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
岩前隧道主洞贯通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四年五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
5、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6、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5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我项目现有技术水平、机械装备能力及现场实际条件。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岩前隧道起迄桩号为左洞ZK30+535~ZK37+330,右洞YK30+550~YK37+335。
左洞长6795米,右洞长6785米。
隧道左、右线分别位于R=4500m的平曲线及缓和曲线上。
纵坡设计采用人字,左洞纵坡为0.5%、-0.55%;右洞纵坡为0.5%、-0.6%。
隧道主洞限界宽10.75m=0.75m(JL)+0.5(LL)+3.75×2(W)+1.0m(LR)+ 1.0m(JR),限界高5m;主洞隧道内轮廓净高7.14m。
隧道洞身采用”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构的复合式衬。
2、水文地质
隧址区经过路段无大中型水库和河流。
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地表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计算最大涌水量为10965m3/d。
三、现场施工情况
隧道采用钻孔爆破开挖、铲车配合出碴车运输,左、右洞双向掘进,同步施工。
截止2014年7月15日,隧道进、出口进度如下:
根据目前进度推断隧道左洞贯通点约在ZK33+634.8右洞贯通点约在
YK33+802.6,均位于III 级围岩。
支护参数如下:开挖半径6.15m,喷浆12cm,二衬35cm。
四、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及机械设备组合
1、主要管理人员表
主要管理人员表表1
2、主要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表2
3、主要测量、监测仪器设备
主要测量、监测仪器配备表表3
五、贯通施工方案
1、基本原则
(1)、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施工严格遵守“短进尺、弱爆破、早喷锚、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2)、剩余段洞身设计均为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当掌子面遇到围岩破碎地段及时加强锚喷支护强度,及时封闭裸露围岩,必要时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架设钢拱架,并在每循环开挖前钻设超前锚杆。
(3)、严格控制循环进尺,控制在3米以内。
(4)、控制装药量,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
(5)、初期支护紧跟隧道开挖面,开挖后及时施作锚喷支护,以控制围岩变形。
2、进出口两端开挖方案
当隧道双向开挖距离30m时,两端施工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并采取浅眼低药量,
控制爆破震动;一方爆破前要提前通知另一方掌子面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当两开挖面间的距离为20m时,改为单向开挖,岩前出口端停止开挖并将人员机具撤走,并在距掌子面200m外设立安全警告标志,设置专人值班看管,严禁人员进入危险区。
3、主要施工保证措施
3.1、测量保证措施
3.1.1 做好洞内贯通前测量工作,邀请公司精测队对洞内外控制点的进行复核,保证控制点精确,确保贯通误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1.2 加强掌子面的施工放样复核工作,控制好隧道的中线位置。
3.1.3掌子面施工放样时,用红油漆准确标示出开挖轮廓线和隧道中结位置,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3.1.4加强掌子面拱顶下沉、周边位移监控量测工作,增加量测频率,特别是快贯通前,要加密监控布点,及时分析、总结、反馈,以便准确指导施工。
3.2、钻爆保证措施
3.2.1严格按爆破交底钻眼、装药,控制洞身超欠挖。
周边眼间距45cm,开孔误差控制在5cm以内,保证爆破面圆顺平整。
3.2.2两开挖面间的距离剩最后10m时,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在1.5m以内,每排炮准确测量出掌子面里程桩号,并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3.2.3严格控制爆破参数。
清孔后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分片分组自上而下采用小药卷连续装药,雷管“对号入座”。
炮泥阻塞长度不小于20cm。
爆破后围岩上无粉碎岩石、明显的裂缝和浮石,炮眼残留率大于90%。
3.3、支护保障措施
3.3.1 每循环开挖后及时施工初期支护,严格按图纸施工系统锚杆,及时挂网喷浆支护。
当掌子面遇到围岩破碎、裂隙水发育地段时加强支护强度,及时封闭裸露围岩。
必要时改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架设钢拱架,并在每循环开挖前钻设超前锚杆。
3.3.2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加快路面调平层和二次衬砌施工。
调平层距离掌子面控制在50m之内、二衬控制在200m之内。
③系统锚杆安装时要求砂浆必须饱满密实,锚杆垂直岩面,垫板紧贴岩面。
④钢筋网片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钢筋网片与锚杆连接牢固,喷砼时钢筋网片不晃动。
3.4、围岩大变形的处理措施。
3.4.1加强施工监测管理,根据监控量测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开挖支护参数。
当开挖过程中发现围岩变形较大,且速度加快时,立即停止开挖,增加钢支撑,控制围岩变形,同时增加锚杆,稳固围岩;并尽快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3.4.2 加强隧道周边注浆,同时作好隧道作业面排水。
六、质量标准
1、隧道洞身开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隧道贯通测量误差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横向贯通允许误差100mm,高程贯通允许误差70mm。
七、安全保障措施
1、岩前隧道斜井联络风道进出口双向开挖还剩30米时,两端现场值班人员加强沟通与联系,确定放炮时间只能滞后,不准提前!爆破前通知对方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并确认后方可进行爆破,避免因爆破冲击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爆破完成后,及时确认有无盲炮残眼等,如有,则待妥善处理完成后方可通知对方开始作业。
当双向开挖剩余20m时,采用独头掘进。
爆破后经爆破员仔细检查掌子面,有无瞎炮、残眼等现象,待确定无隐患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到达作业面先观察周围和顶部是否有松动石块,及时清除浮石。
2、隧道进出口在洞内设现场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
现场值班人员(联络人员)安排如下:
出口端值班领导:林显富
白班:袁狂(早7:00~晚7:00点)联系电话:
夜班:蔡明华(晚7:00~早7:00点)联系电话:
进口端值班领导:简勇洪
白班:连金宝(早7:00~晚7:00点)联系电话:
夜班:徐天君(晚7:00~早7:00点)联系电话:
如因电话连接不通等特殊情况,可联系另一联络员,进出口值班领导加强现场检查落实。
3、现场值班人员定时对开挖岩体变化及各部分支护进行观察记录,当发现支护破坏时,立即进行采取措施加固。
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撤出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并同时上报值班领导。
4、现场配备足量的抢险材料并严格按规划的场地存放,如:砂、石、水泥、草带、钢管、工字钢、板材等和必要的应急设备,如:千斤顶、钻机、汽车、注浆设备、搅拌机、钢管、逃生管道等,确保隧道开挖施工的顺利。
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电工必须正确佩戴绝缘手套、绝缘胶鞋等防护用品。
6、加强掌子面照明,找顶时下方严禁站人。
7、电工及安全员对洞内电缆线定时检查,防止漏电,严禁私自接电。
8、专职安全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和实施。
9、钻眼与爆破不得平行作业。
八、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1、出渣运输设备不许人、料混装。
2、定期检查车辆刹车制动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更换。
3、施工时加强隧道通风,爆破后排烟时间不少于15min,确保隧道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符合国家、福建省、南平市的有关安全及卫生标准。
4、喷浆操作人员佩戴一定的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乳胶手套等),喷浆时操作手严禁将喷嘴对准人。
九、文明施工要求
1、掌子面保持平整,不得有积水、淤泥。
2、工程材料、制品构件、机械设备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机容正常。
合理布置隧道内各种管线。
3、在隧道施工工地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
4、特种作业人员挂牌持证上岗;施工人员穿戴统一的工作服。
5、施工现场坚持落手清、日日清、每道工序工完料尽,工完场清,不乱堆乱放建筑垃圾。
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及生活排水经沉淀池过滤处理后,方可进行排放。
2、施工机械防止漏油,不将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3、施工中,高压风、电力、焊条、喷砼、水泥、油料等各种工程物资材料注意合理使用,禁止出现随意浪费的现象,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