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doc

电场电场强度教案.doc

§2 电场电场强度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了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本节主要由“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匀强电场”几部分内容组成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陌生的内容,且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进行适当启发引导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荷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定义,并能用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电场叠加及知道叠加求合场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迁移到新知识,如通过上节库仑定律理解电荷作用靠电场传递。

矢量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于电场叠加的运算。

2、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得出对有关现象的本质认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推理来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
教学难点: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1、复习导入新课,提出新课题,通过再研究上次课的演示实验出发,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设问激疑,尽量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类比释疑,对新概念的引入,尽量启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已知的相类似知识,通过类比、分析,使得抽象概念能够较顺利地建立。

4、实验分析,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使具体现象直观表达抽象概念,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扩大实验成效。

教学用具:
CAI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认识了电现象中的电荷,包括点电荷,元电荷及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点电荷?电荷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哪位同学来帮我们回顾一下? 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个作用的电力叫库仑力或静电力。

那么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怎样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电场
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提出“场”的概念。

他认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电场对A 电荷施力,电场是电荷受力的根源。

那么,什么地方有电场?
1、电荷周围存在电场。

2、电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电场是实际存在的,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形态。

3、电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电场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

[实例语言描述]
渡:电荷周围存在电场,那么把
另一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所受的电场力有什么关系呢?
(二)电场强度
场源电荷Q 形成的电场,放入一个试探电荷q ,同一电荷q
在源电荷Q 附近,不同位置处,受力有何特点?
结论:电场中不同位置,电场强弱不同。

那么如何表示一个电场不同位置的强弱呢?用什么表达更确切?刚才我们得到,试探电荷q 在不同位置受力不同,那么是否电场力就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呢?
分析:在同一位置引入不同电量的试探电荷,受力又有何结果呢?
1、在距场源Q 为r 处,分别测试q 1、q
2、……不先进电量带电荷,由
库仑定律得F 1=21r kQq ①,F 2=22r kQq ②,……,F n =2r
kQq n ③,可见同一位置不同电荷受力却不等,显然不能用试探电荷受的力的大小表示电场。

是什么使其受力不等呢?显然,不是电场本身变化了,而是不影响电场的试探电荷。

到底用什么办法来衡量电场强弱呢?
2、观察,①,②…③式中11q F =22q F =…=n n q F =2r kQ ,结果表明:比值q
F 在
电场中同一点是不变的。

比值
q F 反映了什么呢?怎么不因试探电荷q 电量及受力F 大小的影响?
3、类比回忆:物质性质的密度ρ,其定义ρ=v
m 。

同一材料ρ一定,m=ρv ,ρ一定时,v 大则m 大,v 小则m 小,而v 一定时,ρ大的,m 就大。

M 一定时,v 大的ρ小。

ρ反映了物质疏密程度,是材料本身因素决定的。

4、结论:电场某点,q F 比值一定,引入试探电荷q ′,比值q
F 大处,F ′大;比值小处F ′小,这说明比值
q F 可以反映电场某点的强弱。

总结(板书):
1、 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
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2、 公式:E=q
F 3、 单位:牛/库(N/C )或伏/米(V/m )
4、 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5、 电场强度是矢量,
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

应用:知道某点电场强度,有何用途呢?已知E ,可根据F=E ·q 确定点电荷受力。

过渡:那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利用电场强度定义及库仑定律,设
法推导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

(三)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的叠加
1、点电荷的电场
设场源电荷+Q ,试探电荷q ,
在r 处,由库仑定律F=2r
k Qq ∵E=q F =2
r kQ 如图,该点A 处,正试探电荷q 受力背离连线向外,说明正点电荷该点处电场强度方向背离场源电荷向外。

2、电场的叠加
那么如果空间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源电荷,某点电场的强弱又怎么决定呢?
类比力的合成:描述电场的电场强度是一个矢量,它们表示叠加后电场强度,遵循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如右图,不同位置P 、Q 1、Q 2各自产生电场的场强E 1、E 2,则以E 1、E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E 表示合电场强度的大小,
所指方向表示合电场也即电场强度的方向。

这是求
两点电荷产生电场某点的电场强度,据此,我们也
应该可以求任意(两个以上)个点电荷,在任意位
置处的合电场强度。

也就达到描述电场强弱及电场分
布情况的目的。

三、题例分析
例1:如图上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 1=+3.0×10-8C 和Q 2=-3.0×10-8C ,它们相距0.1m ,求电场中A 点的场强。

A 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r 相等,r=0.1m 。

解:点电荷Q 1和Q 2的电场在A 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1、E 2,方向如图。

据平行四边形定则,E 合在E 1和E 2夹角的平分线上,
且与Q 1与Q 2连线平行,
合场强大小为E=E 1cos60º+E 2cos60º=2E 1cos60º=2
2
r kQ cos60º 代入数据得E=2.7×104v/m
四、课堂教学反馈
1、课堂练习1.场电荷Q=2×10-4C ,是正点电荷:检验电荷q=2×10-5,是负电荷,它们相距r=2m 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4所示。

求:
(1)、q 受的电场力。

(2)、q 所在的B 点的场强E B .
(3)、只将q 换为q '=4×10-5C 的正点电荷,再求q '受力及B 点场强。

(4)、将受力电荷拿去后再求B 点场强。

解:(1)库仑定律:F=2r
k Qq =25
492102102109---⨯⨯⨯⨯⨯=9N 方向在A 与B 的连线上,且指向A 。

(2)由电场强度的定义:E=22r
kQ q r kQq q F ==
E=24
92
102109-⨯⨯⨯=4.5×105N/C 方向由A 指向B 。

(3)由库仑定律:F '=25
4922
104102109--⨯⨯⨯⨯⨯='r q kQ =18N 方向由A 指向B 。

E=C N r
kQ q F /105.452⨯=='' 方向由A 指向B 。

(4)因E 与q 无关,自然q=0也不会影响E 的大小与方向,所以拿走q 后场强不变。

五、课堂小结与练习
六、布置课外练习:课本P 123
2、3、4、6 七、板书、板画设计
1、定义: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跟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2、定义式:E=q F
3、单位:牛/库(N/C )或伏/米(V/m )
4、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 与试探电荷q 电量及其受力F 无关。

5、电场强度是矢量, 规定: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负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 点电荷的场强:E=2r
kQ (真空、点电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