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昌大学收音机的组装实习报告

南昌大学收音机的组装实习报告

电子电工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学院:**************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收音机的组装实习时间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实习地点南昌大学电工电子中心一、实习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2.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

3.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4.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

5. 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习器材1.电烙铁2.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3.万用表4.中夏牌ZX-05型调频、调幅收音机实验套件5.焊锡丝: 为锡铅合金,中间为松香。

通常用于电子设备的锡焊。

其锡前铅比为60/40。

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三、实习概要超外差收音机在无线电接收机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二超外差收音机又是无线电接收机的典型电路。

收音机虽然小,可谓五脏俱全,它包含了无线电接收的各个功能电路。

收音机、电视机、手机都采用外差电路接收信号,就连雷达接收机同样也采用外差电路,只是他们的工作频率不同,但接收原理是一样的。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工艺、新技术、新器件的不断出现,收音机已朝着电路的集成化,电子调谐,数字显示,电脑控制及多功能、高指标、使用方便等方向发展。

本实习采用3V低压硅管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它由输入回路高放混频级、一级中放、二级中放、前置低放兼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几首频率范围为535KHz~1605KHz的中波段。

1. 元件说明①中频变压器(以下简称中周)三只为一套,其接线图见印制板图。

T2为振荡线圈的中周型号为LF10(红色)、T3为第一级中放用的中周(白色)、T4为第二季中放的中周(黑色)。

中周外壳初期屏蔽作用外,还起导线的作用,所以中周外壳必须可靠地接地。

② T5为输入变压器,线圈骨架上有凸点标记为初级,印制板上也有圆点作为标记,器接线图在印制板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安装时不要装反(还可以配合万用表测量进行分辨)。

③三极管 VT5、VT6为9013属于中功率三极管放大倍数大约为180。

9014为低频功放,放大倍数约等于250,9018适合于高频功放,放大倍数约为120。

④电路原理图中所标称的元件参数为参考值,如与实际给出的元件参数有出入需自己灵活掌握。

所有元件详细情况见元件清单。

2.安装顺序先装低矮和耐热元件,然后再装大元件,最后再装怕热元件。

①电阻的安装:先将阻值识别号,可以采用紧贴式和立式。

我门要按R1——R8的顺序焊接,以免漏掉电阻,焊接完电阻之后我门需要用万用表检验一下各电阻是否还和以前得值是一样(检验是否有虚焊)。

②电容和三极管的安装:先焊接瓷介电容,要注意上面得读数,紧接这就是焊电解电容了,特别要注意长脚是"+"极,短脚是"—"极。

,剪脚长度是适中,电解电容紧贴线路板立式安装焊接,太高会影响后盖的安装。

③由于调谐用的双连拨盘时离电路板很近,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处部分的元件脚在焊接前先用斜口钳剪去。

④焊接发光二极、喇叭和电池座。

元件清单13 电位器5K RP 1支32 连体簧负极簧片正极片3件1套14 瓷片电容1P 10P C6 C9 各1个33 连接导线电池、喇叭、天线6根15 瓷片电容15P 18P C4 C5 各一支34 平机螺丝Φ2.5×54粒16 瓷片电容30P120P C1 C7 各一支35 自攻螺丝Φ2×51粒17 瓷片电容103 C11 一支36 元机螺丝Φ1.6×51粒18 瓷片电容223 或203 C3C10各一支37 焊片螺母Φ3.2 Φ2.5各1粒19 瓷片电容104 C17C20 各一支38 前后盖大小拨盘磁棒支架1套四、原理介绍收音机是把接收到的电台高频信号,用一个变频级电路将它转化为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然后在对这个中频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再检波,低放。

这样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可大幅度改善,而且可使整个波段接受灵敏度均匀。

由于中频频率较低又是固定的,所以中频调谐放大电路可以做到选择性好、增益高又不易自激。

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或455KHz)调制波。

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

在广播、电视、通讯领域,超外差接收方式被广泛采用。

如图2。

图2 超外差原理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

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2和本振回路电容C1-1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即:如接收信号频率是: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55kHz;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55kHz;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 与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与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信号)=f(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

超外差方式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

比较起来,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以下优点:(1)接收高低端电台(不同载波频率)的灵敏度一致;(2)灵敏度高;(3)选择性好(不易串台)。

由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的灵敏度比较低,只能接受本地区强信号的电台,接收远地电台的能力较弱,它的选择性差,接收相邻频率的电台信号时存在串台现象。

为了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就要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

超外差式收音机有别于直放式收音机的特点是它不直接放大广播信号,而是通过一个叫变频级的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频率是4 6 5 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最后推动扬声器工作。

中夏牌ZX-05型调频、调幅收音机,采用典型六管超外差式电路,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功放级采用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OTL 电路),有效率高、频率特性好、声音宏亮、耗电省等特色。

是一款值得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动手制作的套件。

3. 中夏牌ZX-05型调频、调幅收音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图3中夏牌ZX-05型调频、调幅收音机的电路原理图。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图3 电路原理图图4 原理方框图由天线接收的信号经输入回路选频后与本机产生的正弦波振荡信号(其频率总比输入回路选出的信号的频率高465kHz),共同送入变频级进行混频,产生一个固定的差频信号,即465kHz。

465kHz中频信号经过几级中频选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后,加至检波级进行检波。

解调出的音频信号经前置低放级电压放大、功率放大级放大后推动喇叭发出声音。

检波级输出的波动直流成分信号能反映输入的高频信号强弱,将它经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后去控制中放级的增益。

这样可使高频信号强时中放级增益下降,从而使输出音量不随高频信号强弱变化而发生变化,也使中放级工作稳定、性能提高。

1.AM 工作原理:中波广播信号520—1620KHZ,通过L3与CO—3组成的输入回路选择后,送到CXA1691BM集成电路(IC)10脚,与本振信号混频。

本振信号是有IC内电路5脚外接B1,C8,CO—4构成本振回路产生的。

混频后IC14脚输出各种组合信号,有B2与CF1组成455KHZ中频选频回路,将高频载波变为统一中频载波(455KHZ),然后从IC23脚输出,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送入IC24脚进行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再从IC27脚输出,C23耦合到喇叭上。

从IC23内输出另一路与外接C16送入IC22脚内AGC电路,进行自动增益控制。

调幅收音机原理框AM图形所示输入回路混频2. FM工作原理:调频信号64—108KHZ从ANT拉杆天线输入,经L1与C1送入Q1预选放大,又经C2耦合到L2与C3组成的输入回路,得到64—108KHZ范围的选择,在竟C4到IC12脚。

输入高频波得到高频放大,有L4,CO—1组成高放回路,选择接受FM电台节目。

FM本振回路有L5,CO—2组成。

CO—1和C0—2是有同轴可变电容器,目的是本振信号频率跟随FM信号频率变化而变化,始终相差10.7MHZ。

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组合陶瓷滤波器CF2选择,使得FM高频载波变成统一中频载波。

在输入IC17脚进行中频放大,又经过鉴频回路和附加回路B3,将音频信号解调下来,从IC23脚输出。

内经IC4脚外接音量电位器RV控制后,输出到IC24脚经C23耦合到喇叭上。

鉴频输出的10。

7MHZ偏移,通过IC内部AFC回路,到IC21脚输出,通过C15,R13,送入IC6脚来实现的。

调频收音机原理框图FM图形所示输入信号混频①输入调谐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由双连可变电容器的CA和T 1的初级线圈Lab组成,是一并联谐振电路,T l是磁性天线线圈,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的谐振选出需要的电台信号,电台信号频率是f=l/2πLabCA,当改变CA时,就能收到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②变频电路本机振荡和混频合起来称为变频电路。

变频电路是以VT l为中心,它的作用是把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收到的不同频率电台信号(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VT l、T2、CB等元件组成本机振荡电路,它的任务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465 KHz 的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由于C l对高频信号相当短路,T l的次级Lcd的电感量又很小,对高频信号提供了通路,所以本机振荡电路是共基极电路,振荡频率由T2、cB控制,CB是双连电容器的另一连,调节它以改变本机振荡频率。

T2是振荡线圈,其初次绕在同一磁芯上,它们把VT 1的等电极输出的放大了的振荡信号以正反馈的形式耦合到振荡回路,本机振荡的电压由T2的初级的抽头引出,通过C2耦合到VT 1的发射极上。

混频电路由VT l、T3的初级线圈等组成,是共发射极电路。

其工作过程是:(磁性天线接收的电台信号)通过输入调谐电路接收到的电台信号,通过Tl的次级线圈Lcd 送到VT l的基极,本机振荡信号又通过C2送到VT l和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T 1中进行混频,由于晶体三极管的非线性作用,混合的结果产生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有一种是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频率的差等于465KHz的信号,这就是中频信号。

混频电路的负载是中频变压器,T3的初级线圈和内部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是465KHz,可以把465KHz的中频信号从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择出来,并通过T3的次级线圈耦合到下一级去,而其它信号几乎被滤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