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试题】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绍兴市上虞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徜徉在这风光秀美的两岸景观带,抬头看去,到处是蓊蓊郁郁的现代园囿.(yóu),小径遍布其中,还有若有若无的雾气氤氲.(yūn),仿佛进入了一处人间胜境。

B.“见字如面”这个节目没有绚烂的舞台背景,没有身世煊.(xuān)赫的嘉宾,节目只关注文字本身,努力挖掘其背后的情感和故事,给观众一种煦.(xù)暖的安慰。

C.在这部新上映的电影中,她的演技获得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在面对敌人咄咄.(duó)逼人地盘问时,她在下意识脚步趔趄.(qie),展现了年青演员的深厚表演功底。

D.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获得了大家的啧啧.(zé)称赞,这精神是一种积贮.(chǔ)着的震撼力量,是一种与世俗暄嚣的声音截然相反的人生内涵,值得所有人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闽南人一步步构建起精神和生命的框架。

(甲)就像一棵树、一条河、一座山枝枝蔓蔓,起起伏伏,慢慢生成,呈现此状,而非彼状,定是漫长的时光和数不清的事物共同成就的。

生命的过程饱含着某种嘱托,闽南人带着虔诚的信仰坦然接纳..时空,不与无常对抗,从而孕育出深广的慈心佛性,让生活既充满俗世的欢愉,又超越了生活的表象。

(乙)在闽南,每家每户最华彩粲然的地方,即:供奉佛像、神龛祖宗灵位的厅堂。

条件稍好的人家则会辟出一间静室当佛堂。

小时候,我们同宗几户人家聚居于一座古大厝,泼猴般顽劣的我们从祖厝厅堂前过,却不敢造次,必得屏息..,步若轻云。

村庄里上了年纪..敛声的老阿婆大都长年吃斋礼佛,大抵是尝遍一生的甘苦后终于与命运和解,通过倾尽所有的供奉把有生之年的悲怆交由菩萨去摆平,从而获得一种坦然。

(丙)他们的日常生活,难道不是自然地带着宗教的虔诚?山风鼓荡,海涛涨涌,琴瑟和鸣,皆若妙法禅音,渗入百姓生活的细节里。

不动声色的阳光,气定神闲....的晚风,都是法器,都是梵语。

尘世的好不在发达荣耀,而在于..草木的枯荣和时序的更迭里,在于人与万物无可名状的保特与投契。

2.文段中的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接纳B.屏息敛声C.气定神闲D.在于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份典籍的发现,说明了任何文化都有根,根脉里都藏着人类为生活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明的进程和文化的起源,都是人类珍贵的遗产。

B.源于大自然馈赠的黄酒,记录着金戈铁马的风云岁月,激发了文人雅士的豪放激情,见证过大国外交的高光时刻,滋润着百姓惬意的市井生活。

C.顺丰集团宣布,今年将努力把集团“中国速度”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通过进一步增加直送专机、加开大量海外仓,服务遍布全球的消费者。

D.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发现,大量食用腌渍类肉类会增加人类患某种癌症的风险,相反,多吃水果、蔬菜和新鲜肉制品对身体颇有益。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3分)《时间望着我》《路人甲或小说家》《虚构家族》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敏二十余年来非虚构作品的首次完整结集,据悉,这三册非虚构文本均由鲁敏个人亲自编选,从“我读”“我写”到“我说”,揭示了一个“70后”代表作家的文化滋养和创作经验。

《路人甲或小说家》这本集子收录了她与何平的对谈。

在何平看来,鲁敏是“70后”这个年龄段里最具潜力的作家之一。

“就像跑马拉松,①,她在‘70后’作家里入场不早,但她的短篇很快就引起了很大反响,到了近几年,她的长篇《六人晚餐》《奔月》都成为这个群体里特别优秀的作品。

”鲁敏曾说:“这些年来,总在小说里替我那些虚拟人物诉说,诉说别人的世界、别人的空间、别人的时间。

②,交待我写作20多年来在各个方面的所思所想,所得到的,所失去的,我觉得它也许会对一部分人有一定的阅读意义吧。

即使沙哑,也是真嗓子。

”这些所思所想,被鲁敏放在了随笔集《时间望着我》里。

罗拉拉评价说,“我是记者,采访过很多人,不少人会要求把采访里有伤体面的内容删掉。

鲁敏在这本随笔集里有着非凡的勇气,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遇到过窘迫的事,但恰恰是那些事给了我们非常深刻的记忆,就是痛和甜夹杂在一起的记忆。

所以,③,我非常感动。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6分)材料:《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200020062010201120122013中国对中亚出口额(亿美元)7.752.3165.3185.8213232.3中国对中亚进口额(亿美元)6.535135.8210.2246.4270.3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为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伙伴关系。

(1)依据材料,可得出哪几个结论?(只写2条即可)(2分)(2)结合材料数据与所得结论,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评论性文字。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材料一:据最新消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李洱《应物兄》获奖。

这几部作品都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书写对象囊括古今,既有民间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有知识分子在象牙塔内外的众生相。

每届茅盾文学奖公布前后,都会引起文学圈内外的一阵喧哗,媒体与出版圈也做足了准备,舆论场上各种争鸣之声也随之兴起。

众所周知,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设立的文学奖项,旨在鼓励中国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获奖者基本都会被纳入当代文学的“著名作家”行列,获奖作品也会进入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序列,并经过传媒出版的作用,这些作家作品会被更多文学圈之外的人所熟知。

事实上,在纯文学不断被唱衰的现实形势下,很少有茅盾文学奖这样的“文坛大事”能引起外界的关注,这也赋予它更多非纯文学层面的意味。

(摘自《凤凰新闻》)材料二:茅盾文学奖作家分布地图(近几年茅奖作家分布图,出自张石欣《谁动了茅盾文学奖的蛋糕》)材料三:对于茅盾文学奖存在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不少读者也提出了质疑,认为商业介入文学并对文学构成负面影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此影响背后隐含的不安是,谁关心评奖?谁关心作品?近年来评奖前后出现的波澜、责难和遗憾,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作品之外,种种因素令每次评选结果都摆脱不了人为活动的痕迹,这也使得茅盾文学奖的公正性受到挑战。

而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奖”,却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诺贝尔文学奖”有严格公开的评选程序和提名、筛选过程。

通常每年推荐候选人有1000—2000人,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评选工作,不能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人们对茅盾文学奖的期待同样如此,那就是公正透明,坚守文学精神,承载文化使命,而非一味“平衡”,考虑各种因素,各种关系,让一些平庸之作顶着“茅盾文学奖”的桂冠,如此用不了几届,“茅盾文学奖”的精神价值和品牌价值都将受到损毁。

(摘自《新时代文学的出路》)材料四:从文学史的脉络看,上世纪80年代中短篇小说成就突出,但长篇小说的大规模崛起,还要等到90年代后。

虽然不少作家在上世纪90年代后放弃了对革命叙事的追求,但宏大叙事成为90年代不少作家坚持的路径,这可能并不是所谓“去政治化的政治”层面上的考虑,而是文学发展内部规律演进的结果。

经过80年代各种文学实验后,短促的文本叙事已经无法承担更多深入的书写,莫言、贾平凹、余华等作家都在90年代后呈现出“长篇现实主义转向”的特征,《生死疲劳》《废都》《许三观卖血记》等一大批经典作品诞生。

因此,即便排除官方话语对文学形式的引导,由这一批占据纯文学话语权的经典作家形成的书写路径——现实主义与时代性、史诗性也成为茅奖的评选标准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茅奖的作品及其评选机制,正是在上述官方引导与经典作家作品的影响下,不断模仿与创新的结果。

法国思想家布迪厄曾用“场域”的理论分析各种文化现象,事实上,在中国当代的文化场域上,资本与权力扮演的角色同样关键。

评出茅奖作品,既是当代文学初步经典化的轨迹,也是文学场域中各种话语权相互博弈的过程。

评奖的过程,不只是一个纯文学意味上的活动,也是一个“文化政治学意义上的实践”,通过对茅奖作品的征集、确立、发布以及之后的研究、争鸣,官方的文学机构对文学场域发挥着了解、调控的作用,而普通读者的态度,也会被当成某种舆论态势,其中混杂的知识界内外的立场,往往也会被当成一种可以分析的文化现象。

(摘自王潇祥《冷眼看文学奖》)7.下列不属于“茅盾文学奖”揭晓后引起喧哗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A.一些平庸作品的获奖,冲淡了奖项本身的公正性和原则性。

B.商业运作模式介入,使得奖项设立本身的初衷受到了影响。

C.塑造各种现实主义人物,诠释当代文学初步经典化的轨迹。

D.占据话语权的经典作家形成的书写路径成为奖项评选标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茅盾文学奖的设立,秉承了茅盾先生鼓励中国优秀长篇小说创作的遗愿,但在评选过程中,不乏各种外部因素的介入,赋予其不少非纯文学层面的意味。

B.从近年茅奖获奖情况看,获奖作家不少出自江浙沪等沿海省份,中部省份主要集中在陕豫川等,广袤的西北部省份几近空白,体现了地域差异的不平衡。

C.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一般被认定为当代著名作家,那些获奖作品,经过官方引导与传媒出版的作用,很快为大众耳熟能详,进入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序列。

D.茅奖作品评选,既有当代文学初步经典化的轨迹,也有文学场域中各种话语权的相互博弈,这种现象,可以用法国思想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解释。

9.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出让茅盾文学奖保持生命力的措施。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安乐居汪曾祺①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不卖米饭炒菜,主食是包子、花卷。

每天卖得不少,一半是附近的居民买回去的。

这家饭馆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

这家的酒只有一毛三分一两的。

北京人喝酒,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喝一毛三的是一个层次,喝二锅头的是一个层次,喝红粮大曲、华灯大曲乃至衡水老白干的是一个层次,喝八大名酒是高层次,喝茅台的是最高层次。

安乐居的“酒座”大都是属于一毛三层次,即最低层次的。

他们有时也喝二锅头,但对二锅头颇有意见,觉得还不如一毛三的。

一毛三他们喝“服”了,觉得喝起来“顺”。

他们有人甚至觉得大曲的味道不能容忍。

②酒菜不少。

煮花生豆、炸花生豆。

暴腌鸡子。

拌粉皮。

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

也有时卖烧鸡、酱鸭,切块。

最受欢迎的是兔头。

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