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医院综合大楼
4)室内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走廊、办公室、候诊大厅、地下车库等宜采用水喷淋灭火的地方均布置喷头。
5)地下室设水泵房及450m3消防水池(兼生活水池)一座,消防及生活水泵均布置在地下室泵房内。
5.排水系统
1)室内采用雨、污、废分流制,粪便污水排到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废水合流,雨、废水均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其他:
该建筑长度有71m,考虑中间设后浇带一道,以满足建筑抗震规范要求及由于温度收缩造成不利等因素。
八.给排水设计
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
4)外墙、管笼井、非砼墙楼梯间采用KP1型多孔粘土砖。
一砖厚多孔粘土砖隔墙4.4KN/m2
半砖厚多孔粘土砖隔墙2.9KN/m2
其他内隔墙暂按轻质隔墙考虑(容重a<5KN/m3)
5)地下室考虑六级人防,人防等放静载,按六级人防规范要求执行。
(二)结构造型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利用电梯井道、楼梯间设置上下贯通落地的剪力墙,增加结构刚度。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主入口设在北面,正对文晖路,在综合楼东西两侧各设一条路,西侧这条道路作为院内净洁区与病区分区界线,东侧这条路作为辅助,在南面长天弄一侧设二个辅助入口,一个作为单身公寓、医生和科研人员的进出口,另一个作为辅助用房的进出口。主入口主要功能是供病人进出使用。
3.停车、绿地:
原门诊楼正南有许多高大的树木。本方案结合综合楼的布置,改造成后花园,使之加以保护、利用。在主入口、布置前广场,结合绿地、辅装地面和水景,并设一个步道,以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形象和宜人的环境。院内地面临时停车布置在主入口的西侧,不进入院前广场,以改善环境小气候,长时间停车设在综合楼地下室。
二.设计依据
1.杭州市计划委员会杭计科社(1999)527号文《关于市第六人民医院建设医疗综合楼的批复》。
2.杭州市规划局119990626号红线图。
3.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提供相关地段的地形图。
4.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及补充说明)
5.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提供的新建医疗综合楼使用功能及面积分配表。
陈尚基
总工
高工
杭州红卫医院、第六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浙江科技馆、上海金钟大厦(46层)等
蒋家兰
结构所所长
高工
浙江医院、杭州整形医院、绍兴国际大酒店(25层)、宁波金港大厦(25层)等
张磊
设备所所长
高工
世贸中心二期、杭州保俶塔小学、省农业厅培训中心、临海信用社大楼等
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改造工程——综合楼方案说明
2)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15-95)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4)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有关专业条件。
2.设计范围:
本设计为市第六人民医院综合楼,并考虑对单身公寓和保留建筑的供电,同期考虑需对II期工程供电的可能。
电力设计包括大楼内的动力、照明、防雷及接地设计。
最大小时用水量
住院床位
400床
200L/床·日
80m3/日
6.7m3/h
洗衣房
670kg干衣/日
60L/kg·干衣
40.2m3/日
7.54m3/h
门诊
500人次
25L/人·次
12.5m3/日
1.3m3/h
冷却塔补水
按循环量(820m3/h)的5%计
492m3/日
41m3/h
不可预见水量
按上述水量的10%
供电电源外线由电力部门负责,需引入二回10KV电源。
3.负荷计算:
负荷等级属于一级,用电电压为380/220伏三相五线制,由10/0.4KV变压器供电。
负荷计算详附表:总计算负荷I期为1730千瓦,II期为400千瓦,共2130千瓦。
负荷计算表
负荷名称
I期(KW)
II期(KW)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该项目位于杭州下城区朝晖地区,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内。东邻省邮电设计院及方大绿洲花园;西接信联股份及杭州市药检所,与中河高架桥相毗邻;南连六院前道路;(现改名为“长天弄”)规划面积为19372平方米。
2.工程性质:
综合楼是市第六人民医院集门诊、医技和住院用房于一体。
5.其他:
病房的卫生间均有机械排气系统。
锅炉房的烟道附主楼设烟囱排至屋面。
地下汽车库设排废气,沿楼设排气道,排至屋面。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用地面积:19372m2
2.总建筑面积(综合楼部分):25118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178m2
地下建筑面积:1940m2
3.建筑占地面积:5364m2
3.设计范围:
1)红线范围内的总体规划(分二期实施)
2)综合楼单体设计
4.规划要求:
1)建筑后退道路距离:多层部分上塘路退5m,文晖路退6m,上塘路与文晖路转角处退8m,长天弄和东侧小区退3m,高层部分退文晖路不小于12米,退东侧小区道路及西侧用地线不小于8米,退南侧用地线不小于10米。
2)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内,建筑密度40%左右,绿地率不小于30%。
楼板厚度:人防顶板250,地下室砼外墙350。
其他楼板、屋面板一般为120。
(三)基础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在地下室布置汽车库、自行车库、设备用房及一些辅助设施,同时兼作六级人防考虑。
为了形成较大的空间,满足功能要求,基础采用桩承筏形基础,桩拟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或预应力空管桩。具体待地质钻探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工程室内设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由锅炉房供给,在各层均布置开水炉,供本层用开水。
4.消防给水系统
1)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20L/h,2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30L/h,2小时
自喷用水量:20L/h,1小时
2)室外消防用水量由布置于建筑物周围的室外消火栓供应。
3)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到达,且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其它专业提供基础资料
2.设计范围
本工程建筑红线内的给排水设计
3.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考虑从建筑物旁市政给水管引进一条DN150进水管,供本建筑生活及消防用水。
2)用水量
用水量计算详见下表
用水量估算表
项目
用水规模
用水标准
最大日用水量
2.垂直交通:
每层均设有医生及工作人员专用电梯(二台客梯)、一部楼梯;病人专用电梯(二台医用梯),二部楼梯。
地下人防设二个口部(进风和出风),汽车库设二个进出入口,自行车设一个专用坡道,非人防设一个入口。
一层入口大厅设二部楼梯至二层。
3.立面、剖面:
立面风格定位以简洁、明快和具有标志性为主题,颜色以浅色为基调。裙房部分采用较为封闭的实体造型,上部为冷色浅灰色调,下部裙房采用暖色石材为主。玻璃采用浅灰绿色镀膜玻璃。
一层主要布置入口大厅、挂号、中、西药取药处、急诊、候诊大厅。楼西侧设医生及工作人员的入口。东侧设备用入口兼急诊入口,正北设大楼主入口,主要做为病人进出之用;南侧设一个次入口,做为住院病人到后花园休息之用。
二层主要布置X光机房、心电、B超、血液透析等特检中心,常规化验、办公,并设两个候诊大厅。
三层主要布置血库、细菌室、病毒室、病理室、生化室等检验中心和住院部用房。
1)混凝土强度等级
1~6层用C35
6层以上用C30
地下室底板及周边外墙用C35密实混凝土浇捣,抗渗等级应达到S6。
2)主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办公、药房:2.0KN/m2
库房:5.0KN/m2(或按实际计算)
计算机档案:5.0KN/m2
病房:2.0KN/m2
汽车库:4.0KN/m2
3)风载:基本风压0.4KN/m2×1.1=0.44KN/m2
四.总平面设计
1.总体布置:
综合楼设在原有二层门诊楼处,主大门朝北,正对文晖路;单身职工公寓设在西南角,临长天弄;制剂大楼、科研实验大楼居于用地的西侧,靠近上塘路布置;性保健门诊设在东北角,临近院主大门入口处;锅炉房、配电房、水处理泵房、天平间等辅助用房设在基地的东南角,临省邮政电设计院。
2.道路、入口:
对于该楼每层层高的设计如下:
地下室人防区和自行车库为3.3m,水池、水泵房及制冷站为4.5m。
一层为4.2m。
二层至十六层为3.6m。
4.消防、人防:
地下室设一个人防防护单元,进风和出风口部各设一个。
地上该楼每层设一个防火单元,阳光厅与走廊一侧加防火处理,标准层所有楼梯均为防烟楼梯,电梯厅均为前室,医生及工作人员的电梯兼作消防电梯。
2.围绕病人定位,创出功能特色:
本方案设计有意识地寻求功能与造型的巧妙结合,构建独具特色的功能系统,同时也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建筑造型。
一至五层均为门诊、药房、化验、特检及医技部分,在门诊、药房、化验、特检等处均单独设候诊厅,便于病人休息等候,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六层以上每二个病区(二层)设一个阳光厅,使住院病人有一个室内活动空间,并把室外绿化引进室内,每个病房均设有卫生间及独立的阳台,病人单独设电梯及楼梯。在顶层结合病人餐厅设屋顶花园,使其功能分配明确,并创造一个病人的“家”。
6.有关规划、建筑设计规范、文件等。
三.设计构思
1.在与环境呼应中求创新:
市第六人民医院综合楼的体量及造型,将对相邻地区的城市景观,尤其是对朝晖地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合楼为一板式高层建筑,受到建筑使用面积及高度的控制,再加之使用对象的特殊性,故建筑造型处理、高效的特性,平面布置以板式为主,并结合医院住院部平面布置的特色,故在立面造型上在楼的两端处向外凸出两个体块,顶部结合餐厅,做以放的“虚”处理手法,使整个造型筒洁,又不失个性,更加活跃了建筑体型,裙房部分与主楼有机的结合,做虚实对比关系,使其成为独特的标志建筑,使其创造出静与舒展、和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