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第十四章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14.4.3 金融开放与我国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成为目前我国金融业的一个突出问题: 1.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宏观金融调控的挑战 2.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带来的竞争压力 3.金融开放带来金融结构的大调整。 4.金融开放使国内金融市场面临外部动荡的冲击
14.4.4 增强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1.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减少国际金融的动
1.突发性 2.可预测性 3.传染性
14.2.3 金融危机的预警
1.预警与预警系统 2.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含义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是指应用某种统计方法预测某 国或某经济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货币危机、银 行危机以及股市崩溃可能性大小的宏观金融监测系 统,除指标体系以外,还包括必要的法律框架和组 织结构等制度安排。 3.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 预警方法、预警指标、预警模型、制度安排与管 理信息系统。
14.1.2 金融风险的种类
1.系统性金融风险 2.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1.系统性金融风险
政策性风险: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造成 的金融风险。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货币风险:由于物价大幅上涨引发严重通 货膨胀的风险。1988年我国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风险:国际收支失衡引发的风险。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原因:
1.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决定了金融体系自身的 不稳定性,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多发性。
2.发达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 化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3.巨额投资基金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超级发展推动 了金融泡沫的过度膨胀。
4.金融全体化增加了金融危机的可靠性和扩散性。
5.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区域化加深了内外矛盾,促 使矛盾激发。
14.1.3 对金融风险的认识
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 因此,金融风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4.2 金融危机
14.2.1 金融危机的内涵、外延与分类 14.2.2 金融危机的特点 14.2.3 金融危机的预警
14.2.1 金融危机的内涵、外延与分类
1.金融危机的内涵: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指起 始于一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 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 融制度混乱,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过程。
荡的规则对中国产生的潜在影响。 3.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提高适应国际
竞争和国际冲击的能力。 4.中国应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区域内的货币金融
合作。
14.3.3 外债危机理论
1. “债务一通货紧缩”的理论 2.“资产价格下降”理论 3.“综合性国际债务”理论
14.4 金融安全
14.4.1 金融安全:金融危机引出的新范畴 14.4.2 金融危机的全球性与金融安全 14.4.3 金融开放与我国金融安全 14.4.4 增强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14.4.1 金融安全:金融危机引出的新范畴
14.1 金融风险
14.1.1 金融风险的含义 14.1.2 金融风险的种类 14.1.3 对金融风险的认识
14.1.1 金融风险的含义
金融风险的一般定义:金融资产的预期收入遭受 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的特定含义: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 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 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基于对流动性重要 程度的重视,国外不少货币金融理论著作都将最初 的系统金融风险定义为支付链条遭到破坏或因故中 断所导致的危险现象。并且,其经常自觉不自觉地 将之与“全局性金融风险”等量齐观。
第十四章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本章主要讲授金融风险的含义及其种类、金融危 机的内涵、特点及其预警以及相关的金融危机理论, 介绍了金融安全的相关知识。重点在于金融风险含 义及其种类、金融危机含义及其特点的掌握。
第十四章 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14.1 金融风险 14.2 金融危机 14.3 金融危机理论 14.4 金融安全
2.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信用风险:债务人不履行约定的偿还债务的承诺 而造成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因支付能力不足而引发的 风险。
利率风险:市场利率变动的风险。 外汇风险: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资本风险:银行资本过小而不能抵补亏损以保证 金融机构正常经营的风险。 竞争风险:金融机构等在经营竞争中的风险。 其他风险:内外部非法行为引起的安全风险、银 行结算过程中失误或违规造成的结算风险,以及金 融衍生业务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灾难性的金融危机接踵发生, 从而逐渐引出了金融安全这一新的范畴。
金融安全是指金融体系具备抗拒风险、免遭金融 危机的能力。
就一国而言,金融体系抗拒风险、免遭危机的能 力越强,表明该国的金融安全度越高;反之,则越 低。
14.4.2 金融危机的全球性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的全球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 的发生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一国金融危机的发 生通过国际间的传递,蔓延为异常全球性的金融危 机,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 融危机和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的外延:第一个层次是金融领域,第 二个层次是非金融领域,即整个经济领域。
3.金融危机的分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本 市场危机。货币危机又分为国际支付危机、汇率危 机和国际债务危机。
14.2.2 金融危机的特点
金融危机除了具有潜伏性、综合性、破坏性、马 太性等基本特点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金融危机 还具有突发性、可预测性和传染性等特征。
14.3 金融危机理论
14.3.1 货币危机理论 14.3.2 银行业危机理论 14.3.3 外债危机理论
14.3.1 货币危机理论
1.过度交易理论:疯狂地把货币转换成真实资产 和金融资产,形成过度交易。
2.财政赤字理论: 3.理性预期导致的自我实现理论:
14.3.2 银行业危机理论
1.货币政策失误理论 2.货币存量增速理论 3.金融不稳定假说理论 4.银行体系关键论理论 5.银行挤兑理论 6.道德风险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