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关系
人物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
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庙号“玄宗”。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1] 。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唐玄宗李隆基的姑姑,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的政权宣告稳定,开启了开元之治。
人物关系
李隆基之父李旦与太平公主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自然也就是亲姑侄了。
当初,在面对韦氏集团的时候,因为有着共同的利益纽带,他们俩可以联合起来,将韦氏铲除。
等度过危险以后,在利益上有了争夺之后,他们俩的矛盾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毕竟在帝王之家,亲情总是要排在利益的后面。
李旦将李隆基立为太子的时候,太平公主仍以为李隆基不足为惧。
但是随着李隆基的锋芒毕露,太平公主终于开始忌惮他了,并一直试图将太子换掉。
可是,李旦却在突然之间将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这打乱了太平公主所有的计划,令她措手不及。
经过重新部署,太平公主图谋再次发动政变。
她与许多的大臣相勾结,并联合御林军,意欲起兵夺权,并开始计划在李隆基的饮食中下毒药。
太平公主不知道的是,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李隆基所获悉。
在李隆基知道了太平公主的计划后,他决定先发制人。
他先围困公主府,再率领三百余人,将太平公主的亲信全部擒获和射杀。
太平公主在不得已之下,逃入佛寺躲避,不久就返回了府中。
李旦亲自出面为太平公主求情,但李隆基决意赐死了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