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部分:背景说明.................................................................................................................. - 2 -一、调查目的..................................................................................................................... - 2 -二、调查方法..................................................................................................................... - 2 -三、调查实施...................................................................................................................... - 2 -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 - 3 -一、商品分类调查分析...................................................................................................... - 3 -(一)、超市商品分类分区平面图(大类)............................................................ - 3 -(二)、分类依据分析................................................................................................ - 3 -(三)、某类别商品的结构及摆放分析.................................................................... - 6 -二、商品条形码调查分析.................................................................................................. - 9 -(一)、条形码定义.................................................................................................... - 9 -(二)条码分析........................................................................................................ - 10 - 第三部分: 基本结论 ................................................................................................................ - 13 -一、调查目的通过参观调查,掌握商品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认识条形码的意义及其作用二、调查方法走访调查与网上调查相结合三、调查实施(一)、调查日期9月18日小组成员去天一城家乐园超市进行实地调查(二)、商品分类调查1、绘制超市的商品分类平面图2、分析商品分类的依据3、选择某一商品大类,具体观察该类别中商品的构成及摆放方式(具体到某种商品的货架位置)4分析该类别商品的摆放规律及原因(三)、商品条形码调查1、调查并记录下某品牌旗下的几种商品条形码2、调查并采集超市内部商品条形码3、分析商品条码及店内码的特点4、说明商品条码和店内码的作用一、商品分类调查分析(一)、超市商品分类分区平面图(大类)(二)、分类依据分析1、根据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字特征: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分类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可以根据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若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为替代关系。
若为负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为互补关系。
若为零,则这两种商品之间无相关关系。
完全替代品:完全替代品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
因此,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两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就是一个常数,相应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完全互补品:完全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
因此,在完全互补的情况下,相应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2、根据需求量与收入的关系(数字特征: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分类正常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
e>0劣等品:需求量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化的商品。
e<0本质原因然后,还可以将正常品再进一步区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两类。
必需品:0<e<1奢侈品:e>1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有所增加,但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或者说,是富有弹性的。
3、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
在这里,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
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
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应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对于所有的商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成反方向的变动的依据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商品可分为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两大类。
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书上的这段话有失严密:“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在于: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
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因为,一般的低档物品的需求量确实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但特殊的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
对上面这段话的二度批判:“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是根据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情况来划分的。
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没有直接联系。
相应地,可以推知:当某正常物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或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或减少)对该正常物品的需求量。
也就是说: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而对于低档物品来说,当某低档物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导致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或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或增加)对该低档物品的需求量。
也就是说,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由于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不对它们各自的替代效应产生影响,所以,对于所有的商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成反方向的变动的。
在低档物品中,依据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低档物品可分为(一般的)低档物品与吉芬物品(特殊的低档物品)。
(一般的)低档物品: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比较“正常品、劣等品”,“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可以发现,“正常品、劣等品”是根据消费者自身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时,对商品的需求情况的变化情况而对商品做出的分类。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是根据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情况而做出的分类。
(三)、某类别商品的结构及摆放分析作为邢台市最大的商品零售商,不仅是依靠优质的产品、完善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合理的商品结构,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消费需求,才能保证其惊人的销售业绩和利润。
下面我们小组以纺织品为例进行了相关分析1、商品结构分析理论基础(1)主力商品-①在超市商品的实际销售情况中,销售最好的 20%的商品品种往往能够实现80%的销售额;而剩下的 80%的商品通常之产生 20%的销售额.主力商品周转的快,超市的销售目标才能得以完成。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主力商品决定超市经营成败。
②主力商品的调整:主力商品应随着季节,销售情况等及时调整 .A.每个季度要做一次大的调整,每次大调整时,只保持上一季度主力商品的50% —60%.B.每个月份做一次小的调整,调整幅度为 10%C.按促销活动作相应调整.③主力商品的优先管理: . A、订单优先:保证主力商品的采购和足够的订单数量. B、资金优先:为保证主力商品的按时,按量到货,应与财务部沟通,在供应商货款的按时结付,结款方式上应优先考虑 C、仓储优先:在仓库存放面积上应予优先考虑 D、配送优先:在供应商送货手续,配送中心配送商品时应优先考虑E、陈列优先:在卖场的货架安排,陈列布置上应优先考虑 F、促销优先:在指定促销计划,安排促销商品位置时,应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