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Rmax=8.6,即A方案最佳
7.5
全寿命费用法
这是一种动态计算的方法 当进行多方案比较时,先计算出各方案每年的使 用和维修费;然后把初始投资即建造费折算为等 额年值,算出在使用年限内每年的回收额;二者 之和即为各方案的年度总费用
Aj C j Pj ( A / P, i, n)
Aj——方案j年度总费用; Cj——方案j年度使用和维修费;
第4章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4.1 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概述 4.2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4.3 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4.1 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概述
4.1.1 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 选择合理的技术形式,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的条件下力求经济 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分析,从若干个可行方 案中选取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 通过对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使方案不断地 得到改进和完善
评分法
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给与一定的权数,按方案满足 各项指标的程度评分,以总分的高低来判别方案的优 劣
Ri——第i个方案的总分
Ri C jW j
j 1
n
(i=1,2,…,m)
Cj——各方案中各指标的分值 ( j=1,2,…,n )
Wj——各指标的权重数值
( j=1,2,…,n )
建筑自重
能源耗用
反映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的程度, 可衡量建筑技术水平高低。合理减轻自重对于减 少材料耗用量、运输量、劳动量、降低造价、提 高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反映某一住宅建筑对能源的需求程度(能源消 耗水平),全寿命期在内 以墙体中所含工业废料实物量的百分比表示, 反映利用工业废料带来的经济效果 住宅建筑在使用中的折旧、维修费用
采取适当的结构形式降低造价
钢材用量 造价(%) (%) 100 95.3 109 137.5 127.5 146.5 176 100 97.2 104.5 106 105.5 109.5 113
装配式
装配框架式
发展联合厂房以提高经济性
所谓联合厂房,就是把生产性质相似的或生 产联系十分密切而互不影响的分散厂房合并 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发展联合厂房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面积,提 高使用面积的利用率,减少建筑周长,缩小 维护面积,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 表4-8、4-9为两个项目实行联合前后经济指 标的对比
功能上的可比性 消耗上的可比性 价格上的可比性 时间上的可比性
4.1.3 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步 骤
根据项目的要求,列出各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拟订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并收集有关资 料 对各种指标进行具体的计算 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得出结论
4.1.4 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主 要方法
3.主要建筑物及 构筑物的主要实 物工程量 4.建筑面积
5.建设阶段主要 材料消耗指标
6.建设阶段劳动 力耗用指标 7.厂区用地指标 8.住宅用地指标
包括木材、钢材、水泥、砖、石、砂、白灰等项,可按工 程项目计算,也可分工程计算
可计算总指标和分项指标,也可分工种计算
可分别计算:建筑物、构筑物、露天堆场和作业场、道路、 管线、绿化以及单位产量占地、建筑系数、厂区利用系数 包括居住区用地总面积,居住、公共建筑、道路、绿化及 其他用地面积等
单 位 面 140 积 造 价 130 124.9 120 116.6 110 100 100 108.3
133.3
%
3.6
4.2
4.8
5.4
6.0
层高m
图4-1
造 价
110
100
% 15*60 22.5*90 宽 长 90 30*120 80 37.5*150 70 1 2 3 4 5 层数 6 *
4.2.1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分类 按指标范围,可分为综合指标、局部指标 按指标表现形态,分为实物指标和货币指标
实物指标——能直接反映经济效益,但使用性质不 同的材料在数量上难以比较,故有局限性 货币指标——可综合反映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所 消耗的社会劳动,在数量上有可比性
4.2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4.2.1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分类 按指标范围,可分为综合指标、局部指标
综合指标——概括整个工程设计方案经济性的指标, 如工程总造价、建筑面积、用地面积等 局部指标——只表明某个方面经济性的指标,如单 方材料用量、层高等。
4.2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工业废料利用
房屋经常使用费
土地占用
主要指建筑物占用土地
(2)提高居住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合理确定房屋的长度和宽度,使平面布置得当 合理确定单元的组成、户型和居住面积 合理确定层数与层高 合理选择结构方案
4.2.3 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 分析
(1)工业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 系
工程造价
施工工期
建筑物本身,包括基础、设备在内的全部造 价,不包括室外工程及附属工程的造价
主要材料耗用量
以计划工期为标准
如钢材、水泥、木材能主要材料耗用量
劳动耗用量 一次性投资
住宅建造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全部劳动量,分现 场用工和预制厂用工两部分 指为发展某种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而必须购 置的专用施工设备、设置混凝土集中搅拌站 或生产线、预制厂以及发展新材料所必须的 建设投资。不包括诸如砖、水泥、钢材等已 有生产能力的建厂投资。若建筑项目是在原 有基础上改建或扩建,则只计算为改建和扩 建而追加的投资
Pj——方案j初始投资额。
例:某建筑公司拟购置一套施工设备,有两 个方案可供选择,每年的使用维修费和使用 年限如表4-3。若复利计息年利率为6%,试 决定选哪一种方案更为合理。
表4-3
项目 初始购置费Pi 年使用维修费Ci 使用年限ni 方案一 13万元 5000元 10 方案二 10万元 3000元 6
表4-5 工业建筑工程项目使用阶段技术经济指标
指标
1.总产值 2.总产量 3.全员劳动生产率
说明
元 /年 产品数量/年 价值指标:年产值/全厂人数(人) 实物量指标:总产量/全厂人数(人)
4.生产工人劳动生 产率
5.设备数量
年产值/生产工人人数(人)
分为主要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
6.全厂设备总容量
4.2.2 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 分析
(1)居住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建筑面积 有效面积 工程造价 施工工期 主要材料耗用量 劳动耗用量 一次性投资 建筑自重 能源耗用 工业废料利用 房屋经常使用费 土地占用
建筑面积 有效面积
外墙外边线所围的水平面积之和,包括居住面 积、辅助面积i、公共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即使用面积,等于建筑面积减去结构面积
4.2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4.2.1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分类 按指标范围,分为综合指标、局部指标 按指标表现形态,分为实物指标和货币指标 按指标应用,分为建设指标和使用指标 按指标性质,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如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功能的适用性等 定量指标如造价、用工和材料等的耗用量
4.1.2 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
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为总标准,注重方案 的总体经济效果,尽可能实现经济、适用、美观的 协调统一 对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 面、综合地分析(全寿命期)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注重方案的可比性
合理设计厂房平面,选择适当的柱网 形式
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使车间内工序间的联 系最短,以提高使用阶段的经济性 要充分利用生产面积,尽量减少辅助面积和 服务面积
正确选择厂房的层高与层数
在满足建筑功能及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应尽 量降低层高,合理选择其中运输机械 在选择层数方面,根据工艺要求确定采用单 层还是多层厂房 图4-1、4-2分别为层高和层数与相应造价的 曲线
7.材料消耗
千瓦
可分为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产品主要材料消 耗量
续表4-5 工业建筑工程项目使用阶段技术经济指标
指标
8.用水消耗 9.用电消耗 10.用汽消耗 11.单位产品成本 12.每年实现利润 13.全年货物运输 14.房屋和构筑物 的使用年限 分运入量和运出量(吨/年)
说明
可分为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吨/年) 包括生产用电和照明用电(度/年) (吨/年)
铁路长度 (km) 15 8.4 44
道路长度 (km) 11.0 6.4 42
4.3 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4.3.1 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明确方案分析的任务和范围,即明确方案是群体工程的施工方 案、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收集有关资 料 拟定两个以上可行的备选方案。若评价新工艺、新技术方案, 应以传统方案作为对比依据 确定反映方案特征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指标的计算 方案的分析、评价与选择
图4-2
表4-7列出一幢三层(5.4+4.8+4.8)厂房的不 同结构形式与造价之间的关系,从表中也可看 到同类结构柱网的变化对造价的影响
结构类型 整体式 柱网尺寸(m) (7+3+7)*6 (6+6+6)*6 (9+9)*6 (7+3+7)*6 (6+6+6)*6 (9+9)*6 (9+9)*6 混凝土用量 ( %) 100 97 106 97.6 96.8 103 112
4.2 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4.2.1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分类 按指标范围,分为综合指标、局部指标 按指标表现形态,分为实物指标和货币指标 按指标应用,分为建设指标和使用指标
建设指标——在工程建设阶段,表示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的一 次性消耗指标,如工程造价、各种材料的用量等 使用指标——在工程交付使用后,直到其经济寿命终了之前, 全部使用过程中经常性消耗指标,如维修费、能源耗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