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广西教师招聘《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真题答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下方相应的数字框涂黑。
2、所有作答均在答题卡上完成,在题本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请保持答题卡整洁,严禁折叠!严禁将题本、答题卡及草稿纸带出考场!4、请在题本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5、特别提醒你,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45 分钟)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30 分。
答题参考用时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其对应的代码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A.德育B.美育C.体育D.智育2.关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全面发畏展的教育中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德育起前提和支持作用B.体育起灵魂和统帅作用 C.智育起基础作用D.美育起动力作用3.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A.培养劳动者B.为人民服务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是()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职业教育D.继续教育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产生的必备条件的是()A.发明印刷术B.物质基础C.阶级分化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答案 1-5】 D D C B A【科科按】五育的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关注公众号王利科,看更多真题、解析】6.由蔡元培主持制定,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 年),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的四个层次是()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C.D.初等8.从知识的传授来说,教师不是把科学家发现和概括出来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这反映教师劳动特点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繁重性9.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用来阐释教师()A.文化素质B.教育素质C.身心素质D.道德素质10.从事教学工作五年的李老师已经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教学实践,表明李老师实现了()A.专业自主B.专业自我C专业自律D.专业自创【答案 6-10】 C A B D A11.叶澜等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认为能够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帮助学生去理解、建构意义的过程,能够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A.“虚拟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任务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12.主张教师专业发展除了个人努力外,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这种观点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A.感性取向B.理智取向 C.文化生态取向 D.实践 -反思取向13.下列对班主任角色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班级的教育者B.班级的决策者C.班级的组织者D.班级的指导者14.班集体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特征是()A.班主任直接领导班级活动B.班主任是班级核心和动力 C.自主地开展班级活动D.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15.对班集体的含义认识不正确的是()A.班集体是一个特殊的学生主体B.班集体是一个学生的文化心理共同体 C.班集体是个性化的社会组织 D.班集体是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学生群体【答案 11-15】 D C B C C16.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体现了课外活动能()A.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B.使学生能够接触社会C.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D.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17.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育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话动,都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开展。
这反映的课外活动特点是()A.丰富性B.多面性C.灵活性D.开放性18.某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开展的编程交流活动属于课外活动的()A.文体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公益活动19.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适合的形式是()A.个人活动B.群众性活动C.小组活动 D.各学科活动20.搜集各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现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起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之为()A.行动研究法B.历史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比较研究法【答案 16-20】A D C A B21.张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他确定了“中国儿童教育发展研究”这一课题,这样的选题违背了教育研究选题的()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创造性原则22.基础教育改革要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美”为境界,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这些观点源于()A.情境教育学派B.情感教育学派C.生本教育学派 D.生命化教育学派23.下列属于教育活动的是()A.母鸡教小鸡觅食B.警察训练警犬追查嫌疑犯C.妈妈给孩子哺乳D.爸爸叫孩子跟熟人打招呼24.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指()A.教育形态B.教育影响C.教育系统D.教育规律25.认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的观点属于教育的()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心理起源说【答案 21-25】C A D B A26.生产劳动的经验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的现象发生在() A.商业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27.在教育系统中,各级各类学校、各类社会教育机构及教育实体内部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形成了一定的标准,这反映的现代教育的特点是()A.生产性B.革新性C.民主化D.制度化28.关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育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B.教育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C.教育向精英化的方向发展D.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29.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思想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B.《教育与文化》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30.认为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思想家是()A.洛克B.卢梭C.康德D.杜威【答案 26-30】B D C A D31.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从作用对象看,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32.“出淤泥而不染” “同流而不合污”,说明人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主观能动性B.社会环境 C.教育D.遗传素质33.布鲁姆与加涅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相似之处是把教学目标分类的着眼点放在()A.学习过程B.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D.学习结果34.丁老师将口语交际《说说广告》一课的部分教学目标定为“说说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广告,注意说得有条理,把理由说充分” 。
此教学目标属于()A.普遍性目标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体验性目标35.某小学数学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为“能用手势比划出1 平方厘米、 1 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 ,其中“能用手势”是教学目标的()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31-35】B A D B C36.某音乐老师将《火车开了》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歌唱肘候能够面带微笑,并能在每一乐句之前轻轻地换气” ,这说明教学目标具有()A.整体性B.灵活性C.层次性D.预期性37.《教育 -财富隐藏其中》报告指出,教学“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
这句话标明教学应注重()A.培育审美情感B.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发展智力和能力 D.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技能38.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组成了()A.教学内容B.教学设计C.教学过程D.教学媒介39.教学过程是在理解、掌握已有文化科学知识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这种观点属于()A.特殊认识说B.认识 -发展说C.发展说D 情知说40.以下不属于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基本阶段的是()A.明确问题B.运用知识C.深入探究D.做出结论【答案 36-40】 D C C B B41.列宁曾说:“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加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这揭示了教学过程中()A.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B.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关系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42.“举一反三”中的“一”体现出教学内容的() A.预成性B.基础性C.先进性D.相关性43.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标淮B.课程计划C.教学计划D.教科书44.学生在开展“保护绿水青山”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选择指导教师,遇到问题,积极主动查阅资料、确定活动方案,自觉呈现活动结果。
这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A.综合性B.实残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45.《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历史、地理和其他文科的融合与联系,这就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
这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A.接受性学习B.综合性学习C.碎片化学习D.个性化学习【答案41-45】A B A D B46.某小学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和动手能力,与企业合作开发“手工陶瓷工艺品制作”课程资源,从空间上讲,这种课程资源属于()A.校内课程资源 B.素材性课程资源 C.校外课程资源 D.条件性课程资源47.教与学之间共同活动的中介是()A.课程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教学目标48.学生可以参与编制的教材种类是()A.国家教材B.校本教材C.乡土教材D.地方教材49.以问题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是() A.混合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 D.研究性学习50.倡导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实施观体现了() A.忠实取向B.相互调适取向C.创生取向D.结果取向【答案 46-50】C A B B C51.只能采用异质分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类型是()A.小组调查B.拼图法C.公共学习 D.团队游戏竞赛52.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老师用不同教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布置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之为()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53.学生根据人需要和兴趣,对某门课可以选择到不同的教室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