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描述文件通俗点解释就是,一个图片在照相机拍摄、电脑上显示、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效果总会不一致,相信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经验。
为了使得在所有设备上图片尽可能一致不出现差别,国际上一些厂商联合制定了这么一个标准,使用ICC也就是你说的色彩描述文件来对它进行规范,我的理解它的实质就是把单个设备的表现效果都换算成标准配置在一个文件里,打一个比方吧:假定用数字表现颜色,我们给颜色设一个标准显示状态,叫A,某个颜色在A状态下为1,用B打印机打印出来颜色就变了,成了1.5,C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则是0.7;现在电脑连着C显示器和B打印机,要打印怎么办?我们分别给B和C配一个文件,把它们的各种颜色跟A的换算关系都写在里面,打印时用这个文件换算过去,先把C显示器上的颜色换算成标准颜色也就是A的颜色,再把标准颜色换算成打印机B,就可以保证最后打印出来的颜色跟显示器上的一样了。
以后我们再用显示器D、打印机E……只要都给它们各自配一个文件,里面写上跟A的换算关系,这样无论用哪几台设备搭配,最终效果都能保持一致。
这个A,就相当于ICC标准。
当然,同一打印机由于耗材的不同,打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同,所以一个打印机还要与不同种类的耗材分别搭配不同的配置文件,才能保证最后效果的一致……关于计算机的ICC前两天一位朋友说他拍了许多照片想处理一下打出来。
不过在看网上关于处理、打印照片的简单教程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个叫“ICC文件”的东西,又是校正又是设置的,貌似很高深的样子。
于是就想问一下,ICC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ICC是一群人,确切的说是一个组织,是1993年由包括Adobe、Apple、Kodak、Microsoft在内的数十家公司发起并成立的,全称是国际色彩联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简称ICC。
该组织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各个设备、软件之间形成统一的色彩标准,即ICC标准。
最终的目标就是让输入设备(如数码相机)、显示设备(如显示器)、输出设备(如打印机)能够自始至终地保证色彩被准确重现。
ICC借助于一个独立的色彩空间,即设备色彩特征描述文件连接空间/参考空间(Profile Connection Space,缩写PCS)作为色彩空间转换的中间色彩空间,通过彩色设备色彩空间(RGB或CMYK)和PCS空间之间的联系,为该设备建立设备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从而实现了对色彩的开放性管理,使得色彩传递不依赖于彩色设备。
PCS空间是通过XYZ空间或LAB空间来定义的。
ICC 标准总共规定了7种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其中包括:3种基本设备的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即输入设备Profile文件、显示设备Profile文件和输出设备Profile 文件;4个附加的特征描述文件Profile,即设备链接Profile、色彩空间转换Profile、抽象Profile和被命名色Profile。
是不是听起来很复杂?其实换一种说法就会很简单。
假如我们把图像当做一道菜,那么显示设备就相当于一个厨师的味觉,输出设备相当于一个食客的味觉。
或许厨师和食客都觉得自己的味觉很正常,但是你能保证厨师和食客对味道的感觉就肯定一样么?当然不能。
那么为了避免出错,我们把厨师和食客的味觉全部舍弃掉,直接按照标准的食谱制作,按照盐xx克、油xx毫升、辣椒xx个之类的标准制作。
最后得到的菜不管厨师和食客感觉如何,最起码,一道菜被真实还原了。
ICC文件,就相当于一个食谱的标准项目和单位;而ICC文件的调校,就相当于把食谱中各个项目和单位统一,放盐的时候不能说“少许”,而是要说“xx 克”。
当然,这是Frank自己的理解,也许有些牵强了:)。
ICC色彩管理印刷工作流程中涉及到许多图像设备,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打样机、印刷机和显示器等,但是每一种设备都有不同的色彩表现能力。
例如,在一个数值为R=128,G=128,B=128 的像素点,应该产生一个完全的中性灰色调,但是在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暖,也就是发红,或者在另外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冷,也就是发蓝。
设备的这些固有特性使一幅图像从一个设备传到到另一个设备上的时候,图像色彩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预见性都很难保证。
国际色彩联盟(ICC)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1993 年由苹果电脑和其它7家公司创立了ICC,现在ICC有超过70家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成员,包括SONY,HP,Creo,Adobe 和Quark 等。
其作用就是创建色彩管理的标准和核心文件的标准格式。
所努力开发的核心就是ICC Profile(ICC 色彩特性文件)和色彩管理模块(CMM)。
这两者保证了色彩在不同应用程序,不同电脑平台,不同图像设备之间传递的一致性。
什么是ICC色彩描述文件我们知道,一个数码图片在其内部数据不改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上,会因不同的色彩还原方式不同而得到不同表现结果。
这也使得影像重现变成一个难题:如何让扫描的影像数据再次输出之后得到的图像与原稿一模一样?如何让同一个图片文件在不同打印机或印刷设备上印刷出来的效果一致?如何让图片在屏幕上的显示与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效果一样?以及在不同的平台或环境的屏幕上的显示效果如何才能接近一致?在1993年,国际色彩印刷协会(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um) 建立一组色彩的工业标准,也就是ICC 色彩描述文件,妥善地解决色彩一致性问题。
这个标准的成员包括许多国际知名厂商:Adobe,Agfa,Apple,Kodak,Microsoft…ONYX 也是创始会员之一。
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当前应用的所有数码影像格式做了系统整合,并在ICC 色彩标准定义下建立输出输入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DeveicProfile),支持各种平台的色样描述(Device Characterization)。
是在各种输入设备(如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设备(如屏幕)、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激光或印刷机等)上,依照色样标准对色彩进行一系列校对之后,建立色彩描述文件,也就是所谓ICC Profile。
让不同设备依照输出设备的色域为基础做不同色彩空间转换模式,以达成使用者色彩管理系统。
输出输入设备色域色域(Color Gamut),就是指某种设备所能表达的颜色数量所构成的范围区域,即各种屏幕显示设备、打印机或印刷设备所能表现的颜色范围。
在现实世界中,自然界中可见光谱的颜色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间,该色域空间中包含了人眼所能见到的所有颜色。
为了能够直观的表示色域这一概念,CIE国际照明协会制定了一个用于描述色域的方法:CIE-xy色度图。
在这个坐标系中,各种显示设备能表现的色域范围用RGB三点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区域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越大,就表示这种显示设备的色域范围越大。
在没有ICC色彩描述文件之前,要使用色彩管理系统对色彩产生程序,往往需要依照各设备厂商自己的单一规格标准来建立输出输入设备的色彩描述特性文件。
这种单一直接转换可能有比较好的色彩表现,但却会因输入、输出设备的不同,而需要很多色彩修正模式,非常复杂麻烦,非一般人所能胜任。
如果采用X、Y、Z色彩坐标模板作为参考标准,或许可以得到Device Independent Color 的要求。
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格式,也就无法套用在各厂家的设备上。
ICC 色彩标准是利用色彩描述文件的连续性色彩空间(Profile Connection Space),针对各输入、输出装置依据统一色彩描述文件格式,进行一致性色彩校正和建立色彩对应模式。
ICC 色彩描述文件流程在ICC 色彩标准格式下,影像可以在不同厂商品牌的设备,不同的耗材之下获得一致性的色彩表现,因此,ICC色彩标准己纳入国际标准组织ISO 成为一个色彩标准规范。
知名配备厂商除了全面使用ICC 色彩标准格式外,也独自开发较为简单的色彩系统;如HP的sRGB,APPLE RGB,Adobe RGB作为使用的色彩表现,比一般使用屏幕RGB有更多色域显现,也广受设备厂商采用。
ICC 色彩标准的规范,能有效地获得各种影像输出入设备色彩的一致性指标。
使用者可以用MAC的Color Sync、Windows WS 98SE、Kodak Digital Sciencs ICC以及ONYX PosterShop的色彩管理软件进行色彩设备的校色编辑制作。
ICC 的文件数据主要是应用色彩空间转换(Conversion);依照各种影像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的数值数据,将影像的色彩数据由『设备所能产生色彩空间』(Device-Dependent Color space)转换成『设备独立色彩空间』(Device-Independent color space)。
ICC 的堆栈定义如左图所示;将各种影像设备的坐标用数学模式来解释两者之间的转换模式。
由此,任何色彩都可以用数据来描述,进而导入各设备间的数学转换的关系的方式。
如果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可能会使初学者迷惑;简单的说ICC 就是建立色域对应机制(Gamut Mapping),将不同色域的设备,依照标准规范的色彩校正,把影像色彩还原到接近原稿的色域。
这种对应的原则,则必须根据影像色彩的亮度、色相、饱和度三因素进行不同程度的线性、非线性或同等色度压缩模式的运算处理。
什么是颜色配置文件?颜色配置文件就是一个描述特定设备在特定状态下颜色特征的文件。
配置文件还可能包含定义查看条件或gamut映射方法的其他信息。
在使用计算机的颜色管理系统时,无论设备或查看条件如何,颜色配置文件都可以帮助确保彩色内容的呈现效果可接受。
在将新设备添加到计算机时,通常会自动安装该设备的颜色配置文件。
一个设备为何会有多个颜色配置文件?一个颜色配置文件代表某个特定设备在某一特定状态下的颜色特征。
任何导致设备的颜色行为发生变化的更改都需要一个单独的配置文件。
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项目优化配置文件。
例如,一台打印机可能提供有多个配置文件,每个配置文件适合不同的纸张或墨水。
什么是颜色管理?颜色管理是一个系统,用于确保彩色内容在任何位置的呈现效果都让您满意,包括显示器和打印机等设备。
为什么需要颜色管理?不同类型的设备往往会有不同的颜色特征和功能。
例如,对于同一组颜色,显示器无法显示出打印机能够打印出来的色彩效果。
这是因为每个设备呈现彩色内容的过程是根本不同的。
扫描仪和相机的颜色特征也不同。
甚至不同的程序有时对颜色的解释和处理也不同。
如果没有一致的颜色管理系统,相同的图片在各个设备上的显示效果便会不同。
彩色内容的显示效果还取决于查看条件(例如周围的光照条件)。
这是因为人眼在不同条件下对颜色的感觉不同,即便是在查看相同的图片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