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税守则——原产地规则.doc

关税守则——原产地规则.doc

一、原产地规则的起源
原产地规则是确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国的标准和方法,是确定货物适用关税税率的重要依据。

国际上对货物原产地的规定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货物给予普遍的关税优惠待遇,即实行普惠制以后产生的,也可以说,原产地规则是在实行普惠制的基础上确立的。

普惠制又称为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这项制度从1968年联合国第二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普惠制决议起宣告建立,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近30年。

目前世界上已有1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享受普惠制待遇,给惠国达到29个,主要是欧盟15国和瑞士、挪威、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日本、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其中除美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外,其他25个给惠国都给予了中国最惠国待遇。

普惠制具体实施方案由各给惠国分别制定,给惠商品的范围主要是列入给惠商品清单的工业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和少量的农产品,而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一般为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受惠国家和地区限于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体范围由各给惠国自行确定。

由于普惠制优惠幅度较大,范围较广,为了确保普惠制待遇只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制造的产品,各给惠国都把确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国作为海关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别制定了确定货物原产地的规定。

随着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
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生产分工也越来越细,跨国生产制造产品的越来越多,有的产品甚至经过多个国家的生产加工才最终完成。

这就使得确定货物原产地的依据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制订出明确的、能够普遍适用的标准。

为了协调统一各国的原产地规定,1973年5月,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了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的国际公约《京都公约》,其中三个附约专门对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证书做出规定。

这些附约的规定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本国原产地规则的参考依据。

二、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
原产地规则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原产地标准、直接运输规则和原产地证书。

(一)原产地标准
原产地标准指确认货物生产于何地的标准,主要有两项基本标准。

第一项基本标准为完全在一国生产的标准,这项标准适用于完全在受惠国生产的产品,而含有外国原材料、零部件的货物,不适用这一标准。

完全在一国生产的货物主要有十类
(1)从一国的土地、领域内或从其海底采集的矿物;
(2)在一国收获或采用的植物产品;
(3)在一国出生或饲养的活动物;
(4)从一国的活动物所取得的产品;
(5)在一国狩猎或捕捞所得的产品;
(6)从事海洋渔业所得的产品以及由某国船只在海上取得的其他产品;
(7)由一国的加工船利用上项所列各产品加工所得的产品;
(8)如某国对海底及其底土拥有单独开采的权力,该国从领海以外的海底或底土中采得的产品;
(9)在一国收集并只适于回收其原料用的废旧物品和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碎料;
(10)由一国仅利用上述第(1)至(9)项所列的各种本国产物所生产的产品。

第二项基本标准是实质性改变标准,它是指进口原料或部件在受惠国经过实质性改变而成为另一种不同性质的商品,受惠国才能作为该商品的原产国。

这一标准适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与了生产或加工的货物。

采用实质性改变标准来确定货物原产地,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1)改变税号法,即货物经某国生产后其税则归类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税号,就应以该国为货物的原产地。

(2)列出加工程度表法,即产品在某国生产时必须达到加工程度表所列要求,才能视该国为货物的原产地。

(3)从价百分比法,即产品在某国进行加工生产所增加的
价值相当于或超过规定的百分比率时,即将该国视为货物的原产地。

1
2
3
关天建立图书管理制度的提案(1)1 关于建立图书管理制度的提案
一、目的:
1、提高公司员工的修养,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

2、规范公司图书管理流程。

二、适用范围:
1、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范围。

1、图书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培训部)
A、采购工作管理职责
(1)、图书资料采购由培训部门统一管理。

(2)、采购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图书出版动态。

(3)、经常与书店取得联系,每月不得小于一次去书店浏览。

(4)、管理人员要熟悉本图书室图书收藏情况,要正确处理好基础书籍、重点书籍和一般书籍的关系。

(5)、采购人员要及时根据图书信息反馈表作出购进计划,交由领导审核批准后购进相关书籍和物资,以满足业务需要和读者的阅读需求。

(6)、购进图书及杂志应及时分类、登录、编目上架,建立管理档案和公司图书公章。

(7)、采购人员订购书目情况要复印留底,以备清查;验收帐目要清楚,选购情况亦应记录清楚,以备清查。

B、图书管理员职责:
(1)、管理员须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所有图书应编制目录卡以供员工查阅。

(2)、每天上午桌椅摆放要整齐,要保持阅览室干净卫生,桌椅要干净无灰尘。

(3)、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好阅览室秩序,保持安静。

(4)、室内禁止吸烟、吃东西,不准随地吐痰和扔纸屑。

(5)、报纸、期刊要及时上架,下架,报纸每月装订一次,期刊半年装订一次。

装订要整齐、有序,要防止把文字装订进去让读者无法阅读。

(6)、下班前须关好水、电、门窗。

(7)、管理员违反本制度而造成的损失或不良影响须负直接责任。

2、其他部门
(1)、普通员工要购买图书前,须经过主任经理。

由主任经理报备培训部,培训部发放登记表填写后由培训部统一购买,特殊情况由普通员工先行购买。

(2)、主任经理购买图书须报备培训部,培训部发放登记表填写,后由培训部统一购买,特殊情况由主任经理先行购买。

备注:特殊情况(在外出差,图书急用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内容:
1、图书报销流程:
(1)、到财务部领费结帐单,后向培训部经理和总经理签字。

(2)、到财务部领凭证粘存单,用途:粘贴发票、报销单据、图书明细。

(报销单据指车费等……、图书明细指购买图书的目录)。

(3)、每周星期五下午向财务部统一报销。

(其余时间不予授理)。

2、注意事项:
(1)、本室系公司内部图书室,主要备有与业务相关读物、期刊、报纸、工具书及各类光碟等物资。

为免造成损失,读者必须持国房网员工工作牌借阅图书,出室外时凭工作牌办理外借手
续。

(2)、工作牌只限本人使用,各部门经理及主管每人可借阅图书或杂志两本,普通员工每人限借一本。

(3)、借阅图书时间限每周三上午10:00——12:00,下午16:00——17:30;其他时间既不授理。

(4)、所借图书每次借期不得超过五天,五天后未阅完可续借,续借不得超过两次,如有特殊情况应向管理员说明,过期不还,停止借阅权限一个月并予以处罚。

每超时一天罚款五元(从工资中扣除),依次累加。

(5)、一具书、地图、内部图书、光碟等不许外借。

(6)、借阅图书须登记借阅人、书名、日期、部门(返回时也须登记以上各项)。

(7)、取书时如发现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说明并登记,借阅时请爱护书刊资料,保持书刊整洁,不得批划、污损、遗失、撕毁,违
者按本图书室规定赔偿。

(8)、不得在书籍上圈点,批划,污损或遗失,一经发现,停止借阅权一个月。

(9)、如遇特殊情况,图书管理员有权收回所有借出的图书。

(10)、爱护书籍,保持书籍完整性是每个员工应尽的职责。

本公司图书的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办法办理。

(11)、凡丢失或严重损坏的书籍,应以同版本赔偿。

如果无法购回则按以下方法赔偿:
A、一般书籍、基础书籍按原价赔偿,重点书籍按价的两倍赔偿;
B、凡成套图书,不论丢失或损失一册还是数册均按原套书籍原价赔偿。

备注:如以同版本赔偿,原被损坏的书刊退给赔偿者,若是赔款则不退书刊。

(12)、每两个月培训部都不得会对现有的图书进行审查。

行政部培训部
2005年元月11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