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主要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一)
膝关节的韧带数量多,解剖结构复杂,包括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其共同作用为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囊内韧带主要有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
前、后交叉韧带为关节中央支持结构,外周被覆滑膜,属于关节内、滑膜外结构。
囊外韧带主要有: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髌内侧支持带、髌外侧支持带和髌韧带。
其为关节侧方支持结构。
正常韧带MRI 表现为:纤维连续性完好、有一定的张力(绷紧度),一般为均匀低信号。
前交叉韧带常由多纤维束构成,形成条纹状增高信号;后交叉韧带在伸膝时迂曲,股骨附着部可局限性信号增高,偶可显示为两条纤维束。
①急性韧带损伤(<1-4 周)表现:纤维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中断可发生于韧带的实质部或骨附着部;韧带本身水肿(包括裂口处和裂口外),可伴有周围组织的水肿。
MCL 纤维连续性完全中断、韧带走形迂曲,
PDW FS 上明显高信号。
韧带损伤的 MRI 分级:
•拉伤(I 级):纤维无撕裂,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水肿;
•部分撕裂(II 级):部分纤维撕裂,伴有水肿;
•完全撕裂(III 级):全部纤维断裂,伴水肿。
②慢性韧带损伤、断裂表现:
•裂口不能通过瘢痕修复的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残端异常走行,韧带萎缩、消失;
•裂口能通过瘢痕修复的表现为韧带连续性可完整,但张力减低、松弛,原裂口局部增粗或变薄,韧带边缘不整。
ACL 连续性中断,韧带萎缩、消失
No.1
前交叉韧带(ACL)
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前份,斜向后上外方止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防止胫骨过度前移,功能上可分为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前内侧束主要限制胫骨前后移位,后外侧束主要限制胫骨旋转,关节伸直时后外侧束紧张,屈曲时前内侧束紧张。
解剖和影像并不是总能区分开两束。
MRI 矢状面观察最好,表现为斜行带状,连续性完整,呈条纹状信号,前缘清晰、后缘常模糊,股骨端相对细小,胫骨端呈扇形增宽。
膝关节伸直位时 ACL 长轴基本平行于 Blumensaat 线(髁间窝皮质线),屈曲时 ACL 前缘与 Blumensaat 线分离,成开口向下的夹角,显示更清晰。
ACL 断裂时 ACL 长轴与 Blumensaat 线成开口向上的夹角。
ACL 断裂为膝关节的常见损伤,多数为完全断裂,少数为部分断裂,断裂多发生于中上部。
急性 ACL 断裂的最常见 MR 表现为断裂处韧带肿胀增粗,局部纤维扭曲、中断、水肿,但不形成明显分离的两
个残端;部分表现为断裂处纤维完全分离,形成两个游离的残端,其间可见液体聚集;或韧带中远部残端水平走行,近侧残端观察欠清晰。
韧带肿胀增粗、纤维完全断裂
韧带连续性完全中断,中远部残端水平走行,
近侧残端观察欠清晰,ACL 长轴与Blumensaat 线成开口向上的夹角
韧带增粗,局部纤维中断、水肿,不形成明显分离的两个残端
慢性 ACL 断裂(>6 周)MRI 表现为韧带中远段水平走行于关节腔内并萎缩变细或表现为萎缩、变细的两个残端,韧带整体消失或几乎消失。
慢性 ACL 断裂一般不能通过瘢痕修复。
韧带断裂,萎缩、消失
特殊 ACL 损伤如下:
ACL 撕脱骨折,多为胫骨附着端的撕脱,骨块可移位或不移位,韧带纤维一般无断裂。
ACL 粘液变性,表现为 ACL 肿胀增粗,T2WI 条纹状高信号(芹菜梗征),纤维束完整。
ACL 腱鞘囊肿,在 ACL 粘液变性基础上,韧带内部或周围出现液体聚集
No.2
后交叉韧带(PCL)
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后份,斜向前上内方止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防止胫骨过度后移;
MRI 表现为边界清晰、粗细较一致的束状影,各序列均匀低信号,偶可局限性稍增高。
关节伸直时轻度迂曲,屈膝时绷紧拉直。
PCL 损伤远比 ACL 少见,典型机制为汽车挡板伤、过伸损伤、跪
地伤等。
损伤多位于韧带中部,近、远端少见,部分撕裂多见,完全断裂及撕脱少见;急性PCL 部分断裂表现为韧带中部连续性部分中断,断裂处信号 T2WI 上显著增高。
PCL 急性部分断裂韧带中部连续性部分中断,断裂处在PDW fs 上呈明显高信号
PCL 急性远端完全断裂韧带断端分离、PDW fs 上信号增高
PCL 急性撕脱一般为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韧带本身完好
PCL 慢性完全断裂
PCL 慢性撕裂,裂口较容易瘢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