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
报告人:

耕山姆
研究思路: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背景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发展历程及其现 状(现今参政议政的表现)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表现形式、程序、 内容、意义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水平的途径

任务分工: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背景(王禹)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陆 艳)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表现形式、程序、内容、 意义(王天翔)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中存在的问题(周云驰) 提高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水平的途径 (胡赟佳) 查找文献、统筹汇总、汇报(金鑫)
一、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政治 背景、意义
(三)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大、政协中担任 领导职务,就各种问题进行政治协商,提出意见。 参与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开展有组织的考察调研, 提出意见和建议。 担任各级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领导职务民主监督 , 参与政事。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方针政 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公务人员履行职责、 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

14 号文件第一次明确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 产党的关系、民主党派在我国国家政权中 的地位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明确 了参政议政的基本点和实现形式 。 后来,制定的一系列文件,使民主党派的 参政议政的机制也在不断具体化、可操作 化。 《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 督、参政议政的规定》、《政协全国委员 会专门委员会通则》、《政协全国委员会 提案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建设的意见》(5号文件)

研究结论:


完善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制度是各事项比较具体详细, 可操作性很强的制度。 从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的现状、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和对策,我们认为,完善这一机制主要解决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参政议政的主体——民主党派的问题,包括参政意识、 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与各种提案意见相关的专业知识、 系统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气质等。一是与参政 议政相关的机制问题,一方面是参政议政各种会议的制度, 如协商会议制度,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委员活动日制度, 联系委员制度,专题座谈会制度,会议操作议程等;另一 方面是民主党派的管理机制,如民主党派的领导机制、激 励机制、人才培训机制、调研机制、监督机制等。 在以后的研究中,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言献策,才能使民主 党派参政议政的制度越来越完善。

(二)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现状

政治协商
在国家政权机关中担任职务
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 担任科学技术部部长
无党派人士陈竺 担任卫生部部长
民革中央副主席万鄂湘 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无党派人士陈章良担任广西 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主监督

不断加大特约人员工作,全国目前共有各 类特约人员1.7万多名,领域有所扩大,数 量不断增加。一些地方邀请民主党派、无 党派人士参与中共党委和政府开展的有关 专项检查、执法监督工作以及政风行风评 议等工作;有的地方中共党委建立“直通 车”制度,
文献评述: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总体上奠定了民主党派参政 议政的制度环境,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地位、 职能和作用,明确了参政议政的几种形式以及其 内容、程序,对推动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以及民 主党派参政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具体说来,对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的规范 和界定还较为模糊,因而难以满足工作的实际需 要。参政议政工作的规范进行还需要更具体的制 度、细则)。

中国民主党派的参政内容有法定范围,即 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 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 行。
三、完善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 度
(一)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中存在的问 题 第一,参政党的参政意识、思想理论建设 相对滞后。 第二,总体人才储备富足,而参政议政的 专业人才却相对缺乏。 第三,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缺乏具体的制 度保障。 第四,基层组织相对涣散。

完善与创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问题探析 (就机制而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工作机制还 不够健全,工作程序还不够规范,这使参政议政 的范围较窄、深度不够、操作不规范。本文提出 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各种机制,如参政议政各种 会议的制度,如协商会议制度,专题座谈会制度, 会议操作议程等;另一方面是民主党派的管理机 制,如民主党派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 制、调研机制、监督机制等。这些对于提高民主 党派的参政议政规范化程度和实效性,具有重要 的意义)。
研究评价: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和一种局外 人来讨论问题,我们对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 背景、意义、发展历程、现状、形式、存在问题 及对策作了一定的阐述。由于时间仓促,查阅的 资料有限,对各种的未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如 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各种机制只提出,未对其 内容进行简单说明。因为机制问题涉及问题较多, 比较复杂,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政治背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参政议政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 世纪80 年 代中期地方政协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表述。 当时民主党派对这一内容表述的形式是: 参 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党和国 家方针、政策的制定, 并对之实施监督。 到1989 年12 月30 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 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14 号文件)的 制定。

(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 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 设。 第三,有利于人民利益的表达和创造稳定 社会政治环境。 第四,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二、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涵义、 表现
(一)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涵义 “参政”指参与国家事务的协商,就是有 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出主意、想办法、 提建议、议得失、论功过,“议政”强调 参与意识,强调关注国家大事和反映人民 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强调研究探讨解决问 题的办法,向党和政府提出对策建议。

(二)提高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科
学化水平的途径
第一,强化参政议政的法制建设,构筑民 主党派。 第二,加强参政理论体系建设,进一步提 升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科学化水平。 第三,培育参政人才,夯实民主党派参政 议政的根基 。 第四,加强合作与交流,完善各种机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