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毕业设计(论文)大纲格式样本2、毕业论文大纲实例样本专业(学科)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系(部):专业:学时数或周数:学分数:大纲主撰人:编写日期: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性质2.目的3.任务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包括选题、调研、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论文撰写等)1.内容要求2.选题要求3.调研要求4.方案要求5.撰写要求三、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1.答辩程序及方式2.成绩评定方式及要求四、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与要求1.组织领导2.工作职责3.管理要求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六、其它物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系(部):物电系专业:物理学学时数或周数:8周,每周18学时学分数:8大纲主撰人:李杨编写日期:2005年12月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毕业论文是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学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处理各类实际问题的创造能力。
通过毕业论文,主要任务是让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通用知识和能力1)工作责任心、事业心;2)资料收集、文献查询、文献资料总结能力3)工作计划和组织能力;4)理论分析能力,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5)写作能力6)计算机运用能力7)外文阅读与翻译能力8)与人合作、相互交流能力9)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2、专业知识和能力1)具有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3)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4)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教学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毕业论文的教学,能够较好地实现上述很多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课程。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毕业论文的内容包括选题、查找资料、列协作提纲、绘图、文章撰写、外文翻译等。
1、选题论文选题要求符合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要与科研、实际相结合,难易程度要合适,工作量要考虑在五周内完成。
毕业论文题目相关内容:①与中学物理教学法有关的课题;②物理实验研究类题目;③普通物理和中学物理中疑难问题的研究;④计算机辅助物理教育问题研究;⑤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研究;⑥电化教育技术方面的问题研究;⑦其它与物理学专业有关的课题研究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定相应的论文题目研究。
2、检索资料1)训练学生学会检索、查阅文献资料的目录,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简介,找出自己所需用的参考资料。
2)要认真阅读3)要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等4)要把材料归纳,预备查找,参考等。
3、论文撰写1)拟定提纲在正式撰写论文前,首先要理清思路,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所分层次,并列出协作提纲。
2)撰写正文首先要打草稿,撰写时内容力求做到具有创新性、准确性、客观性、实用性及可读性。
文字叙述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开门见山,重点突出,尊重科学,如实评述。
论文结构要严谨、逻辑要严密。
草稿写完后要修改变,并交指导老师审阅、指导,再进行适当修改,如此反复多次。
论文定稿后交指导教师审阅,论文中牵涉到图表要规范。
4、论文答辩经指导教师评审,由系里组织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由自述、提问与回答、成绩评定等环节构成。
5、外文翻译为了训练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耍求每个毕业生都能够检索和阅读相关的科技外文资料,并能够翻译毕业论文的题目、摘要及关键词。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1、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组织并领导答辩小组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2)审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2、答辩小组的主要职责:(1)答辩前阅读有关毕业设计资料,了解学生毕业论文内容及指导教师评语;(2)需事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问题,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3)认真听取学生在答辩中的陈述和对问题的回答;(4)依据评分标准初步给定毕业论文成绩。
3、答辩日期和地点由答辩委员会在一周前向学生正式公布,同时报送教务处,以便组织院有关人员参加、检查答辩工作。
4、答辩程序:(1)学生陈述(约10分钟)(2)答辩小组提出问题(3)学生回答(4)答辩小组总评分。
每位学生答辩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5、答辩评分标准应从四个方面综合考虑:(1)论文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2)论文的质量、价值及有无创造性;(3)答辩中自述和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4)工作态度。
评分具体标准详细见经管学院《毕业论文成绩评分表》。
6、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必须从严掌握。
严格按照分阶段评分进行,无前一阶段成绩,不得进入下一阶段评分。
答辩不通过,总成绩不能评为合格。
最后以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分登记入册,优秀率一般不高于20%。
系级优秀论文再经院答辩工作委员会审定,评出10%为院级优秀论文。
学院对院级优秀论文予以表彰,并日后编订成册。
7、毕业论文不能免修、缓修、只能重做。
8、论文评语的参考标准90-100分:观点明确,观点有创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材料充分,论证透彻,方法得当,叙述准确,语言流畅。
80-89分: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材料充分,论证透彻,方法得当,叙述准确,语言流畅,观点明确并有创新,但其他方面有较明显的缺陷。
70-79分:观点较明确,思路较清晰,结构较合理,逻辑性较强,材料较充分,论证较透彻,方法较得当,叙述较明确,语言较流畅。
观点明确并有创新,但其他方面有明显的缺陷,观点明确,但其他方面有较明显的缺陷。
60-69分:观点较明确,思路较清晰,结构较合理,逻辑性较强,材料欠充分,论证欠透彻,方法单一,叙述欠准确,语言欠流畅。
59分以下:核心观点抄袭或文章主体抄袭;或论文基本观点不明确;或论文逻辑结构与论文观点不相符;或论文核心内容有常识性错误。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与要求1、系(部)主要职责:系(部)作为直接组织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学校、学院关于毕业论文的管理规定;(2)结合本专业系(部)实际情况,拟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3)组织课题并组织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保证课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同本专业、本学科内容密切相关,在专业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意义,注重反映行政管理领域内的实际问题。
(4)提出指导教师名单,对导师提出毕业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5)召开学生大会,向学生提出毕业论文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必要的动员工作。
(6)监控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定期检查毕业论文工作各阶段的进度及质量,检查督促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与指导。
(7)负责向学院定期汇报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并接受必要的检查。
(8)组织答辩小组,确定组长,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
(9)收集、整理、保存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关资料;整理有关资料归档。
(10)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2、指导教师主要工作职责:(1)提出课题以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在大课题之下,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每位指导学生所做子课题。
(3)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提出毕业具体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和社会调查内容,审定学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
(4)采用各种方式(包括互联网方式)监督、检查、考核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耐心指导、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每周集中指导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4学时。
对毕业论文各个环节要有跟踪指导、检查的记录及改进措施。
(5)指导并做好学生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批阅工作。
(6)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并写出评语。
(7)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
(8)对指导工作进行总结,按要求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报告书。
3.评阅教师主要工作职责:(1)认真评阅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成果。
(2)按照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实事求是地给每个学生写出书面评语和评分。
(3)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4)参加系(部)毕业论文工作总结4、毕业论文指导(1)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每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不超过5篇。
(2)指导教师的指导学校要安排指导场所,指导教师要保证指导时间,每周不得少于6小时。
指导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审阅毕业论文的草稿,准确指出错误及不当之处,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3)学生工作落度学生要认真钻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独立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不出现抄袭等现象。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第七学期第10周:由系部组织各指导教师填写《课题申报表》。
交由系部、学院审核,经学院审定批准后确定毕业论文课题,第七学期11-12周:由学生自由选择课题及指导老师,并在导师指导之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下达课题任务书。
学生人手一份。
第七学期13-18周:学生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第八学期第5周:完成外文翻译;完成论文初稿;第八学期第6—8周:完成第一修改稿;第八学期第9—10周:完成第二修改稿;第八学期第11-13周:将修改稿交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形式审查,通过后定稿并装订成册,交由指导教师、非指导教师评阅。
第八学期第14-15周:毕业论文答辩第八学期第16周:上报优秀论文和优秀指导老师推荐名单。
第八学期第17周:所有毕业论文资料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