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计划的认识和课程见解

浅谈对计划的认识和课程见解

2010-2011年第二学期《企业管理》科目考查卷
浅谈对计划的认识和课程见解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这最熟悉不过的话语,大家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深入了解它呢?或者说它牵涉了哪个方面?在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但是管理,它却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同管理打交道,要么成为管理者,要么被管理着。

下面我将会浅谈下学习《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与建议。

学习了《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后,对于以前不懂得管理是什么,能管理什么,为什么管理等等疑问,现在都能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而现在,我觉得在管理这方面,最重要的莫过于它的计划。

老师在这一节课也给我们讲了不少内容,花了不少时间、精力。

就像上课这样,老师在管理着我们这些学生,而她要想管理好这班学生,她必须得有一套方法,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计划,但是在深入了解计划之前,我们还得懂得管理和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从字面上讲,就是管辖、处理的意思。

它不仅可以理解成是使生产转动的一个条件,即没有管理就没有生产,是一种生产力;还可以说它是一种职权系统。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德鲁克对管理就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

他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因此它有其技能、工具、技术;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到处均可运用的系统化知识,管理也是一种文化,它包含在价值、风格、信仰与传统之中;管理还是一种任务,它主要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所以,它是人们在认识客观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它属于软科学,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

而管理学呢,则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理解这两个定义后,对于管理的职能,我们也跟随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

管理有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和控制。

而我要谈谈的就是计划了。

计划,它处于四大基本职能的第一位,尤其可见它是尤为重要的。

因为计划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组织预期目标和行动方案所做出的选择和具体安排。

简单地说,计划涵盖了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它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可以说离开了计划,其他管理职能就无法行使。

比如说,我们要进行一次大学生义务支教。

如果我们预先没有决定的行动方案,对所采取的行动没有规划地安排。

那后果必定会是混乱一片的。

因为人员没有分配好,谁负责哪个班,谁负责教哪一科,谁又能做领导者等等。

这些都没有的话,那就更不用说如何教学生,如何做好本份工作了。

其中,决策便是计划职能的中心了。

它是管理者为了取得预期的结果,在对管理规律认识和对管理对象有关信息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与采取活动方案的过程。

计划则是决策的具体化,它预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和谁去做。

那计划的性质是什么呢?它包括了计划的目标性、先导性、普遍性和效益性。

首先,计划工作致力于企业的目的或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要合理地
确定目标,而且不能盲目地行动。

其次,在明确了目标后,我们便要对人员进行适当的配备。

再者,计划工作会普及到组织中的每个成员。

尽管他们所拥有的职权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会从事计划工作中的不同环节。

最后,我们在进行计划工作时,还要讲求效益。

它不但包括个人、集体的利益关系,还包括了其工作满意度等评价标准。

而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计划呢?它重要在哪里?计划活动连接可能与现实、今天与明天、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尽管计划不是万能的,它随时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受干扰,但如果没有了它,结局就会是听天由命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便道出了这含义。

计划的意义在于:它是管理活动的依据;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是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

例如,国家要根据五年计划安排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组织要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各月的生产任务,并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等。

计划的类型很多,这是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计划在不同情况下的特性和作用而进行分类的。

其中有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功能计划和综合性计划等等。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便是短期计划,还有今年“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到的“幸福中国”则是一个长期计划,还有我们所进行的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它包括了我们在短期内、中期和长期的计划,对我们未来的就业设定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对于不同的计划,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我们能把计划进行不同的方法。

比如网络计划法,它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利用所形成的网络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去完成既定的目标或任务。

正如老师所举的炒菜例子。

它一般会经过洗菜、切菜和炒菜三个程序,而每个程序都会对应着一个时间。

所以网络图也是工序流程图。

它是由作业、事项和路径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作业是指任何劳动过程或消耗时间和资源的行动;事项呢,则是两项作业的连接点,标志着一项作业或多项作业的开始或结束,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仅仅表示作业发生变化的瞬时状态;路径则是指从始点开始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为止的一条通道。

作为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它不仅是运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系统工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还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科研和日常行政工作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它的一个不好地方就是计划编制的工作量较大。

对计划的认识,除了上述内容,还有它的目标管理、战略计划、项目计划等,只是我觉得这一章书,首先先要懂得以上的内容才能继续深入了解。

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建议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有计划地教。

因为对于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新鲜感是比较强的。

如果老师的第一节课没有上好,学生就会对此失去兴趣了。

所以,老师在上这门课之前,规划好一个教课计划,对学生、老师都有好处。

学生听得有趣,老师肯定也开心的!
第二、有计划地学。

老师要有计划地教,那我们学生也应该有计划地学习,这是对学生的要求。

每上一门新课,或者是上一节新的内容,我们要预习,或者回顾下上一节课的内容与这节课有什么样的联系。

最好还能把重点、难点找出来,以便上课得以求解。

第三、有互动地教学。

老师在讲述新概念、新内容时,最好能多举几个有趣、生动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当然可以是文字叙述的,也可以是口头表述的,还可以是一段视频等等。

还可以说些笑话。

因为毕竟对于师范生的我们,新接触的东西要想学好它,首先要对它感兴趣,有耐心地去学。

毕竟一味地讲课,对于好奇心强的我们是难以接受的。

师生间搞些互动,这还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第四、专业术语少教。

老师能普遍化地教学,不要过多地说专业术语,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能对内容更快速地吸收。

以上便是我对《现代管理学》这门课程在计划方面的一些认识与一些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