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媒介产业与全球化

第1章媒介产业与全球化




(三)媒介是营利产业 作为营利产业的媒介, 其商品化的过程或营销模 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将讯 息转化成商品买卖,这是 指通过直接生产媒介产品 来完成商品化的过程。

二是将受众转化成商 品买卖。这是指运用 媒介广告来完成产品 商品化的过程,在这 种情况下,受众是大 众媒介的主要商品。

三是将买卖转化成增益 过程。这是指将一个媒 介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 形式或不同的渠道销售 (传播)给消费者,或者 是指将一个媒介产品及 讯息内容转化成多重形 态的媒介产品在市场上 出售,从而谋取最大的 经济效益。
第二节 媒介产业的特点
媒介产业的双重性和兼容性,决定了它有不 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与功能。 一、生产的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实现生产要经过两个阶段:一 是把零碎散乱的数据和模糊不清的事件制作成 完整统一、清晰明确的材料—信息,这属于信 息生产和精神生产。

二是通过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将 信息印制、摄制或录制成报刊、广播电视 节目或电影,这属于媒介生产和物质生产。



(四)电子传播时代 1837年,美国人塞缪 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 台实用电报机 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 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 华盛顿到巴尔的摩发出 世界上第一封电报:上 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




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 电话 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发 明无线电;法国卢米埃尔兄 弟发明了电影 1920年,美国诞生第一家广 播电台 1936年,英国第一家电视台

2.媒介管理的开放性。

默多克

从澳大利亚一份小报《新闻报》起家的默多克新 闻集团,经营范围涉及杂志、广播电视、出版、电影 、计算机光盘制作、数字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互联 网开发等领域,目前,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总资产已达 440亿美元,年收人达140亿美元。集团在全球52个国 家拥有789个企业,其中包括英国《泰晤士报》、美 国《纽约时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在内的 132家报纸,其电波已经覆盖了全球面积的1/3和全球 人口的2/3。


(五)网络传播时代 1969年,阿帕网在美国诞生 1991年,万维网出现 1995年,互联网进入商业运用阶段 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 操作性的特点



二、大众媒介的特性 传播是一种相当特殊的、 十分强大的商品,因为它 除了能生产剩余价值外, 还制造了符号和形象,其 意义能够塑造人们的意识。 ——文森特·莫斯可
(1)抓紧培养熟悉世贸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 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高级媒介管理人才;(2)抓紧培 养熟悉多国文化、掌握多种语言的传播人才;(3)抓紧 培养既懂新闻传播又懂媒介管理、既懂法律法规又懂 金融财会的复合型媒介人才;(4)抓紧培养既懂计算机 网络又懂新闻业务的网络传播人才;(5)抓紧培养和 造就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 名记者、名编辑、名策划.、名主持人等专门人才。


第四,中国媒介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 1.经济实力不强 2.媒介成分单纯 3.经营结构单一 4.资金分配失衡
资金支出的结构为:工资与福利占27 %,建设房产或 改善办公环境占25%,更新媒介技术设备占18%,而用 于媒介内容的只占12%,用于经营活动(广告或发行) 的只占10%。
第一章 媒介产业与全球化
第一节 大众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一、大众媒介的 历史进程 口语之前: 洞窟壁画、 仰韶陶器、 结绳、 狼烟等


(一)口语传播时代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 第一次媒介革命的直 接推动力,也是猿与 人的分界线,使人类 彻底摆脱了动物状态。 局限性:时空限制


第三节媒介产业的全球化


一、媒介全球化与媒介竞争力 媒介全球化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 动进行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于本地范围 内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媒 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媒 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



媒介全球化带来了一系 列变革: 1.媒介经营的跨国性。
美国的《读者文摘》以 19种语言发行,它的48种 国际版本发行量达到2800 万份,远远超过它在美国 国内的480万份的发行量。


媒介在传播活动中既 反映社会又影响社会, 既有公益性质又有商业 特点,既依靠传播科技 又依赖人的素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 景下,媒介产业应是公 共产业、信息产业和营 利产业的综合体。



(一)媒介是公共产业 大众传播媒介(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广 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厂)与文化、教育、卫生、 体育等单位一样,属于公益事业和公共产业。 作为公共产业的媒介,除了要履行告知功 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等组织层 面上的专业功能之外,还必须发挥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社会层面上 的公共功能。

其次,媒介业 将生产、编辑的 25%的广告信息和 75%的社会信息的 媒介产品再卖给 广大受众,使受 众得以满足信息 需求。

面对影视剧插播广告,你会怎么做?

媒介销售给受众的是信息,而销 售给广告商的是受众以及受众对广告 信息的视觉和听觉注意力。



四、消费的特点 物质食品具有消费的独占性、损耗性和 有限性等特点。 媒介产品的消费是精神的视听的享受;消 费质量依赖文化程度;消费过程构成了一个 通过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进行复杂的接收、 认知、翻译并把符号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二)文字传播时 代 约公元前4000年古 埃及出现图形文字 约公元前3500年中 国殷王朝出现甲骨 文 约公元前1700年波 斯湾出现楔形文字

文字的出现先,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 的广阔性上实现了对语言的真正超越。


(三)印刷传播时代 105年,东汉蔡伦制造出植物纤维纸 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 1045年,胶泥宋代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宣告了大众传播 时代即将到来 大批量发行的报纸,开始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 并且把平民带入了文化对话

5.媒介体制存在缺陷

6.政府职能存在问题


三、中国媒介走向全球化 的对策与举措 (一)参与媒介全球化进 程,争取媒介全球化权益 。
《泰囧》在北美第一天票房只 有9100美金,上映首日在美国 华语电影票房排名第一的影院 里,20点黄金场只有15个人。


(二)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媒介 人才。

作为公共产业的媒介,必须坚持为大众服 务,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


1.公益性

2.真实性

3.新鲜性 4.有用性



(二)媒介产业是信息产业 大众传播媒介既不生产粮食,也不制 造机器,其“产出物都是信息,投入物大部 分也是信息,售出物更是信息”。媒介产业 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性信息。 没有信息的投人与产出,就没有媒介产业, 也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3.时间管理的快捷性

4.经营地点的全球性

5.媒介竟争的激烈性

二、中国媒介走向全球化的现状 首先,中国正在逐步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
其次,转变政府职能已初见成效。



第三,中国媒介在全球化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1.规模巨大的受众市场 2.低廉巨量的智力资源 3.层次分明的媒介体系 4.潜力无限的广告市场 5.较为先进的媒介硬件



(三)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按照媒介对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力的大小, 依次、逐步、有限制地开放电影、音像、出版、刊 物、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市场。

(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多角经营。

二、产品的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产业生产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 品:一种是由传播者在书房、办公室、编辑部生 产的信息产品,亦即比特(内容);一种是由工人 在工厂生产车间生产的负载有信息和符号的实 体产品,亦即原子(报刊、书籍、录像带、录音 带、CD盘、VCD光盘等)。


三、销售的特点 对于媒介产业来说,它有两种市场和两种 买主,其产品也是以两种方式进行销售。 首先,媒介业把一定的(一般为25%左右) 播出时间和刊载版面以约定的价格卖给广告 主,使广告主有了宣传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机 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