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
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
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青田:山名,林泉优美,道教称为青田大鹤天,为二十六洞天之一。
武城弦:武城,地名。
弦:用音乐教化百姓。
木笔:花名。
因花苞形状像毛笔笔尖而得名。
苔钱:苔藓的别名。
同其形状呈圆形像铜钱,故有此名。
金城:地名。
玉井:井的美称。
九秋:秋季共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秋。
练:一种白色的熟绢,此处指白色的雾气。
树杪(音秒):树梢。
杀鸡焉用牛刀————成语,出自《论语·阳货》,春秋末期,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武城县做县官。
有一次,孔丘来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他微笑了一下,对子游说:“治理武城这个小地方,根本用不着礼乐。
比如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大刀!”子游引用孔丘以前讲过的话来反驳他:“以前我听老师讲过,君子学了礼乐就能相亲相爱,小人学了礼乐就易于驱使。
我照你的话去做,为什么又取笑我?”孔丘听了子游的辩驳,连忙改口说:“子游这话讲得对,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后来,人们引用“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来比喻办小事情,何必花费大力气,也就是不要小题大做。
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
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
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
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
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
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
妍:美好、漂亮。
莺簧:簧,乐器中的薄片。
可指黄莺的鸣叫声,簧用来形容其声婉转美妙。
蝶板:板,乐队演奏中击打出声以控制节拍的一种乐器。
龙渊:龙潜藏的深潭。
击石磬:《论语·宪问》记载,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隐者从磬声中听出了孔子的心事。
石磬,一种美石制成的形状有点像曲尺的敲击乐器。
观韦编:韦编,代指书籍,特指《易经》。
古人将文字写在“简”上,然后将数目众多的简按照文字的先后次序用细绳编连起来,编连好以后就叫“册”;韦即指编简成册用的细牛皮绳。
鼠目:形容人的眼睛像老鼠的眼,有神而狡猾。
鸢肩:形容人的肩头上耸,像老鹰停歇时的体态一样,古人认为这是阴险凶狠的骨相。
鸢,老鹰一类的鸟。
白羽频挥闲客坐:出自晋朝陆机《羽扇赋》。
楚襄王在章台上召会各诸侯,宋玉、唐勒等文学之士“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
白羽,代指用白色羽毛做成的扇子。
乌纱半坠醉翁眠: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文中说,欧阳修为滁州太守,与客游琅邪山饮酒,自己稍微喝一点就醉,容颜哀茬,白发苍苍,摇摇晃晃地坐在中间,年龄最大,所以自称为醉翁。
乌纱,代指官帽。
羊角:旋风的别称,因其盘旋而上形状像羊的角,出自《庄子·逍遥游》。
旆:旗帜的通称。
古代酒店经常悬挂酒旗作为卖酒的标志。
一带:此处是说河流长长的,像一条腰带。
鸭头:绿色。
公鸭头部的羽毛多为深绿色。
孔子击磬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多番游说卫灵公也无效。
有一天,孔子百无聊赖,在独自击磬,有挑着草的老汉在门前走过,听到孔子的击磬声音,有所感触地说:“从这些磬音听来,这个击磬的人是个有心人哩!他颇有远大理想,伟大抱负。
”孔子听闻有人如是说,还以为觅得知音人,谁料再听下去,这个老汉说,“水深则和衣渡水,水浅就撩起衣裳涉水而行。
,你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没有人能理解你就算了吧,这样坚持,这是自寻烦恼,不知变通啊!”孔子对于这个知音人的嘲讽,却也不生气,只是说,若真如此,还有什么难为的呢?孔子大半生都经历各种的恶劣环境,但他不屈不挠,仍坚持努力游说诸侯,教育身边学生。
到晚年,更是全面投身教育,岁岁年年都这样。
孔子终其一生,孜孜不倦推动教育,发扬儒家学说,艰苦经营多年,在身后终于得到广泛认同,被尊为万世师表。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
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
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
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
离、坎、震、乾:均为八卦名,分别象征火、水、雷、天。
秦川:秦地的河流,川,河流。
苏武节: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西汉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无论睡觉还是劳作,总是拿着象征他外交使臣身份的节,等到他回汉朝的时候,节上的牛毛饰物都掉落光了。
后代便以“苏武节”作为爱国、有民族气节的代称。
郑虔毡:郑虔,唐荥阳人,才学出众,当时读书人都佩服他善于为文,称之为“郑广文”,其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
他名声极大,为官却极为节俭清贫。
后来便以“郑虔毡”作为文名很高却生活清贫的典故。
挥戈能退日:出自《淮南子》,鲁阳与人作战,打得正激烈时,太阳却快要落山了,鲁阳斗得兴起,便拿起戈向太阳舞动,太阳被震惊了,吓得倒退了九十里,又退回到半空中。
持管莫窥天:《庄子·秋水》,是魏牟嘲笑名家学派公孙龙子的话,说以名家的思想来讨论庄子的玄学,便如同从小小的竹管中去窥视广阔的天空,根本就不可能探测出其中的奥秘。
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二日。
按习俗,这个节令要禁火三天,吃冷的食物。
民间传说这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之推的节日,因介之推死于山火,故这天不能生火。
芳辰:美好的时辰。
婵娟:美好的样子。
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出自唐人沈既济《枕中记》。
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出自《后汉书·费长房传》悬壶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
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膏药。
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
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
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
他睁眼一看,只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
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壶公与费长房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悬壶”这一医药标志,如今虽已少见,但中医把行医称作悬壶的说法,至今仍被沿用。
黄粱一梦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卢生郁郁不得志,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
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卢生说出自己的遭遇,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
卢生枕在瓷枕上,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高贵的妻子,中了进士,一路升官,最后被封为燕国公。
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
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
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
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还没熟哩!即黄粱一梦的由来也是来于此了。
二萧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
松轩对竹槛2,雪赋对风谣。
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
恭:恭敬。
慢:轻慢、轻忽、看不起对方。
轩:此处指长廊上的窗户,也可统称房屋中较大的对外的窗户。
谣:歌谣。
这里指古代一种文体。
乘五马:太守的代称。
宋人彭乘《墨客挥犀》卷四说,古代一辆车配四匹马,称一乘,按照《汉官仪》的规定,太守出行可增加一马,故以“五马”代指太守(省长)。
贯双雕:一箭射中两只老鹰,形容箭法高超。
烛灭对香消:两者都指人死去之意。
“香消”专指女人去世,“烛灭”则男女通用。
明蟾:古代神话称月中有蟾蜍,后因以“明蟾”为月亮的代称。
彻夜:通宵、一整夜。
骤雨:急雨、猛雨。
终朝:整一个早晨。
关河:后引申泛指一般山河。
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鸂鶒:水鸟名。
体形略大于鸳鸯,羽毛多呈紫色,雌雄相随,故又名紫鸳鸯。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
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
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昭:明亮。
赵瑟:瑟为一种弹奏类的弦乐器,赵地有鼓瑟的传统,故称赵瑟。
虞韶:即韶乐。
远古的贤明帝王舜为有虞氏的后代,故称虞舜,据说韶乐是他创作的,所以称虞韶。
轺车:一匹马驾驶的轻便军车,多供使者乘坐。
驿骑:驿站设置的单匹马。
琼瑶:美玉名。
羞攘臂:出自《庄子·人间世》,说国君征集武士,而一个形体丑陋的残疾人也卷起衣袖,露出手臂掺杂于应征者之中。
攘,卷起衣袖。
懒折腰:《晋书·陶潜传》。
范甑: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
“轻尘生范甑”颜瓢:颜回用来喝凉水的水瓢,代指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颜巷陋”鸳帐:绣有鸳鸯的帐幕,也指夫妻共居其中的帐幕。
凤台萧:见“萧史弄玉”陌:田间小道。
渑池之会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
赵王害怕秦王,想不去。
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
”赵王只好前去。
廉颇送到边境,跟赵王辞别时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不会超过三十天。
如果大王三十天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念头。
”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得高兴时说:“我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命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肯敲缶。
在这时蔺相如走上前去献上一个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
秦王不肯敲击瓦缶。
蔺相如说:“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离内,我能够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上前,蔺相如怒斥他们,把他们吓退了。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蔺相如回头召唤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众大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
”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祝寿。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
赵国又大量陈兵边境以防备秦国入侵,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秋,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
这年冬天,陶渊明到任八十一天,碰到督邮来检查公务,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
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