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用地越趋紧张,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也不断加深,从-5米左右到了-20米左右。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逐渐成为监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病房楼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的实际,阐明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1 工程简要情况介绍
第二病房楼工程占地面积6405.48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602.9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三层,地上十四层,建筑高度约65米,箱型筏板基础,基坑深度为-17.9米,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度约50米。

现场环境对基坑土方施工极为不利,东侧与原有建筑骨科楼、道路相邻不足15米,南侧与道路相邻也仅为5米左右,西侧与原有热力管沟相邻10余米,与规划道路相距40余米,北侧场地相对开阔。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和施工,与土方开挖同步穿插施工。

方案是:东、南两侧采用双排钢筋砼挡土桩与土钉墙相结合支护方式,西、北两侧采用土钉墙支护方式。

挡土桩长23米,桩底超过基坑低约5米,挡土桩为双排,前排中心距2.2米,后排中心距6.6米,南侧桩排距8米,桩顶间由水平钢筋砼连系梁连接,桩直径1.2米,砼强度c30,共114根桩。

挡土桩钢筋笼主筋用16根直径22毫米的
二级钢筋,箍筋为直径8毫米的一级钢筋环绕绑扎,间距150毫米,还间距2米用直径14毫米一级钢筋封闭焊接设置加强箍筋。

土钉墙支护边坡比为1:0.3,土钉用直径48毫米国标厚壁钢管制作,连接用3根长度不小于200毫米的直径14毫米的一级钢筋与钢管焊接,前端部设有机制加工锥头并在1.5米长度范围内梅花型布置注浆孔,注浆孔距为0.5米,采用锚杆机打入,打入角与水平面约成+15度角,从上到下共9排,长2.2-9米,外露150毫米,间距2米呈梅花状设置。

人工修整边坡,在土钉外露端头焊接钢筋网片,规格为:直径4毫米间距200*200成品网片,用直径14毫米一级钢筋与土钉可靠焊接。

土钉内压力注入纯水泥浆,水灰比为1:
1-1.2,注浆压力0.5-1兆帕,终止压力1.5兆帕。

网片上喷射50-100毫米1:3.57水泥砂浆,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0.5毫米水洗砂。

2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2.1优选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的确定关系到基坑土方、基础及地下室施工的安全,同时与工程费用有着直接关系。

优选设计方案应遵循“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施工便捷、环境保护”的原则。

设计方案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应至少提出2套以上方案,报送审图机构审查,由审查机构组织相关方面专家召开论证会,提出书面意见,并对设计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使设计方案满足上述原则。

2.2 认真审核基坑支护的资质、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
监理应重点审查施工企业资质范围是否能够承担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

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是否具有针对性,对现场和地质条件是否掌握并分析充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技术方案和措施是否先进、成熟,质量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可行,安全、环保、消防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等。

2.3 严把基坑支护材料及加工质量验收关
主要材料和半成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支护施工的整体质量,应严格进场验收程序,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检测合格才准许进场使用。

对钢筋加工、接头焊接、锚杆加工制作过程加强巡检和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以确保加工的质量。

2.4 严格进行工序质量控制和验收
2.4.1 土钉墙施工工序为:修坡、喷护面层、打入土钉(锚杆)、挂钢筋网片、焊接拉筋、喷砂浆、管内注浆、验收。

应从以下方面重视做好工序质量控制:(1)修坡的坡度是否满足设计,是否大面平整,是否存在虚土、裂缝、表面大粒径石块等不稳定表层;(2)喷护面层砂浆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厚度是否均匀;(3)打入土钉的加工焊接质量是否合格,长度是否符合设计,打入深度是否符合设计,如打入深度不符设计,则需及时与设计联系调整间距、数量;(4)挂钢筋网片是否贴近喷护面,是否注意错缝搭接;(5)焊接拉筋与土钉焊接的焊缝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拉筋搭接和在土钉端头
上的焊接是否牢固可靠,焊缝外观质量是否满足要求;(6)喷砂浆的拌制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厚度是否均匀并满足设计;(6)管内注浆的水泥浆水灰比是否符合设计,注浆压力是否符合要求;(7)喷护砂浆凝固后,督促做好养护;(8)土钉墙分段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报验,监理应严格依据设计和验收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9)施工过程中监理应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监理通知,督促及时整改。

2.4.2 挡土桩施工工序为:抄平放线、钻机成孔、钢筋笼制作安装、导管吊装、商品砼灌注至设计标高、养护、验收。

监理从以下方面重视做好工序质量控制:(1)抄平放线是否清楚地下管线情况,支护桩应尽量远离地下管线、管沟、窨井等设施,如有矛盾,则应及时与设计联系调整;(2)本工程钻机成孔所采用的设备为
sh-xwzj220履带式旋挖钻机,钻塔架的升起由设备液压系统控制,自动升塔。

钻杆由卷扬机提升后放入塔架滑道,钻塔前后左右的垂直度由钻机电脑系统控制,控制结果可在控制室的显示屏上显示。

钻孔时重点检查钻机就位时应保持平稳,精确对准桩位点。

钻孔取土至设计深度(在钻杆上做好标记点),成孔后用测绳测量孔深并做好记录,并测量孔径。

孔径偏差宜控制在±2厘米,垂直度:≤1%桩长,孔位:垂直轴线方向的边桩≤d/6且不大于100毫米。

(3)钢筋笼制作安装应重点检查焊接质量,钢筋搭接焊的焊缝长度:单面焊不少于10d,双面焊不少于5d(d为钢筋直径),焊缝应饱满,无夹渣、气孔、咬边和咬肉等表面缺陷。

搭接头应错开500毫米以
上,制作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主筋间距为±10毫米,箍筋间距为±20毫米,笼直径为±10毫米,笼长度为±100毫米。

吊装钢筋笼应采取可靠的保护层定位措施:四周梅花状焊接钢筋耳环,间距2.5米,高度50毫米。

吊装时,为防止变形,应要求在笼口加强箍筋上焊接十字撑,待吊装就位后去除。

(4)导管吊装应检查是否垂直并位于桩孔中心,采用吊车起吊安装导管,吊装时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导管下口与孔底的距离在40-60厘米左右,浇筑过程保持砼落差不得大于2米的要求。

(5)砼浇筑过程安排监理员旁站监理,随时抽查砼的坍落度,现场见证砼试块制作过程。

浇筑应连续进行,间隔不应大于30分钟,桩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偏差应符合要求,桩上部10米深度范围应采用振捣器振捣密实。

(6)浇筑完成的挡土桩应及时覆盖,终凝后浇水养护。

(7)钢筋砼连系梁施工时应重点检查模板支设是否满足截面尺寸要求,钢筋加工制作、焊接是否合格,安装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砼浇筑振捣是否密实等。

(8)挡土桩及连系梁施工完成,待试块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组织对挡土桩进行质量检测、验收,检测单位应是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9)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要求并监督施工单位定期(每周两次)监测挡土桩的侧向变形和桩顶面水平位移,做好监测记录,详细记录检测日期、测点编号、桩号、位移量等内容,并有监测、记录人员签名。

监测点必须牢固、醒目,确保监控阶段不受损坏。

监测同时,每天安排专人巡视,认真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联系设计人员现场解决。

以上控制要点,供同行参考,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