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50头母猪商品猪场设计方案一、项目组成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饲养父母代良种母猪50头,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000 ~1100头,工程范围包括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和服务性设施等。
二、生产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1、饲养品种本项目拟从国内种猪场引进长大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建立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基地。
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常年存栏父母代良种母猪50头,建设商品猪生产线,按配种怀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形成工厂化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形成常年存栏良种母猪50头,年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1000~1100头的生产能力。
3、生产技术特点(1)苗猪生产控制本项目实行自繁自养,净化猪群,从种源上保证苗猪安全。
(2)饲料配置、使用控制饲料以购买预混料和其他原料,自配为主。
(3)饲养全过程控制每圈猪的出生时间、生长状况、饲料使用情况、疫情防治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进行科学化管理。
养殖场部分环节(产房、保育)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规定。
(4)疫情防治及药品使用控制猪场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给猪做免疫接种,对发生病情的猪,使用的是无药物残留、无污染的绿色兽药。
4、主要生产性能指标项目参数项目参数33妊娠期(天)114公母猪年更新率(%)哺乳期(天)21窝均健壮数(头)保育期(天)30成活率(%)生长育肥期(天)105-115哺乳猪95出生-出栏(天)156-166保育猪98断奶至受胎(天)7-14生长育肥猪99配种分娩率(%)85%出生-出栏母猪年产胎次出生至目标体重(kg)18初生重生产商品猪数/头/年料肉比21日龄重产出-100kg出栏60日龄重20-25种猪消耗占料比156-166日龄重100全群料肉比5生产流程配怀舍16周-分娩舍3周-保育舍4周-生长育肥舍16周-出栏上市(1)流水作业安全优质商品猪生产,按配种—怀孕—分娩等形成连续运转的生产线,实行流水作业,周而复始。
(2)提早断奶出生猪在分娩舍哺乳时间为3周即21天断奶,如果条件不允许可考虑28天断奶,然后转入保育舍。
由于猪提早断奶,使母猪年产胎数提高到胎。
(3)全进全出产和保育阶段,在同一单元或同一组别的猪只均采取2周制全进全出。
(4)集约化饲养猪只密集饲养,空怀、怀胎和哺乳母猪都采用限位饲养法。
由于比较集中地把猪养在一起,因此每头猪所占地面减少,密度加大。
实践证明,在工厂化养猪技术管理条件下,限制种猪的活动不会影响其生产力。
6、猪舍型式选择猪舍的型式主要有全敞开式,半敞开式和封闭等。
舍型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猪场所在地区的气象因素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冬季较寒冷。
因此猪舍型式的选择必须遵循以隔热为主,兼顾防寒、防潮的原则。
7、猪舍工艺设备(1)猪栏A、大猪栏:每栏深4.0m,宽2.4m,高1.2 mB、母猪定位栏:每栏深2.2m,宽0.6m,高1.0mC、分娩栏:该栏由母猪限位栏、哺乳猪栏,小保温箱组成,深2.2m,宽1.8m,其中母猪栏宽0.6m,高1.0m,居中;小猪栏高0.6m,居两边。
保温箱由木方、木板制成,顶盖为活动板,并配有一盏保温灯。
D、保育栏:深2m,宽1.6m,高0.75m。
栏底为塑料漏缝板,前面高出饲料道10cm,后面高出地面50cm。
(2)喂料方式为人工手推饲料车喂料。
即每个公猪栏、空怀母猪栏,怀孕栏,分别配置一个U型水泥料槽,分娩栏前端分别装有U型铸铁母猪料槽和小猪补料槽,保育栏安置圆形自由采食料槽,生长育肥舍采用U型水泥料槽喂料。
(3)饮水母猪定位栏采用料槽饮水,其他饮水方式选用鸭嘴式饮水器自动给水(大、小号)。
(4)清粪清粪方式采用人工手推粪车检粪与水冲粪相结合的方式。
各类猪舍主要工艺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1大栏 4.0m×()m×1.2m2母猪限位栏 2.2m×0.6m×1.0m3分娩栏 2.2m×1.8m×1.0m4保育栏2m×1.6m×0.75m5肥猪栏 5.5m×2m×0.9m6大栏水泥食槽 1.8m×0.5m×0.4m7小猪补料槽0.36m×0.16m8保育料槽9自动饮水器,10猪栏冲洗装置11小猪转运车 1.25m×0.65m12小猪保温箱1 1.0m×0.5m×0.6m13小猪保温箱2 1.5m×0.8m×0.8m14小猪保温灯红外线,250W15手推饲料车 1.0m×0.6m三、总平面布置及运输1、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原则基地总平面及竖向布置方案,应根据其项目组成、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卫生防疫、环保、消防、安全等具体要求,结合场址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气象等条件进行设计,为安全优质商品猪生产及管理创造出一个生产、生活方便,有利卫生与防疫,经济合理,美观的生产环境。
(1)合理分区,适当隔离:将整个场区分为生活办公区、生产区、污水及猪粪处理区等。
各功能区之间保持合理的防护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2)符合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净、污道路及公共道路结合场址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场区路网,保证生产运输方便、废弃物处理及输出便利,公共道路及净、污道路之间无交叉污染,确保卫生防疫、环保、消防要求。
(3)合理选择建筑形式、适宜朝向和建筑间距。
区分建筑物防火等级、防火间距,保障消防道路畅通,确保安全生产。
(4)尽量保持原有植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5)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在满足以上五项要求前提下,结合场址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土地进行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设计,使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美观、实用。
2、总平面布置方案在确定项目方案前需对场址现场勘察,进行多方案设计比较,并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最终确定本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总平面分别由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污水及猪粪处理区等功能区组成。
(1)生活区位于场区的上风向或与主风向错开,由综合楼、食堂、消毒间、饲料间及药品库、体育运动场、绿化广场等组成,环境优雅,位置适宜。
(2)生产区分布置在场区的上风向,由配种舍怀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等组成。
(3)污水及猪粪处理区位于下风向,由剖检室、污水及猪粪处理场等组成。
场区内各猪舍间绝对间距为10m,生活区与生产线之间间距不小于50m。
3、场内外运输为公路运输,猪场内道路是运输的关键。
因此,猪场内的道路设计在满足国家规程规范的前提下,还要满足生产、生活的要求。
场外道路运输场区外原有道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好有水泥路,交通方便。
场内道路运输场区内道路由公共道路和生产区内净、污道组成。
公共道路分为主干道和一般道路。
各功能区之间道路连通形成消防环路。
主干道连通场外道路。
主干道宽4m,其它道路宽3m。
其路面以混凝土或沙石路面为主,转弯半径不小于9m。
场区内道路纵坡一般控制在%以内。
四、给水排水1、给水工程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为8吨,最高为15吨水源、供水工程方案说明:猪场一般地处农村或山区,无城市自来水供应,一般采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水质应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拟在场区内打一口井,日产水量不小于15m3。
2、排水工程雨水采用明沟就近排入场内水体;从建筑物排出的生产、生活污水用管道输送至场内的污水处理系统(沼气池等)进行处理,经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放。
五、供电1、负荷:场区用电负荷装机容量为12kW。
2、电源:为满足停电情况下,部分生产设备用电的需要,在变电所安装一台5kW柴油发电机组作应急备用电源,当工作电源停电时,发电机向重要负荷供电,以维持正常工作。
六、猪场造价估算可根据经济条件具体选择土建和设备档次1、土建工程及栏舍费用(大概)3、其他设备双轮斗车3辆350合计4、不可预计费用不可预计费用=(+)*%=万5、猪场建筑总造价:估计为万。
七、养猪生产预算种猪投入:50头*2300元+2*4500=万元饲料及药品投入周转资金:20万元直接人工:万元管理人员1人:1500元/月*12=万元;其他人员:800元/月*2人*12=万元低值易耗品:2万元运输费用:500元/月*12=万元其他管理费用:1万元合计:万八、猪场投资经济效益评估猪场正常运转以后(猪场引种后13-14个月)每头猪的生产成本:饲料费用:100**=759元/头;人工工资:45元/头;兽药疫苗:40元/头;房舍折旧:35元/头;维修费用:5元/头;水电:8元/头;种猪更新费摊50元/头;办公招待等费用15元/头。
合计生产总成本为:957元/头,目前形势下的养猪盈亏平衡点为生猪收购价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