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情感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觉察自身的情感状况,初步体验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
2、过程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活动创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倡导自主研究自主交流,认识我们的情感世界。
3、知识和能力:认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理解情绪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家里养宠物吗?尤其是单独居住的人把宠物当做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的,他们有情感的需要,需要陪伴,宠物就成了他们情感的寄托,情感真奇妙。
今天让我们携手走进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我们的情感世界。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宠物为切入点,首先唤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其次强调单独居住的人,则很容易让同学们明白,人们对情感的需要和渴望,为后续情感与情绪的区分做好准备,最后也能引入本课话题,我们的情感世界。
二、新课探究(一)出示学习目标:1、感受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认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3、理解情感对我们的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目标,眼中有目标,心中装着目标,引领高效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活动1:情绪与情感(板书)情绪:是一种综合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依据上述定义,请你区分一下情境中的感受是情绪还是情感:1、考试没考好,妈妈生气的批评我,我很悲伤,有点讨厌妈妈,但后来我又想到,妈妈生气是为了促进我的学习,我又感到很欣慰。
2、今天我过生日,妈妈为我做了一大桌子菜,买了一个特别大的蛋糕,还准备了生日礼物,我真开心。
3、妈妈为了我真的很辛苦,她的生活始终在为我服务,我爱我的妈妈!师追问:关于情绪与情感你有什么发现?生: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时间为3分钟。
师:前两个为情绪,最后一个为情感。
情感由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而来,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出来某种情感。
情绪是短暂的,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情感随着生活积累不断强化,相对稳定。
这就是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情绪在之前的第四课中就与接触,但对于情感,由于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则很难理解与把握,所以利用反向思维设置了本环节的活动。
让学生在了解情绪与情感定义的基础上,对生活中身边特别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情绪情感划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区分,再进一步通过语言表述,小组合作讨论和教师引导,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
同时在理解什么是情感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情感的丰富与复杂性特征。
(三)活动2:丰富又复杂的情感(板书)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吗,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情感世界,你能大家描述这些特定情感情境中我们的体验吗?1、研学旅行终于结束了,回到家,见到我的妈妈,我感到.......2、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感到........3、见到久别重逢的小学故友,我感到......4、过了一个假期,返回校园见到我的同学和我的老师,我感到........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到壮观的庐山瀑布,我感叹......师:丰富的情感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生命,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需要各种各样的情感需求,需要朋友需要亲人需要成长需要担当,这让我们在认识情感丰富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情感的复杂性。
【设计意图】在理解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较好接触,通过援引生活中贴近事实的事例,让学生置身处地认识自己情感的丰富性,又意识到有诸多方面的情感需求,所以认识情感的复杂性。
(四)活动3:情感的作用小时候我们经常唱这样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长大后,我理解了妈妈的爱,我理解了老师的辛苦,我怀着感动感恩的心,发挥我所有的力量,想要报答妈妈,想要回报老师,想要报效祖国.....当我有了孩子,我感受到做妈妈真辛苦,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要好好照顾我的妈妈。
师:同学们,读完以上材料,请你选择其中之一,试着说一说,情感对我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生:自由回答师: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情感追求与需求,渴望被爱,渴望被关注,这是因为: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情感让我们全面观察事物,探索未知,这是因为:2.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3.情感开始驱动我们的行动,这是因为:情感反映着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生活的发展,让我们的情感不断积累,我们渐渐长大成长,这是因为:4.情感伴随着我的生活,不断地积累和发展,正是我成长的体现。
(板书)【设计意图】一案到底,保持了学生思维的统一性与知识点理解的贯通性,让学生在细腻的情感感受中结合自身实际认识情感的作用,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体验,懂得感恩。
达到课标的要求:将心理认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相结合。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请你说出对于未来的情感寄语,你希望你的未来有怎样的情感体验?情感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情感丰富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情感与情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让我们一起关注情感的作用,关注自身情感的状态,未获得更有意义的生命体验而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说出对未来情感的寄语,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情感对于生命体验的重要性,再由教师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四、作业布置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标要落在行动上,在全课讲述认知,教授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情感的自我反思,将情感的认知应用到实践中去,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课程的真正目标。
五、板书设计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我们的情感世界丰富反映态度,驱使情绪积累情感作用我们的生活复杂探索未知暂时的稳定的伴随生活经历,见证成长【设计意图】遵循本节课的逻辑顺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我们的情感世界》说课稿一、实事求是说教材1、说地位《我们的情感世界》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内容,在承接上一课“情绪”的教学之后,聚焦初中学生的情感生活,帮助学生认识和把握情感,感受情感对于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重要性,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领域,也为下一课时积累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做好准备。
2、说学情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身心的不平衡发展时期,心理的发展跟不上身体的发展,道德感没有形成,其次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很多学生处于情感发展的缺失期,例如缺乏亲情或者过分溺爱,这都影响他们情感道德感的体验和升华。
要帮助学生将情感体验与道德学习和价值学习相联系。
3、说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觉察自身的情感状况,初步体验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
过程和方法: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活动创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倡导自主研究自主交流,认识我们的情感世界。
知识和能力:认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理解情绪的作用。
4、说重难点情感相比较于情绪来讲是学生难以界定和捉摸的地方,即使情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它即基于心理学,又超越心理学,关注道德、哲学等视角,所以将以下内容确定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情感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说教法教学是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掌握、理解、明白和形成相应的价值体系,教学方法的确定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而设定。
道德与法治课最大的特征是实践性,而学生刚好也是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应用始终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学生,也不离开教材立意:案例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引导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三、因地制宜说学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道德价值实现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牢牢抓住学生为中心,学生体验为途径,本课使用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别出心裁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环节共包括五大部分,分别是新课导入、新课探究、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
1、新课导入环节以宠物为切入点,首先唤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其次强调单独居住的人,则很容易让同学们明白,人们对情感的需要和渴望,为后续情感与情绪的区分做好准备,最后也能引入本课话题,我们的情感世界。
2、新课探究环节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眼中有目标,心中装着目标,引领高效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具体教学流程分为三个活动探究:一是情绪与情感,本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情绪在之前的第四课中就与接触,但对于情感,由于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则很难理解与把握,所以利用反向思维设置了本环节的活动。
让学生在了解情绪与情感定义的基础上,对生活中身边特别熟悉的人和事进行情绪情感划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区分,再进一步通过语言表述,小组合作讨论和教师引导,实现对重难点的突破。
同时在理解什么是情感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情感的丰富与复杂性特征。
二是丰富又复杂的情感,在理解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较好接触,通过援引生活中贴近事实的事例,让学生置身处地认识自己情感的丰富性,又意识到有诸多方面的情感需求,所以认识情感的复杂性。
三是情感的作用,一案到底,保持了学生思维的统一性与知识点理解的贯通性,让学生在细腻的情感感受中结合自身实际认识情感的作用,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体验,懂得感恩。
达到课标的要求:将心理认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相结合。
3、课堂小结环节先让学生说出对未来情感的寄语,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情感对于生命体验的重要性,再由教师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4、作业布置环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标要落在行动上,在全课讲述认知,教授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情感的自我反思,将情感的认知应用到实践中去,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课程的真正目标。
5、板书设计环节遵循本节课的逻辑顺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直观明了,即实现科学美又实现艺术美。
《悄悄变化的我》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心自己的成长,培养追求美的意识,注重外在美,更要提升内在美。
2、能力目标:通过自我经验的总结提升和生活实际案例的剖析,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矛盾心理。
3、知识目标:知道青春期生理变化;了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追求美的意识,注重外在美,更要提升内在美【教学难点】: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矛盾心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嗨,小孩儿,如果老师这样跟你打招呼你会怎么回答?生:自由发言师:是的,你不是小孩儿了,你已经长大了,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一些小小的变化,内心也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体:悄悄变化的我(板书)【设计意图】:以亲切的问候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既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引入本框课题,学生的回答也能让他自己立马感受到:原来我已经长大了,为新课的讲授奠定感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