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令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令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令一、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的生命线,全力做好安全供电。

二、健全和落实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四、按定员配备生产人员,严禁未经培训、未经考试合格、未按规定持证的人员从事作业。

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预控,强化监督检查,实现闭环管控。

六、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管控,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杜绝人身死亡事故。

七、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全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生产。

八、加强设备管理,强化技术监督,做好运行维护、大修和技改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发生。

九、加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为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十、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强化预案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十一、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履行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监督。

十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开展事故事件调查,严肃责任追究和问责。

《安全生产令》释义一、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的生命线,全力做好安全供电。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和生命线,并明确了安全生产的落脚点是要全力做好安全供电。

重点把握:1.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国家提出的安全生产方针,公司要结合实际,严格贯彻落实。

2.生命线公司一号令中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作为公司的生命线,此次修订为“安全生产”是公司的生命线,进一步确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对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全力做好安全供电公司的使命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

而做好安全供电是做好电力供应的前提和保障。

二、健全和落实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要开展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工作,并明确提出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重点把握:1.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法》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公司系统长期坚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目前正在结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法》中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也就是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3.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公司系统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公司系统各单位的各级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所有员工都应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制度管理的原则要求。

重点把握: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的依据《安全生产法》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必须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编制依据。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目前,公司正在陆续印发各类安全生产一体化规章制度,在一体化管理进程中,各项管理制度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但是,作为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就要求公司系统各级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和落实。

四、按定员配备生产人员,严禁未经培训、未经考试合格、未按规定持证的人员从事作业。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生产人员必须按定员配备,以及作业人员的上岗条件。

重点把握:1.按定员配备生产人员《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明确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目前,主要关注的是部分单位生产定员不足的问题。

2.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和按规定持证《安全生产法》中规定: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规定:严禁未经安全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严禁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各单位应将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和持证上岗等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预控,强化监督检查,实现闭环管控。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思路和方法。

重点把握:1.明确了公司安全管理的风险观即把安全视为一种企业运营不可避免的风险,运用风险管理科学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对安全生产的风险进行管控。

通过有效控制和持续降低安全生产风险,达到对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实现安全风险可控在控的本质安全。

2.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应以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为载体。

通过体系的建设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和安全绩效。

3.体系建设与运转应以风险管控为主线应用风险评估与预控的方法,识别电网、设备、作业及环境与健康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4.体系要强化监督检查通过强力推行安监月度工作计划,落实安监工作标准化,全面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的分层、分级闭环管控。

六、加强作业过程安全管控,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杜绝人身死亡事故。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和开展作业过程的安全管控。

重点把握:1.作业过程安全管控《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规定:“严禁违反程序擅自压缩工期、改变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

”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也要求做好作业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工作,且要求将风险控制措施纳入作业指导书中予以实施。

2.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反“三违”工作是电力系统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落实的优良传统,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违章行为,需要进一步严厉禁止。

3.杜绝人身死亡事故杜绝人身死亡事故是公司长期坚持和希望实现的安全生产目标,也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文化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的标志,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的落脚点之一。

七、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全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生产。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的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坚决防范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

重点把握:1.加强系统运行管理,全力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电力企业要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

系统运行管理包含电网运行的各方面工作,包括调度、方式、保护、通讯、自动化、设备运行等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只有全方位的工作到位,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公司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电网风险管控工作,要认真做好电网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落实。

2.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电力安全事故对社会的影响较大,防止较大及以上电力安全事故是公司今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八、加强设备管理,强化技术监督,做好运行维护、大修和技改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发生。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的设备管理工作,坚决防范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

重点把握:1.加强设备管理,强化技术监督,做好运行维护、大修和技改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了直接经济损失造成的事故,按电监会的设备分类,定义为设备事故。

设备管理要做好日常的运行维护,对电网安全影响较大的设备要开展特殊运行维护工作。

技术监督工作是及时发现设备重大隐患和缺陷的有效手段,要坚决按有关规定严格落实。

对老化、陈旧或存在隐患的重要设备,要及时组织大修、技改等工作,积极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2.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发生公司安全生产战略和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中,都将防止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作为重要的安全指标,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奠定基础。

九、加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为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生产运行上游各环节基础保障工作的安全质量管理。

重点把握:1.加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生产上游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直接影响到生产运行环节的安全可靠。

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和移交等环节的管理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公司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好安全和质量控制。

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和单位要严格落实工程、设备验收投产的规定,防止工程遗留隐患进入生产运行环节。

2.为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提供基础保障规划、设计、采购、建设、验收、移交以及生产运行等环节都是确保人身、系统和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生产运行环节重在对电网、设备和生产作业的控制,而生产上游环节重在为生产运行提供硬件和软件的前提保障。

尤其是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对于公司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十、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强化预案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目的和意义:本条款规定了公司系统应急管理的重点要求。

重点把握:1.加强应急管理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2003年“SARS”事件之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均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担负着西电东送和为五省(区)供电的重任,但公司同时面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共四类突发事件的威胁。

所以,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以便提高公司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员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确保五省(区)可靠供电。

2.应急管理的常态工作应急管理的常态工作包括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完善、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和物资的完善配置、应急联动等,应急的常态工作要突出实战性,要不断通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要让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处置人员都明了自身的职责。

3.明确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1)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是确保应急指挥组织保障,应急状态下政令畅通的基础条件。

其主要内容包括按照规定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