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作品简析 3
“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 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天上虹” 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 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 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 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 (“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 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 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绘画美——
云彩、金柳、青荇、 水草、星辉、夏虫。
康桥的景物
轻轻挥别云彩 金柳 水草 浮藻
呼 应
星辉
夏虫 悄悄的走
5、撑篙漫溯寻梦图 1、挥手作别云彩图 6、黄昏夏虫沉默图
2、河畔金柳倒影图
3、青草水底招摇图 4、榆阴浮藻清潭图 7、招手惜别云彩图
5感情达到高潮
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3更加欢喜和眷恋 2欢喜和眷恋
但我不能放歌, 软泥上的青荇,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夏虫也为我沉默, 在康河的柔波里,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建筑美—— 音乐美——
四行一节,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节奏轻快,韵律柔和, 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鉴 赏 要 点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1、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
复沓。 2、语言清新流畅,不露雕琢痕迹。
3、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 动,如流水般自然淌出。
6情绪低落
1难舍难分
7难舍难分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6情绪低落
黄昏夏虫沉默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7难舍难分
招手惜别云彩图
结构全解:
第一部分 (1)
轻轻的我走了
轻轻的我来了 轻轻的我招手 河畔上的金柳 泛舟康桥 离愁别绪 依恋母校 作别母校 生离愁
作品简析 2
于是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 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 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 诗哀而不伤的基调。接下去二、三、四节,直接 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 体感受和留恋。“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 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 (河,指流过剑桥大学的康河。徐志摩称: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 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英国· 伦敦
剑桥大学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 美 志 的 摩 一 条 水
, !
______
徐志摩
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 《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追求“爱,自由和美”
河 畔( 青 荇( 揉 碎( 长 篙( 斑 斓(
作品简析 5
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 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 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 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 复杂感情。
作品简析 6
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 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 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 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 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 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 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 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 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再 别 康 桥
第二部分
(2-6)
软泥上的青荇
榆阴下的一潭
来寻梦
悄悄的我走了
第三部分 (7) 悄悄的我来了 悄悄离去 心忧伤
我挥一挥衣袖
诗作大意
这首诗的最大成就在于它的艺术美、意境 美。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 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在诗中,诗 人将自已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炼的诗 句中,溶化到一个个可以画得出的画 。 它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 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在 六七字间,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 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作品简析 1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 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 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 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 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 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 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 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 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pàn xì ng róu gāo lán
) ) ) ) )
荡 漾( yàng ) 榆 阴( yú ) 浮 藻( zǎo ) 漫 溯( sù ) 笙 箫(shēng xiāo
)
轻轻的我走了, 那榆荫下的一潭, 正如我轻轻的来。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我轻轻地招手, 揉碎在浮藻间, 作别西天的云彩。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寻梦?撑一支船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的主题。
4、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 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1~1922年 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 本诗作于1928年11月作者自英伦乘船 返国途中。由于这是作者旧地重游,重 访昔日进修、留下美好记忆的学府所 在地—康桥于是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 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星辉”,在 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 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 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 (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 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 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顾的首段和尾段 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次呵成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