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初级技能)

建(构)筑物消防员(基础知识、初级技能)

判断题:1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2火灾是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3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 、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4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5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6较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7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8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9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10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11E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2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

(13石蜡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14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为防创造条件,“防”为消提供补充。

(15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千家万户。

(16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公安部门负责。

(1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18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19“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选择题:2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2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2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2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B.重大火灾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25( 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A. A类B. B类C. C类D. D类26( 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A. A类B. B类C. C类D. D类27( 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A. A类B. B类C. C类D. D类28( 火灾是指金属火灾。

A. A类B. B类C. C类D. D类29( 火灾是指带电火灾。

A. A类B. B类C. C类D. E类30( 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A. A类B. B类C. E类D. F类31下列物质中,( 火灾属于A类火灾。

A.沥青B.泡沫塑料制品C.天然气D.烹饪物32下列物质中,( 火灾属于B类火灾。

A.赛璐珞胶片B.运行中的程控交换机C.铝镁合金D.石蜡33下列物质中,( 火灾属于C类火灾。

A.火柴仓库B.钾金属C.煤气D.汽油34下列物质中,( 火灾属于D类火灾。

A.甲烷气体B.铝镁合金C.动植物油脂D.运行中的变压器35下列物质中,( 火灾属于E类火灾。

A.煤油B.泡沫塑料制品C.天然气D.运行中的电子计算机36下列物质中,( 火灾属于F类火灾。

A.植物油脂B.原油C.氢气D.石蜡37根据国家标准GB/T4968—2008《火灾分类》将火灾分为( 类。

A.三B.四C.五D.六3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

A.汽油B.乙炔C.木板D.铜粉3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木材B.煤油C.氢气D.金属钠4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乙醇B.氯乙烯C.赛璐珞片D.金属铯4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甲醇B.半水煤气C.黄磷D.金属钠42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 。

A.甲醇B.氰化氢C.硝化纤维胶片D.金属锂43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 。

A.甲苯B.环氧乙烷C.绸布D.铝粉44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己烷B.水煤气C.赤磷D.金属钾4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 乙醚B. 乙烷C. 电视机D. 锌粉4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 甲醇B. 丁二烯C. 纸盒D.铁屑4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 丙酮B. 氨气C. 面粉D. 金属铝4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

A. 石脑油B. 硫化氢C.硝化棉D. 金属钙4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 氨气B. 乙醚C. 秫秸D. 银粉5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天燃气白酒干草金属锂5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麦秸B.汽油C.液化石油气D.金属钾52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二硫化碳B.乙烷C.铝粉D.棉纱53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

A.纸张B.乙醇C.乙炔D.变压器54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橡胶制品B.沥青C.黄磷D.金属钙5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

A.二甲苯B.铜粉C.丙烷D.中草药材5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 。

A.煤气B.甲烷C.橡胶D.锌粉5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E类火灾的是( 。

A.石蜡B.电气油开关C.布匹D.甲烷5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

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5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可熔化固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

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6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

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6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可燃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 。

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62下列物质中,( 燃烧所引发的火灾属A类火灾。

A. 棉花B. 钾C. 汽油D. 煤气63下列物质中,( 燃烧所引发的火灾属B类火灾。

A.木材B. 沥青C. 钠D.煤气64下列物质中,( 燃烧所引发的火灾属C类火灾。

A.木材B.石蜡C.汽油D. 乙烷65下列物质中,( 燃烧所引发的火灾属D类火灾。

A. 木材B. 钾C. 汽油D. 甲烷66液化石油气火灾属于( 。

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67聚氨酯材料引发的火灾属于( 。

A. A类火灾B. B类火灾C. C类火灾D. D类火灾68长期实践证明,消防工作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又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等很强的全方位系统工作。

A. 偶然性B. 突发性C. 必然性D. 经常性69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方针。

A.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 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70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 负责。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 各主管单位C.县以上人民政府D.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判断题:7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72具备了燃烧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发生燃烧。

(73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74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75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76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

火灾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77火焰的颜色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低,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78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79物质燃烧的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80燃烧的发生和持续,必须具备必要和充分条件,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燃烧就不会发生或不能持续,这就是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

(81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82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83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热源,统称为引火源。

(84可燃液体之所以会发生一闪即灭的闪燃现象,是因为液体蒸发速度较慢,所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短时间的燃烧,而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维持稳定的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

(85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86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7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88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89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上,就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90可燃物质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

(91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92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93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小,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小,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94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95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现象, 称为表面燃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