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五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五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听课记录五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美丽的春天活动过程:一、雨中找春天:1、导入:小朋友,你们看,现在外面正“沙沙”地下着春雨。

雨中的春天,有许多新的变化,你想知道吗?待会我们就睁大眼睛,去我们的校园里仔细地找找有哪些新的变化,好吗?2、指导合作观察:1)请你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春天的新的变化呢?2)老师这儿有好多的红苹果,想要和我们班合作最好、动作最快的小组、观察得最仔细的小朋友交朋友呢!好。

我们出发吧!老师带领撑着伞分组寻找雨中春天的新变化,注意听取学生的发现,并及时发现表扬爱护花草、观察仔细的小组。

二、说春天:1、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雨中的春天和平时有好多的不一样呢?2、下面就请小朋友一个一个小组上来说说你的发现。

3、小朋友一说,老师发现雨中的春天更美了!其实春天啊,它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我们生活中,就要这样细心地观察,随时地记录,及时地发现更多的春天的新变化,好吗!三、分组活动,自由创作春天:1、是呀,雨中的春天是那么美丽,那么快乐。

我们想个办法把春天留下来,把这么多的快乐留下来,好吗?2、你想用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

结合指点:画一画、贴一贴、唱一唱、演一演、说一说……等。

3、请小朋友挑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小朋友一块创作春天吧!分工:画画的在一桌、贴画的一桌、唱歌的一组、背古诗的一组,演一演的一组……。

自由准备。

四、展示春天:唱春天——折纸、舞蹈——展示画、背诵古诗(一定评价语:小百灵、小画家、小诗人)学生进行评价。

五、延伸:1、小朋友创作的春天真美啊!你们看,花儿红红的、草儿绿绿的,燕子飞来了,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快乐。

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事呢?让它们也快快乐乐地长大。

2、交流六、小结:我们班里的小朋友个个都是护绿小卫士、护花小天使。

今天我们在一起,睁大小眼睛去寻找春天,用我们的小手画春天,我们一起演春天唱春天,春天里,真是快乐多多啊!希望小朋友在课后继续去发现春天,记录春天,爱护春天!去寻找更多的春天的新变化。

小学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荷叶圆圆一、情境导入导入: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副美丽的画面。

(教师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

画面定格在特写的荷叶上。

)同学们,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荷叶啊?(圆圆的荷叶)那么在这圆圆的荷叶上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事儿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片新的课文:荷叶圆圆(老师板书课题:荷叶圆圆,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课本,先听老师为你们读一遍,注意听清楚要求,老师在读的时候请你们拿起你们的笔,在课文中圈出你们不认识的字宝宝,大家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了吗?(听清楚了,老师范读)2.好了,现在有哪位同学为我们分享一下他找了哪些生字宝宝?(学生汇报找出的生字宝宝,教师在此时适当地纠正学生的读音,在这儿多叫几个学生起来汇报他找出的生字。

)3.那老师这儿也给大家找出了一些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出示带有生字字音的幻灯片,师生读生字。

)4.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认识一下他们。

(老师介绍生字)那你们能对他们进行组一些词吗?(学生进行组词)那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呢?(学生介绍识记的方法)预设:加一加,组词法,组合法,减一减,联想法。

5.现在我们在来读一下这些生字(师生齐读)哪位同学愿意做我们的小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来读啊?注意在领读的时候每个字要组一个词。

谁愿意来做我们的小老师。

(多叫学生领读,在此时纠正同学的读音)6.现在我们是照着拼音读的那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吗?一字两遍读(师生齐读),好了,那老师现在要增加难度啦。

我们来一个字一个词,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

谁愿意做火车头。

(开火车)三、再读课文,巩固生字1.如果把字放到课文中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将字带入文章中进行朗读。

开始!(学生自由朗读)2.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一下课文呢?(多叫几个同学起来为我们朗读课文,并纠正读音)3.看来大家都已经能够将字宝宝带入文中去读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吧。

(学生齐读课文)四、小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荷叶圆圆中学到了什么啊?预设:学到了好多字宝宝预设1:我知道了荷叶的形状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啊。

那么在荷叶中到底给哪些小动物提供了好处呢?这个就留作我们下节课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在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下课!小学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棉鞋里的阳光一、指导学生落实字词学习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1.鉴于学生对识字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先让学生自主识字,拼一拼,读一读,分析字形(结构),说说偏旁,组组词。

2.同桌交流识字,相互纠错,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举手示意请老师帮忙。

3.指名读一读,选择部分字进行分析,说说“记忆的方法”,像“加一加”、“换一换”等。

并对所组的词选择不常见的进行析义,如:脱手、日晒雨淋、收心等。

二、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这篇课文就是通过“晒棉被”和“晒棉鞋”写出了妈妈和小峰对奶奶的爱,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尝试能不能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主要讲妈妈帮奶奶晒棉被;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主要讲小峰帮奶奶晒棉鞋。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第5自然段何去何从产生了异议,于是,我们就地5自然段进行了再次朗读,找找该上还是该下的理由。

经过一番说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归到第一部分,因为这里主要写奶奶睡午觉时赞美“这被子真暖和”,还是跟妈妈晒棉被有关,从中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小小的脑袋已经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思考,真不简单。

三、引领学生感悟人物深情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采取自读自悟的方法,以学生自主的理解来解析课文所要传达的那份暖暖的爱和深深的情。

而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孩子们那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那份善解人意。

学生自读后感悟到:妈妈很爱奶奶,因为奶奶没有说,妈妈就自己帮她晒棉被。

从“早晨,阳光照到了阳台上”知道这是一个晴天。

小峰是个不懂就问的孩子,因为他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小峰还是个学以致用的孩子,因为他知道了棉被里有棉花,晒了太阳就暖和了,那么棉鞋里也有棉花,所以晒一晒也会暖和的,所以他就帮奶奶晒棉鞋了。

小峰“轻轻的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这里用了“轻轻地”,因为奶奶睡着了,他怕吵醒奶奶。

……孩子们通过朗读、交流,一个懂事、聪明、能干、孝顺、可爱的小峰形象就呈现在了大家面前,然后再来感悟家庭的亲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引导学生发现用词的准确性课文的第5自然段学生一读就懂,假如就这么过了,我觉得有些可惜,因为我自己在研读课文的时候发现,这一自然段中动词特别多,所以当学生觉得已经可以了的时候,我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学生:“你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聪明的孩子一定还会有不同的发现的。

”果然,学生读过后,就由几个学生陆续举起了手,叫起一男生,便说:“我发现这里动词很多。

”“太棒了!”我心里已经在欢呼了。

接着,我就让孩子们找找都有哪些动词呢?孩子们很感兴趣,一个一个找过去【用▲标出】,有“收、铺、脱、躺、合”,每找到一个就开心地叫一声“耶!”然后我再让孩子们动手做做这些动作,感受妈妈和奶奶是怎么做的,从中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其实,在这个自然段中不仅出现了较多的动词,而且表示人物动作时都用了两个连续的动词,如写妈妈的“收、铺”,写奶奶的“脱、躺”,这个知识点还将在后面的课文中涉及到,像《荷叶圆圆》、《小壁虎借尾巴》等,所以在这里我没有过于强调,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小学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雨点儿一、双基没有落实我们一篇课文在初学时,应该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我觉得初读课文不能少,不能为了引入的精美而忽略这一点,只有在学生会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读好课文。

否则就会出现今天的结果,到了课的结束学生们还不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而是读得疙疙瘩瘩,拖长了调子。

另外生字教学不能忽视,老师在课上真正拿出来教学的生字只有“点、飘、方”三个,可是在最后巩固的时候却一下子出来了13个(再、见、彩、方、空、清、落、飘、问、答、回、点、数),学生能读出来,我想这不是老师课堂上教的,而是他本身就已经会读了的。

特别是题目中的“雨点儿”是儿化音,老师应该在一开始就要纠正学生的发音,强化的练习才会让学生真正掌握。

二、学生的发言要规范虽然老师一再强调要把话说完整,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只是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说明平时的课堂上这样的要求比较少,所以孩子们还不太熟练。

还有学生的发言声音比较轻,可能老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分贝,可我就不行了,有将近一半的发言我没有听清楚呢。

三、学生的学习任务偏重虽然这篇课文对我们大人来说很简单,但是学生的思维与大人是不一样的,一节课那么多的内容,我们的孩子接受得了吗?课文全部学完,再加上13个生字,还有朗读,一节课的密度太高,学生的负荷太重了。

当然,老师的教态是好,始终笑眯眯的,给人很亲切的感觉,这样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教师的语言也很流畅,导语设计的也很好,听来感觉很自然,说明课前还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的,而精美的课件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其中有一个生字的教学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就是“飘”,老师说:“你看,‘飘’有个什么呀?”(学生说:有个风)“恩,有个风说明雨点儿很轻,谁能让雨点儿‘飘’起来呢”(读读“飘”)。

在这堂课上,我觉得老师在大局的把握上还可以,但在各个环节的处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听课记录:我们身边的垃圾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1、请小朋友低头看我们教室的地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当当小小侦探家,想一想我们教室里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看看谁是我们班里的小侦探。

1)组织学生留意观察教室的环境卫生,教室干不干净。

2)请学生找一找教室角落里的垃圾,想一想这些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3)组织学生交流。

3、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就出现了这么多的垃圾,今天口语交际的题目就是:我们身边的垃圾二、交流小调查,发现身边的垃圾:1、除了教室里,老师让小朋友课外去进行了小调查,谁能说说我们身边还有些什么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一般是从哪里来的?(结合搜集的资料)指名说话。

你能学着用这些话来说吗?1)、我发现(或看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怎么或从哪里)来的。

2)、我发现,(什么地方)的(什么垃圾)是从(哪里)来到这里,使那里变得()。

2、以四人小组分组交流3、教师小结:垃圾的来源:果皮纸屑、塑料袋、各种瓶子、吃剩的食品等(校园垃圾)、厨房垃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