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线是用来敷设地下通信线缆的一种建筑,由于其位置相对固定并可以有效降低地上空间的占用,而且安全稳定、便于管理和巡检,深受各大运营商的青睐。
国家对人口密集区的城市建设项目在规划、计划批复上也非常支持城市通信管道的同步跟进。
通信管道施工技术也是现在国家很注重的一个问题.一、管道的组成:1、管道是一个系统,基本由人孔、手孔、管路三部分组成,从使用性质上又可以分为用户管道、局间管道。
用户管道包括主干管道和配线管道。
主干管道一般采用多孔管道的建筑模式,用来穿放大芯数线缆.管孔直径从25mm—110mm不等,管道人手井间距一般为100米,其位置一般位于城市主、次干道人行道或车行道。
新建城市管道一般为双侧规划建设。
2、管道建筑方式:通信管道从建筑方式上分为三种类型:隧道、管道、渠道隧道管道较为复杂,使用期限长,位于大型局址出入处。
用钢筋混凝土为基础,以拱形预制件做上覆、两侧用砖砌体而成。
管道是我们目前使用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老式的管道以水泥管或者石棉管为主,新式的管道主要是用7孔梅花管或者波纹管混建而成。
二、管道材料的种类通信管道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一般为混凝土管、塑料管、金属管、石棉水泥管等。
但在现在的管道建设上,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基本设计用塑料管。
塑料管分为单孔、2-12孔等。
我们通信主要使用7孔梅花管和单孔波纹管。
塑料管管材主要有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
单根管材的长度一般默认为6米。
塑料管材最大的缺点是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其膨胀系数较大,约为金属材料的6—8倍。
如果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使用,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三、管道路由的选择通信管道建设一般在城市规划中在水、电、气、暖、污之后,随着人们对通信资源的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和通信系统关系的紧密度的提升,通信设施也将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
(1)在满足设计的前提下,选择建在主干网络资源通过的路由上。
(2)为了减少架空杆路,要充分考虑建设分路建设管道、提高管道路网的灵活性.(3)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城市市政建设部门的规划和分配,进行合理的建设。
(4)优先利用和结合原有管线资源,降低建设投资规模,提高资源使用率。
(5)规划建设要规避大型设施聚集区,比如铁路等。
(6)对地基有明显影响的地段不适宜建设管道.主要有河流、沉降地段、沼泽、沙质土壤、水位高等地段.(7)管道建设也要坚持路由最短的原则.(8)管道建设必须经过现场勘验,必须保持与其他建筑物或设施保持足够的净距.(9)管道建设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便于排出影响管道安全的异物。
(10)管道的埋深应该结合两侧人井的高度,但高度差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11)管道段不得出现S弯和U弯。
一个段长要控制在100米左右。
弯曲管道段曲率半径一般不小于36米。
四、管道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技术交底的要求,管道施工流程为划线定位、开凿路面、挖掘沟(坑)、敷设基础、敷设管道、管道包封、砌筑人手孔、安装附属设施、回填夯实、废料清除等。
1、划线定位,单个管道段必须先划线定位,确定沿线的环境及地质情况。
满足设计高程、坐标、中心线、孔位的要求。
2、开凿路面及挖掘沟坑安装确定的中心线位置,以管道总宽度加上作业面宽度为上口宽度开凿路面,向两侧及下面开挖。
遇到不稳定地质情况时应该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
3、管道基础(1)基础类别管道基础分为天然基础、素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在土质均匀、坚硬的情况下,敷设金属管、塑料管可以采用天然基础。
在土质松软不均匀、有扰动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管道基础加固方法:铺垫小碎石:在管道地沟底部铺上10cm的碎石,使的底部结实稳定,表面平整。
铺垫砂石:去掉地基表面软土,每铺垫15cm砂石夯实一次,可以提高基面强度。
管道基础指标:基础宽度、厚度:在实际建设管道的宽度俩侧各增加8cm,厚度大于8cm。
基础位置、偏移:距离管道中心线左右不得偏移3cm。
养护时间、强度:,根据本地气候特点一般情况下为24小时,冬季施工要做适当的加温措施.灰、砂、石的配比:325#水泥配比为1:2:4;425#水泥配比为1:3:5。
4、管道敷设A:水泥管道敷设a:水泥管道的组合结构应构筑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
基础坡度系数一般应在3‰〜5‰。
b :管群进入人孔时,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不得小于300mm,底部距人孔基础不得小于400mm.c:管道单段长度不宜超过150m.弯管道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6m。
B:钢管管道敷设钢管管道可采用天然地基.a:钢管管道应该使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材料,管口要打磨成坡边无棱无刺.在实际施工中必须错口连接。
b:两根钢管顺向连接时外套管箍并焊接牢固。
管群规模较大时,每2米用扁铁捆扎并焊接。
管道接口应该做80mm厚C15包封.管口应该凹进30—50mm,窗口抹成八字型。
c:单根钢管程度应该大于2米.有缝钢管的缝隙应该位于上面。
C:塑料管道敷设a.双壁波纹管管道按设计要求,选用同材质的双壁波纹管组成孔群,应敷设在平整、坚实、可靠的混凝土基础上。
敷设波纹管每隔2米用钢筋支架固定,层与层的间隔应该为10—15mm,每层用直径10mm的钢筋隔开,中间缝隙应该填充M10砂浆.管道接口应该用套管插接并放置密封圈。
接口应该错开300mm。
单根管道长度不小于2米。
需要敷设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一般不得小于15m。
如果需要做混凝土包封的,厚度为100mm。
管程长度不宜超过150米。
b。
梅花管管道敷设梅花管管道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同材质的梅花管组成孔群,敷设在平整、坚实、可靠的混凝土基础上。
基础坡度系数一般应在3‰〜5‰。
建设2根以上时,接口要错开.接口用套管插接并抹上专用胶水.管道需要做混凝土包封时,包封厚度为80-100mm。
但管程不应该超过150米。
塑料管道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度。
塑料管道基础必须采用砂砾垫层,对一般土质地基的,垫层为0。
1米,软土地基厚度不小于0。
2米。
塑料管道应该由人工传递布放禁止翻滚或者吊放.塑料管的连接应该采用承接式黏结、承接弹性密封圈连接或者机械压紧管体连接。
接头程度一般为200mm。
严禁将塑料管加热弯曲使用。
D:硅芯管管道硅芯管可直接敷设在天然地基上。
同沟多根布放时,管间距为3mm且每隔2—5mm用尼龙扎带绑扎一次。
管群进入人手孔时,在外部做2M包封,人手孔内要留出足够余长并做封堵。
管道单段长度不宜超过1000m。
5、管道包封管道在敷设完成后,如果埋深比较浅或者管道周围有其他管线跨越时,应该对管群采取包封加固,在管道两侧及顶部采用C15混凝土包封80—100mm。
做包封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的模板,在初凝后,拆除模板。
包封偏差应该小于5mm。
混凝土一定要做到配比准确、拌和均匀、浇筑密实、养护得体。
侧包封和顶包封应该一起连续浇筑。
在管群外侧及顶部绑扎钢筋后再浇筑混凝土,一般在跨越障碍或者距离路面过近的部位用混凝土包封。
弯道管道的接头尽量在直线段内,如果无法避免,接头必须包封,长度不小于500mm,可以将其全部包封,包封厚度一般为80—100mm.6、管道回填管道在完成管群敷设后,从管道沟2侧同时回填,避免单侧压力大而损坏变形、移位。
首层土用细土填到管道顶部500mm处均匀用力夯实。
再按照300mm/层分步夯实至合适高度。
回填后,有必要做一次管道试通测试。
通信管道的回填土,应该在管道人孔施工顺序中完成,并且经过24小时养护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应该在完全清除了管孔异物后回填管道。
更不得有积水、淤泥。
管道顶部30厘米内不得出现直径大于5厘米的砾石、小砖等坚硬的物体.顶部30cm以上,每回填30cm夯实1次.管道2侧的土要同时回填,每回填15cm厚,夯实2遍。
两侧轮流进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绝对禁止用沙子回填。
五、人(手)孔与通道施工技术人(手)孔、通道的结构分为基础、墙体和上覆三部分.A:人(手)孔、通道的位置选择原则1、人(手)孔位置应符合通信管道的使用要求.在机房、建筑物引入点等处,一般应设置人(手)孔。
2 、管道长度超过150m时,应适当增加人(手)孔。
3 、管道穿越铁路、河道时,应在两侧设置人(手)孔。
4 、小区内部的管道、简易塑料管道、分支引上管道宜选择手孔。
5 、一般大容量电缆进局所,汇接处宜选择通道。
6 、在道路交叉处的人(手)孔应选择在人行道上,偏向道路边的一侧;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或单位的门口、低洼积水地段。
B:人(手)孔、通道基础7、人(手)孔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防水混凝土。
8、基础的规格、型号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符合设计或者标准图集的要求。
9、混凝土厚度一般为120—150mm。
特殊要求的地方应该在设计时说明。
10、应该在对准人手孔口圈的位置安装积水灌,并且从墙体四周向积水灌做20mm泛水。
11、在墙体全部完成后,基础应该进行抹面处理,表面应该平整光滑。
C:墙体施工技术1、在墙体施工前,应该对基础的中心位置、管道井口方位及基础顶部高程进行一次核对。
2、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12KG/平方厘米(常温下24H)时,方可进行墙体施工.3、砌筑墙体前,基础要清理干净,砖块应该用清水浇湿。
4、要先撂地摆缝,确定砌筑方法。
并保持墙体与基础的垂直度。
5、墙体用M10水泥砂浆、M10机砖砌体;用1:2.5的水泥砂浆抹面,内壁厚度15MM,外壁厚度20mm,墙面密实不空鼓。
6、墙体砖层之间必须压茬,内外搭接,上下错缝,不能出现通缝,砂浆饱满度大于80%,砖缝不大于10mm。
7、人手孔净高一般为1.8M—2.2M。
或者达到设计要求。
8、人手孔窗口为喇叭口,管道入口应该终止在砖墙体内,窗口要堵抹严密、外观整齐、光滑。
9、管道进入孔内,对面管道高程要对称.一般不应该相错1/2管群;分支管群可以高于主干管群.六、上覆盖施工技术1、人手孔上覆至口圈,要用M10水泥砂浆砖砌不小于200mm,不大于800mm的口腔,口腔与上覆口应该是同心圆。
口腔内部应该抹灰并且连接处坚固,抹八字。
2、人手孔上覆盖各部位的尺寸与孔墙壁上口尺寸向吻合.3、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上覆盖的底部要平滑,厚度应该均匀不鼓起、不凹陷。
4、人手孔上覆盖出入口以及外缘各个立面应该与底部垂直,个部位线条整齐流畅。
5、在按照以及预制的上覆盖时,在墙体与上覆的结合部找到平层,板缝间用1:2.5的砂浆堵抹严密.吊装环应该用砂浆抹成蘑菇型。
6、上覆盖板压墙200mm左右,与墙体接缝外抹八字角且无毛刺、断裂、接茬。
7、现场浇筑上覆盖,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满足要求.为了防止混凝土变形,钢筋骨架模板必须固定结实。
养护达到强度后可以拆掉模板。
表面一定要抹平压头。
七、附件设施1、穿钉应根据不同型号的人(手)孔,按图集中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穿钉应预埋出墙面50〜70mm,上下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允许偏差应不大于5mm,间距偏差应不大于10mm,相邻两组穿钉间隔偏差应不大于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