (o)日语中的罗马字,它们与假名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篇日语,可以完全换成罗马字。

从这个由罗马字组成的“五十音图”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它是有规律的。

其中,第一行是“a、i、u、e、o”,其它的每行都是在这五个音的前面加上一个声母。

比如第二行是在第一行的基础上加一个“k”,就是“ka、ki、ku、ke、ko”;第三行是加上“s”,就是“sa、shi、su、se、so”。

看到了吧,并不是很难的。

(其中有几个是特殊的,如shi,是在i前加的sh,将在以后讲到)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罗马字近似的看作假名的拼音。

“a、i、u、e、o”这样的罗马字的发音有的和汉语拼音一样,有的却不同,在下一回学习假名时,将对这些有专门的讲解。

罗马字a的发音和汉语拼音一样,也读作“阿”;第二行的ka中的k发音和汉语拼音一样,是“科”的音,ka就读作“卡”(第一声)了。

假名的书写是挺难练的,但一共只上面这五十种(还有几个是重复的),其它的基本都是根据它们演变出来的:浊音,日语中有二十个浊音,它们由是二十个清音的右上角加两点变出来的。

比如,由か变成的辅音就是が。

这二十个清音是四行,分别是“か(ka)行”、“さ(sa)行”、“た(ta)行”、“は(ha)行”。

半浊音,半浊音一共只有五个,它们是由“は(ha)行”的元音演化而来的,写法是在元音的右上角写一个小圈,如は的半浊音就是ぱ。

拨音,拨音一共只有一个,就是ん,发“恩”(拼音“en”)的音。

清音、浊音、半浊音、拨音,它们就是假名,再加上汉字,就构成了日文。

而汉字的读音也是假名的读音组成的。

比如日语中汉字“爱”,它的发音就是“あい”,用罗马字表示就是“a i”,连起来读就是中文汉字“爱”的音了。

(当然这个是巧合了,中日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不同的。

)而如果你不写日语中的汉字“爱”,而写假名“あい”,别人也知道这是“爱”字。

可见,假名除了本身可以构成日语成分外,对于日语中的汉字,它不仅能表其音,还能表其义。

看得出来,学日语初期主要是把假名学好,而其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五十个清音的写法和读音。

现在,正式开始50音的学习:五十音图(注意:我将平假名,片假名,还有罗马音放在一起了,这样看起来比较方便.例如:"あ"是平假名,"ア"是片假名,"a"是罗马音,就是以此类推的)あ段い段う段え段お段あ行あアa いイi うウu えエe おオoか行かカka きキki くクku けケke こコkoさ行さサsa しシshi すスsu せセse そソsoた行たタta ちチchi つツtsu てテte とトtoな行なナna にニni ぬヌnu ねネne のノnoは行はハha ひヒhi ふフfu へヘhe ほホhoま行まマma みミmi むムmu めメme もモmoや行やヤya (いイ)i ゆユyu (えエ)e よヨyoら行らラra りリri るルru れレre ろロroわ行わワwa (いイ)i (うウ)u (えエ)e (をヲ)oえ它的发音不是汉语拼音“e”的音,而是接近汉语拼音“ei”的音。

因为下面え段的假名都会用到这个音,所以要注意。

し你也看到了,它的罗马字“shi”比较特别,和同一行其它几个不一样,它的发音也不规律,是汉语拼音“xi”的音(汉字“西”的音)。

す它的发音可不是汉字“苏”的音,而是接近汉语拼音“si”(汉字“丝”的音)。

这个假名常用到,一定要注意。

ち它的罗马字“chi”也比较特别。

它的发音是汉语拼音“qi”的音(汉字“七”)。

つ这个音比较难读,接近汉语拼音“ci”。

它的罗马字也是最不规律的。

ふ它和同行别的音不一样了,是“fu”而不是“hu”,要注意。

ゆ它的发音接近汉语拼音“you”(汉字“优”的音)。

よ发音接近汉语拼音“yao”(汉字“幺”)的音。

ら行这一行很特殊,它里面的罗马字“r”发汉语拼音“l”的音,日本发音时“r”和“l”是不分的。

を它的发音和第一行的お相同,在某些特别的地方使用。

浊音和半浊音:浊音:假名一共有4行,一共是20个,分别与か、さ、た、は四行清音相对应。

浊音通过在清音假名的右上角加上两点来表示。

浊音あ段い段う段え段お段が行がガga ぎギgi ぐグgu げゲge ごゴgoざ行ざザza じジji ずズzu ぜゼze ぞゾzoだ行だダda ぢヂ(ji) づヅ(zu) でデde どドdoば行ばバba びビbi ぶブbu べベbe ぼボbo注释:じジji:发音不规则,应注意。

ずズzu:发音接近汉语拼音的zi。

(ji),(zu):表示发音与其它的音重复。

所以浊音一共只有18个音。

ぢヂ、づヅ只用于一些特殊词汇中。

半浊音:一共只一行五个,它们与ha行清音对应,右上角标有半浊音符号,一个小圈。

半浊音あ段い段う段え段お段ぱ行ぱパpa ぴピpi ぷプpu ぺペpe ぽポpo拨音: んン平假名:ん片假名:ン注意它无法单独使用,只能和其它假名共同构成拨音节。

拨音节就是在发完第一个音后再在鼻腔里发一个“n”的音,发音时双唇紧闭,气流从鼻腔了发出来。

拗音:拗音是い段清音和浊音假名与や行的や、ゆ、よ相拼而成的,与汉语拼音类似。

拗音中的や、ゆ、よ要写成小一号的ゃ、ゅ、ょ拗音きゃキャ (kya) きゅキュ (kyu) きょキョ (kyo)しゃシャ (sha) しゅシュ (shu) しょショ (sho)ちゃチャ (cha) ちゅチュ (chu) ちょチョ (cho)にゃニャ (nya) にゅニュ (nyu) にょニョ (nyo)ひゃヒャ (hya) ひゅヒュ (hyu) ひょヒョ (hyo)みゃミャ (mya) みゅミュ (myu) みょミョ (myo)りゃリャ (rya) りゅリュ (ryu) りょリョ (ryo)促音:日语中有一种顿促的音节,即堵住气流,形成一个短促的停顿,停顿一拍,然后放开阻塞,使气流急冲而出,发后面的音,这种音节叫做促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