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孔子为话题高中作文700字

描写孔子为话题高中作文700字

描写孔子为话题高中作文700字----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高中作文描写孔子为话题700字子曾经曰:“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提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做错,也要引起重视。

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提出这个观点。

广开言路,虚心地接纳各个方面的意见,是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也是保证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明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这一点。

如齐威王,虚心地接受了邹忌的意见,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于是进谏者门庭若市,一年之后,大家的意见都说完了,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于是其他的诸侯国都来朝见,齐国不动一兵一卒,而战胜于朝廷。

唐太宗身边有个魏征,上了许多奏疏,绝大多数被唐太宗采纳,并且按照建议,兴利除弊,国家大治,唐朝初年的国力,十分强大。

历史事实证明,哪个时代重视采纳老百姓的意见,不闭目塞听,哪个时代的政治就非常的清明,哪个时代的国力就会非常的强大。

与此相反,如果闭目塞听,阻塞进谏之路,哪个时代的政治就会一塌糊涂、乌烟瘴气,甚至搞得江山倾覆、国破家亡。

周厉王就是一个反面的典型。

周厉王是一个贪婪暴戾的统治者,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等人,垄断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不让平民前往采樵渔猎。

大夫芮良夫规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知道独占财利,却不懂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谁想独占它就会触怒很多人,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周厉王的暴虐无道终于激起了广大国人的愤慨,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

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

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

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

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

并警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厉王不听劝阻。

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

秦始皇也是如此,他把那些平时叽里咕噜的有不同意见的儒生活活地埋掉,把诸子百家的书籍烧掉,实行愚民政策,其结果,逼得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不要说当代社会不会出现这些事,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我辈儿女们,可千万要注意!高中作文描写孔子为话题700字作为教师,孔子热爱教学。

除了中途当了几年官,被阴谋家离间下台,他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教育事业。

不投资,不炒房,安贫乐道,心无旁骛。

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典型的“舍小家,顾大家”。

孔子向往荣华富贵,但反对以不义手段得之。

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教学的一大特色是随意。

他没有教科书,没有统编教材,不设必修课,不发文凭,不评三好。

无组织,但有纪律,学生规规矩矩。

他主要通过和学生聊天完成教学任务,类似于今天的小班教学。

因为小班教学,他知道每个学生的底细,知道他们的性格和理想。

他会问: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从而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对于学生,他不挑剔,没有入学考试----据说有面试,有教无类,好生差生一个样,不搞区别对待。

好学生他当然喜欢,比如颜回。

脾气坏的也喜欢,比如子路。

他的学生宰予,说话不算话,大白天睡觉,气得孔子大骂“朽木不可雕也”,但他没有开除宰予,宰予后来成了“孔门十哲之一”。

他不体罚学生,也不“叫家长来”,也不罚学生“抄N遍课文”,更不用恶毒的语言骂人。

他是怎样维护课堂秩序和教学秩序的?我想,一是因为他爱学生,将他们当人,不当自己是老板。

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让人瞧不起。

这就是孔子的能耐。

一般人说得到,做不到。

在孔子的时代,国家不管民间教学。

没有教学和科研考核,没有高考指标考核,没有既定的人才标准让他完成,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教书育人。

没有国家的英明领导,没有校长热情鼓舞,孔子为什么那么卖力气?我猜,其一是事业心,为理想而奋斗。

其二是孔子要依靠教学质量谋生存,一心一意谋发展。

学生教不好,没有生源和学费----据说是腊肉干,他吃什么,喝什么?国外私立大学办得好,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的课堂无处不在。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在师生游泳的归途,在君王议政的庙堂。

在这一群人里,孔子是老师,但更像带头大哥。

他领头在前,学生相伴在后。

师徒在仁途上风尘仆仆,在春风里手舞足蹈----“咏而归”。

孔门虽然没有实际上的学院,但他们有共同的精神家园。

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没有了理想和理想主义者,就没有孔子和孔子书院。

高中作文描写孔子为话题700字《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

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

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

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

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

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

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

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

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

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首先,宽容需要沟通。

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

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

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

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

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

“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高中作文描写孔子为话题700字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号称弟子三千,每一个无不是平步青云的,他还因为良好的品德素养被人们称为圣人。

按现在的说法,孔子也该称得上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优秀教师了。

教师节,是一个关于老师的节日,由西方传入中国并开始沿用。

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节便是报答老师对我们无私奉献的契机。

孔子和教师节看似没有多大关联,毕竟有教师节的时候孔子已逝去多年了。

但孔子不是一个大教育家吗?那么他也该过教师节吧!九月十日是现在国定的教师节,但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有关组织都呼吁把教师节改在九月二十八日,因为那是孔子的诞辰。

孔子有那么大的魅力吗?甚至让我们改变已沿用多年的节日。

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把教师节改在九月二十八日是对这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的肯定和对教师们的尊敬。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开创了中华大地历史文明的先河。

孔子一生在各国游历,发扬他的思想却在当时没有多少人接受,而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写成了一本书,那就是流传至今仍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之一的《论语》。

而孔子的思想也从那时开始影响中国一代代的儿女。

孟子便是遵循了孔子的思想从而创作了《孟子》,即使是那史册上的暴君秦始皇也无法磨灭儒家思想的传递,更是有数不清的帝王俱废百家,独尊儒学。

其实我一直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便是从孔子开始的。

如果说那是孔子过去的辉煌,那么现如今,他依旧是不朽的。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汉语,世界各地都开办孔子学院,在美国,汉语成了大学必修课之一,而教材就是《论语》。

孔子的魅力开始由中国向外传播,一点点渗透了世界。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篇帖子,是网友投票选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人物,而孔子便首当其冲,名列第一。

如此伟大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去纪念他,所以把教师节改为九月二十八日不得不让人深思,也不得不让人首肯。

这表示孔子的魅力影响至深,孔子的魅力已远播海外,那也是中国的魅力。

教师节的改变如果确定,也意味着中国的古文明已经开始被世界所认同,被世界所融和,孔子的魅力即是中国的魅力。

还记得那首《中国话》吗?“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高中作文描写孔子为话题700字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里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本书,我读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

特别是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格言,对我的教育意义最大。

这个格言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说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时大文学家。

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对自己的文章十分满意。

后来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文章,建议把“德字改成“风字,这样做既可以与前边的“云山、“江水相呼应,并且更有韵味。

范仲淹觉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见。

经过这个故事,更可说明,当自己有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应当不耻下问,向人多请教。

无论是谁,只要有学问,都该去向他们请教。

我平时就没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