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065-33 车间安全教育培训讲义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国家、企业安全生产遵循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劳动者的职责1、严格遵守公司、车间规章制度和班组管理条例。

2、服从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

3、熟悉岗位流程,熟悉操作细节。

4、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5、要认真的做好每一项记录。

6、交接班时要认真检查本岗位的各项情况。

7、按时巡检,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上报8、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

9、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工具等。

10、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11、发生异常事故时要及时如实地向班组长汇报,保护现场并作好详细记录。

12、对岗位商业秘密及其它非共享资源要保密,不得随意向外人泄露。

13、对公司的物资财产在本区域本岗位的流通负有安全义务,确保不发生意外。

14、按时参加公司及车间举行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生产例会等。

三、我国为减少人为事故而采取的,在作业中作业人员的一个互相监督原则为,“四不伤害”: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被别人伤害4.保证他人不受伤害四、做到“三不违”:不违规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反劳动纪律五、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安全色:红、蓝、黄、绿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

如禁止通行标志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

如当心有毒有害气体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

如必须携带矿灯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如通行标志六、劳动者工伤的认定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5.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7.患职业病的。

七、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况: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八安全常识基本知识点1. 生产操作人员四懂:懂设备构造,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用途,懂工艺原理2. 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事故3. 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4. 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5. 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6. 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7. 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8. 停机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9. 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得登高作业10. 操作的六严格:严格交接班制度;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操作法规,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规定11. 危险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性质,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12. 除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外,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13. “四不放过”事故处理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14. 燃烧的三要素为可燃物、助燃物、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温度。

15.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或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度,斜度上方及附近有坑、池、罐和传动机械等易伤人地段作业,均视为高处作业。

16. 在易散发有害、有毒气体上方的厂房、塔、罐上部施工,应禁止放空,同时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站在上风侧,佩戴防毒面并派专人监护。

17. 直接攀登高塔、平台、栏杆必须在作业前严格检验是否牢固,作业完毕及时撤离。

严禁作业人员依、靠、坐在栏杆及脚手架护栏上休息。

18. 皮肤被化学品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

19、进行接触腐蚀性液体操作时,应该戴橡胶手套。

20、有人低压触电时先脱离电源,再接触伤者。

21、出现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当向上风方向疏散车间常见物质的性质、防护和处理一:氢气1、性质、5 Z% q( v8 b+ O氢气的垂直漂浮性:氢气的密度小,当室内的氢气设备发生泄漏溢出的氢气,会升至屋顶死角处聚集不散,下面的门窗通风不宜将它驱散。

氢气的积聚增加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性,氢气可使人肺部缺氧,浓度达75%即可使人致死。

8 t3 r& ]7 w% r5 _' V. ]2 P6 U& S氢气的爆炸极限宽:爆炸极限为4.1~74.2v%,氢气在很稀薄的情况下,也能发生爆炸。

# G& U2 e* `4 q/ L/ G氢气的爆炸威力大:具有易燃易爆,燃烧温度高,爆炸威力大等特点。

2 z7 k3 W, z( ~) e. U' T2、氢气的泄漏处理及防护* {2 t2 c4 v7 k# E: T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气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使用。

S3、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5 r* @0 V, s/ F& X防护措施:一般不许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作业场所,必须有人监护。

二:氯化氢1、氯化氢气体性质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的无色气体2、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用碱液-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放,从加工过程的废气中回收氯化氢。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三:甲苯1:、性质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

2、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有大量甲苯洒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砂土、泥块阴断液体的蔓延;如倾倒在水里,应立即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或用围栏阴断甲苯的蔓延扩散;如甲苯洒在土壤里,应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任其挥发。

事故现场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

3、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四:醋酐1、性质无色透明液体,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最好不用水处理,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3、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