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一必修1思想政治作业本答案

2020高一必修1思想政治作业本答案

2020高一必修1思想政治作业本答案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B2.D3.C4.B5.C6.D7.B8.A9.D10.B11.D12.B13.C14.(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是通过货币职能体现出来的,即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体现出来的。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D2.A3.A4.A5.B6.A7.B8.B9.B10.A11.B12.C13.D14.D15.B16.(1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大,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③与某种商品相关的商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2)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A2.A3.A4.B5.A6.B7.B8.B9.D10.D11.B12.C13.B14.(1)甲为贷款消费,乙为钱货两清的消费。

(2)①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

②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

这种情况还是适合攒钱消费。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6.(1)从众心理、攀比心理。

(2)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B2.A3.C4.C5.A6.B7.C8.A9.D10.B11.B12.C13.A14.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一、公司的经营二、新时代的劳动者1.A2.C3.D4.A5.C6.C7.B8.D9.A10.D11.(1)某君的劳动技能不高,就业观念落后,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就业是民生之本。

就业和再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和再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同时,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

做朋友的思想工作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介绍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告诉某君想要实现就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要求某君从主观上改变就业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B2.D3.B4.C5.A6.D7.B8.A9.A10.D11.A12.C13.C14.(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存款余额不断增加。

(2)对居民的储蓄存款不能笼统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势,坚持适度的原则。

这是因为,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储蓄存款的增加意味着这部分资金要暂时退出消费领域,会影响到消费。

如果国内有通货膨胀的情况,居民储蓄存款增多会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如果国内有通货紧缩的情况,储蓄存款增加会使居民消费萎缩,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加剧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加反映了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启动民间投资任务艰巨。

单元复习1.C2.A3.A4.A5.C6.B7.C8.A9.D10.C11.(1)表一反映了企业销售总收入逐年增加,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率增加。

表二反映了企业资产构成发生了变化,由国有资产占100%的企业发展成为国有控股企业。

(2)该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资本的运作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得到了发展。

说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D2.B3.B4.D5.B6.C7.C8.A9.A10.D11.A12.D13.A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管理。

该企业对技术人员在分配上的倾斜有利于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开发和利用新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一、国家财政1.C2.A3.C4.A5.D6.B7.C8.C9.B10.B11.A12.B13.B14.C15.A16.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征税和纳税单元复习1.C2.D3.D4.A5.B6.D7.D8.A9.B10.B11.C12.A13.(1)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确立此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2)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既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又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还有利于刺激内需、扩大消费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取消农业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央财政加大用于"三农"的支出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科教事业发展;有利于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配置资源1.C2.A3.A4.C5.C6.C7.D8.B9.D10.A11.D12.(1)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具体的交换过程中对某一具体商品的最终成交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2)开放性题目,不拟定具体答案,只要能结合相关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且言之有理即可。

(3)这是一个探究型题目,不必像其他题目一样答题。

建议:可以从市场价格形成、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陷、市场秩序和自觉遵守市场规则、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等方面进行探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C2.A3.C4.B5.B6.C7.D8.经济手段:①⑥法律手段:⑤行政手段:②③④9.A10.C11.(1)2002年到2006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2002年后有所回落,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基本呈上升趋势。

但是农村居民收入从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低于城市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2)国家通过财政、投资政策向农村倾斜,可以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对于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市场调节具有自身固有的缺陷,单纯的市场调节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两极分化。

政府必须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在保证市场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以体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1.B2.A3.D4.C5.C6.A7.A8.D9.D10.A11.B12.A13.D14.(1)传统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的区别。

(2)循环经济。

因为这种发展模式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

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它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

(3)略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面对经济全球化1.B2.C3.B4.B5.B6.B7.B8.C9.C10.B11.C12.D13.(1)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个数减少,而投资总量却在增加;实际到位外资的增长高于合同外资增长;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的增长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比重明显增加。

这表明2007年浙江省利用外资水平提高,结构更趋优化。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利用外资方面,要从浙江省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提高"走出去"的水平,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尤其是有竞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立足浙江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要利用浙江的人才、劳动力和技术优势,积极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

单元复习1.D2.B3.B4.C5.C6.C7.C8.B9.C10.(1)材料一反映了2002-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还比较低,经济增长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经济效益不高。

(2)为了解决材料一的问题,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可以说材料二正是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的应对之策。

(3)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具体说,主要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等。

综合练习一1.A2.B3.D4.B5.C6.A7.C8.D9.A10.D11.B12.B13.A14.B15.A16.C1 7.C18.D19.C20.(1)图一表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也逐年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