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相对论基础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一种描述万有引力的理论,它基于两个基本假设:等效原理和时空弯曲。
等效原理指出,无论物体的质量和形状如何,它们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都遵循相同的规律。
这意味着,任何实验室中的观测结果都不能确定该实验室是否在自由落体状态下。
这个假设推导出了引力是由质量或能量(包括光)在时空中产生的曲率而非力所引起的结论。
其次,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不是静态的,而是可以被物质和能量所影响。
大质量物体会弯曲周围的时空,并通过引力场使其他物体改变其运动轨迹。
这种现象可以被称为“时空弯曲”。
基于这两个假设,广义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牛顿引力理论无法解释的许多问题,例如水星轨道的进动以及引力透镜效应。
此外,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黑洞、引力波、宇宙膨胀和宇宙学常数等现象。
总之,广义相对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为描述引力而提出的理论,基于等效原理和时空弯曲两个基本假设,成功地解释了许多现象,并预言了一些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