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量

常见的量

常见的量
次营镇中心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结合具体情景感受不同的单位,能够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单位;掌握相邻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意识到单位即数量中的“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整理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体会各个量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整理和反思的复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常见的量”的复习,不断向学生渗透反思的意识;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
(一)、反馈课前对“常见的量”的整理情况
1、师:昨天老师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整理了我们知道的计量单位,现在请你们拿出你们的学习成果,四人小组合作整理出一份代表你们小组最高水平的作品来。

2、整理好的小组把自己组的作品到前面的展台前进行展示。

3、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常见的量”的知识补充完善,并让学生了解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1000 10 10 10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00 10000 100 100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0 1000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 1000 ↑
升→毫升
1000 1000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00 12 30 24 60 60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0 10
人民币:元→角→分
【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整理“常见的量”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梳理旧知的良好复习习惯。

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再次整理相关知识,能更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的进行资源共享,加强自我反思。


(二)、做游戏,感悟计量单位的大小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这是数1,它后面藏着一个名称,请仔细观察我的动作,或者是语言,猜猜后面藏的单位是什么?
教师先示范,学生当小老师
1毫米、 1厘米、1分米、1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所占的空间
两袋馒头约重1千克,成人心跳75次约1分钟,地球自转一周约是1天┅┅
师:在游戏中,我们对这些计量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再一次回顾这些单位的实际含义。


(三)、巩固与应用
1、找一找常见的量
唐功红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75千克以上级决赛中,以
305千克的总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冠军。

刘翔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只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

师:请你观察,上面的两段话中有哪些量?有哪些计量单位?
生回答
2、想一想、填一填,选一选。

(1)1个苹果约重10();吕老师体重约60();卡车的载重量约3()。

(吨,千克,克,斤)
绕操场走一圈约用5();火车提速后从北京到郑州约需5();从学校大门口走到班上约需4()。

(秒钟、分钟、小时)(2)1.7吨=()千克 1.2时=()时()分
3.5日=()日()时 3吨40千克=()吨 2 .5分=()秒 40元=()分
(3)每一年的大月有()月,每一年的小月有()月;平年的二月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

(4)采用24时计时法,下午5时就是()时,夜里12时就()时,也就是第二天的()时。

3、小龙一天在校多长时间?
5、修改“小马虎”的日记
2006年2月29日星期一晴
今天,天一亮我就起床了,一看表才17:30,挺早的!我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我拿起8平方米的毛巾开始洗脸、5毫米长的牙刷刷牙,太好了,我才用了10秒钟时间。

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饮而尽。

吃过早餐,我搬着5吨重的花盆向奶奶家出发。

师:同学们,你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么?请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借助生活中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这些量的实际意义,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四)、作业
运用正确的量的单位,写一篇去超市购物的数学日记
三、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过去所学过的“常见的量”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

先让学生在课前将量的单位进行整理,再在小组内交流,设计出自己组认为合理的整理方案的环节。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沟通与碰撞,把一些好的想法与同伴分享,错的地方得到了指正。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反思和质疑能力。

2、在整理的基础上,我又安排了学生感悟计量单位的大小,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对量的单位意义的体会;较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彼此分享思考、知识和经验,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起,创造潜能得到了激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