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开发大学校园旅游的市场营销

论开发大学校园旅游的市场营销

论开发大学校园旅游的市场营销
论开发大学校园旅游的市场营销
论开发大学校园旅游的市场营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安徽省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

随着国内外高校旅游的发展,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这项新兴的特色旅游产品,在2002年前对于我国内高校旅游市场发展极为缓慢。

从2003年至今的校园发展状况看,其逐渐得到了发展。

一、校园旅游的定义及特点
校园旅游是一种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产品。

体现为以名牌大学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旅游和学习的系列活动。

校园旅游具有极强的参与性,通过旅游活动,能使旅游者在精神与知识方面都得到满足,体验到名牌学校所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思维”,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旅游产品,且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与地域差异性。

二、旅游产品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教育热和旅游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发展。

终身教育观的确立使人们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等学校成为各年龄段的人们求职旅游的场所。

高校旅游
属于新兴的特色旅游,是以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以一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文化旅游。

国外高校旅游发展的比较成熟。

他们都非常重视校园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今已成为许多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选择的理想的观光胜地。

我国高校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表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都已经对外开放,并取得较好效果。

三、校园营销的市场分析
(一)、校园旅游的SWOT分析
1、优势(S)分析:
一般高等院校旅游消费水平较低,高等院校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市场,有足够多的旅游资源可供选择;高等院校旅游市场是一个延续性很强的目标市场,有较高的品牌定位,后续发展潜力持久。

2、劣势(W)分析
旅游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市场供给不足,其消费群体相对比较狭隘,旅行对象一般只限于比较有名的高等院校,人们还没有特定形成这种形式的旅游概念
3、机会(O)分析
我国高校学生旅游市场尚处于开发阶段,潜在空间巨大。

对旅行社而言,面对既关注感官体验、又重视精神需要和心灵享受的大学生,如何开拓市场、扩大宣传、提供高质量的定制化服务是一种挑战。

4、威胁(T)分析
目前占据旅游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各地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和大型娱乐城,这些旅游场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而这些传统旅游场所已深深被人们所接受,校园旅游是个新生的事物,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定受到传统旅游业的强烈冲击。

(二)、消费者分析
1、消费动机
○1观光、感受大学氛围。

○2了解和体验大学生活。

○3欣赏科研资源,学习科学知识。

○4日常休闲,锻炼身体。

○5圆自己的大学梦、名校情结。

2、根据消费者年龄设定消费对象
○1“0—8岁”:此年龄属于极低层,时刻需要别人的照顾,处于安全考虑,家长或老师是不会带他们参加校园游的,予
以排除
○2“9—18岁”:此年龄层处于上学或升学考试,但自主性或自立性已经较强烈,成为影响家长购物决策的重要力量,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必然大力支持自己的儿女参加校园旅游,应该将该年龄段的学生列为重要顾客
○3“19—25岁”在校生:追求知识和扩大社会阅历,个性强,必将是校园旅游的主要对象。

○4“26—30岁”:自身要“充电”,对自己的儿女参加校园旅游活动起着极大影响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对象群体,在宣传时应该要有针对性的宣传
○5“60岁以上”:年老出走不便或需要照看孙子女,很少参加校园游,但也不可以忽略。

(三)、校园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校园旅游为学校与社会相互了解架起了桥梁。

对于学校来说,其生产的“产品”是学生,而这些产品最终要推向市场和社会,如何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面向社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趋势进行调整和改革。

校园旅游的开展,为学校与社会的相互了解,为一些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校园旅游可以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费是制约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
大众教育、普及教育方向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将呈现办学主体的多样化、经费自筹化的特点,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国家公益事业单位的理念应彻底改变。

发展校园旅游,不但能给学校带来直接的旅游收入和一些捐款与捐赠,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品牌和知名度。

在国外,著名高校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去“朝拜”,如剑桥大学每年吸引大批学者和游客。

据统计,仅剑桥市就有29所英语学校,每年有 1.6万学生。

现在,一些学院为了增加收入,也利用假期组织会议来充分利用校舍。

1986年至今将进400万人到剑桥旅游,其中55%是外国人,他们给剑桥市带来1.1亿英镑的旅游收入。

校园旅游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正如一些社会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专家所指出的,高校虽是“一方净土”,但也是“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在培养本校学生的同时,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让校外人士感受、体验其科学、人文氛围,既是高校对社会的一种回报方式,也是提高自身声誉的有效途径。

四、注意校园开发原则
要想将校园营销做强做大,一定要注意开发原则。

只有彰显高校个性的校园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游客,所以开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产品要突出校园特色。

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校园
旅游特点、校园旅游产品类型、开发原则、开发模式以及开发对策,是笔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校园旅游产品被开发出来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名校游“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几所名牌大学也成为众多国外游客的必选对象,但由于观念、法律、政策等的影响,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深入探讨。

开发校园旅游产品,可以推销高校品牌,拓展社会就业和勤工办学的空间,壮大校园文化产业,激活社区经济,启蒙和熏陶孩子们,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