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美南粤少年自我介绍

最美南粤少年自我介绍

最美南粤少年自我介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最美孝心少年薛婧事迹介绍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薛婧是我校七年级班学生。

从五岁起,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成为了她最重要的事情。

那还是十年前,父亲在本县一铁矿企业上班,由于安防设施不到位,父亲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受重伤,致腰椎严重受伤至今卧病在床。

母亲在照顾父亲两月后绝望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扔下姐弟三人和父亲艰难度日。

事故发生后,企业老板在付出了少量的医药费后便“失踪”了,无奈,父亲只好出院,躺在简陋的床上靠亲朋好友的帮助和接济生存。

从那时起,早上不到6点薛婧就起床忙着起床给父亲翻身换药。

中午一回家就踏进厨房给父亲做饭,下午回家还要洗衣服,小手经常不是被烫伤就是冻伤。

家里还有三四亩田,特别是农忙时小薛婧更是忙的完家里还要到田里去干活,种玉米、收油菜、栽秧……这些田里的活薛婧都会。

七、八年过去了,那个比灶台还矮的小孩,现在已成了一个懂事的少年。

薛婧家庭的不幸和她自立自强的精神,尤其是一份泣人泪下的孝心也感染和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从小学时期,学校的师生都给予她无私的关爱。

薛婧在我校就读已一年了,自立自强的她始终未向学校申请帮助。

目前,父亲病情沉重,又需治疗。

为此,学校团委特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请你们伸出无私的双手,给予她关心和帮助,使她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请全校以班为单位,组织捐赠活动。

联系人:郭红梅。

西乡四中团委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最美孝心少年事迹介绍(二)最美孝心少年事迹介绍邵帅,今年16岁,2016年正在北京打工的妈妈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

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

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邵帅一岁时父母离异,跟随妈妈邵丹生活,xx年,邵帅的妈妈到北京打工,7岁的邵帅就在徐州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2016年7月,邵帅和其他103名学生一样,满怀着希望与憧憬准备踏进中学的大门,努力学习。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去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2016年6月,北京一家权威医院诊断出他的妈妈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随后病情恶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

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

从2016年6月到北京看望妈妈,邵帅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悉心照顾着。

邵帅的妈妈邵丹回忆说:“严重时,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帅帅照顾我,端屎端尿。

别人看了都感动得掉泪,直夸他懂事。

”“孩子最怕我死了,有一次我疼得在病床上打滚,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抢救过后,医生都离开了,帅帅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给我说:妈妈,你不能死。

求求你,你不能死。

你要是死了,我就成孤儿了。

”说到这里,邵丹大声地哭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刻孩子的眼神,那眼神里透着恐惧,还有急切以及无助。

”邵丹在无菌仓内,每天医院安排两次探视时间。

每天探视前,邵帅会早早地在门外等候。

护士看了也觉得不忍心,有时就提前让他和妈妈通过视频通话。

“通过视频给我说说这,说说那,探视时间结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话筒。

孩子现在特别依恋我,就像相依为命的感觉。

”京华时报》的记者彭科峰曾跟踪报道过邵帅母子,说起邵帅,他满是心疼:“这个才12岁的孩子,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来,从医院回到住处,要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十几站路。

每次他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回去。

照顾妈妈让他显得很疲惫,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车,我看着觉得特别心疼。

”与孩子接触了不到7天,但邵帅已给彭科峰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特别执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信念,那就是救妈妈,他不能失去妈妈。

而他这种信念,特别感染人。

我每一次见到他,都觉得特别疼惜。

”说起懂事的小邵帅,66岁的外婆泣不成声:“孩子在这不愿多花一毛钱,别的孩子总能吃零食,我外孙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有时他还瞒着我不吃饭,为妈妈看病省下钱。

”2016年2月24日,北京道培医院,骨髓移植手术顺利进行了:上午9点半到11点,12岁的邵帅进入手术室,抽取骨髓;中午12点半到下午3点,邵帅的妈妈邵丹被送进手术室,输入儿子的骨髓。

2月26日上午8点40分,考虑到邵丹今后治疗的需要,邵帅再次来到道培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开始第二次为母亲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2月28日,邵帅经观察情况稳定被批准出院。

经媒体报道,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的心。

在北京,知道邵帅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业纷纷解囊相助。

而在家乡徐州,人们更是对小邵帅时时牵挂,市慈善总工会受市委书记曹新平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帅母子、邵帅的母校矿大附小为邵帅进行了全校募捐、家乡的媒体为小邵帅颁发了“彭城好人”的证书、一些关注邵帅母子的人自发为他们捐款……邵帅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动在继续着,小小年纪的邵帅不仅获得了“彭城好人”的称号,还被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联合授予“品德优良好少年”称号,并作为徐州市代表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少代会。

此外,徐州市自今年五月底开始对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争当…四好少年‟———学习邵帅捐髓救母事迹”主题教育活动。

目前邵帅的妈妈病情已经稳定,邵帅也于8月10日入读中央美院附中。

但对于邵帅和妈妈来说,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邵帅说,每次自己感到害怕难过时,就会不停地念这首诗,这样“我就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

最美妈妈雕塑介绍最美妈妈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北京韩美林艺术馆,我是讲解员关心,很高兴为您服务。

韩美林先生的名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xx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80年代生肖邮票上毛绒绒的小动物形象都是他的代表作。

但作为当代著名的艺术大师,他所涉及的艺术领域远不止这些,今天我就带您走进韩美林先生的一件城市雕塑。

大家请看我身旁的这件青铜雕塑,它高约50cm,主体由一双女性的手和手中的一个小女孩组成,这是韩美林先生2016年为杭州市创作的城市雕塑《爱结》的微缩小稿。

《爱结》即爱意的爱,凝结的结,究竟这雕塑凝结的是哪一份爱,还要从它创作背后的那一段故事说起。

2016年盛夏7月,在杭州滨江新区一处普通的居民小区内,发生了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

年仅两岁的小女孩妞妞不知是何原因悬吊在了自家10楼的阳台外,就在她将要掉下的危机瞬间,一位路过并目睹这一切的年轻女子,本能般地健步上前用双手接住了坠楼的妞妞,年轻女子用双手的粉碎性骨折换回了一个生命,她就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她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了全社会向善的力量。

就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她的动人事迹之时,韩美林先生受杭州市委市政府之邀,以“最美妈妈”为主题创作了城市雕塑《爱结》。

对韩美林先生而言,母子之间题材的创作并不陌生。

他的60余尊“母与子”青铜系列雕塑早已享誉国内外,作品中母亲与孩子嬉戏玩耍般亲密无间的造型设计,都表现出了人类浓浓的爱意,令每一位看过的观众为之动容。

韩先生曾说过,母爱是这世间最自私的爱,因为在每个母亲心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最珍贵的宝物;但母爱也是这世间最无私的爱,面对任何一个鲜活的生命,任何一位母亲都会做出与吴菊萍一样的决定,这时母爱不再是一种善德,而变成了一种本能。

韩美林先生自幼丧父,其兄弟三人都是由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因此,对母爱他有着自己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雕塑《爱结》的创作,延续了他母子题材温柔细腻的风格,强调“接住”的瞬间与状态,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双手造型韩美林先生则参考了西藏、印度、尼泊尔及东南亚等地佛像中手型元素的设计,佛手即佛心,母亲的芊芊细指彰显着静默之力,承载着无限的爱与包容,表现着独特的佛教手势的美感。

母亲双手指端停留的鸟儿,既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又传达了一层更深的理念,那就是最美妈妈吴菊萍托起的不仅是妞妞一个人生的希望,也托起了整个社会友爱、向善的希望。

最后,韩美林先生还延展创作视角,将雕塑主题升华到对人类“真、善、美”的追求与歌颂。

“真”是出发点,“善”是一种行动,“美”是结果。

雕塑《爱结》就是韩美林先生从真实表现“最美妈妈”的感人事迹出发,经过虚实相间、精准细致的艺术处理,最终呈现出的一种极致的美感,《爱结》、《爱结》,这就是“美的结果、爱的凝结”。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介绍2“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介绍2挺起不屈的脊梁——记阜南县朱寨镇李寨小学教师刘子荣【概要】刘子荣,一位单亲母亲,朱寨镇李寨小学的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二十多年前丈夫不幸离世,生活的重担非但没有把她压垮,反而挺起了不屈的脊梁,演绎了朱寨镇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抚养二个孩子长大成人,赡养年迈的婆婆安享晚年,用爱心撑起留守儿童的一片蓝天。

这位集“阜南好人”、“阜南县师德标兵”、“朱寨镇优秀教师”、“阜南县优秀班主任”等诸多称号于一身的乡村女教师。

一位单亲母亲,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重担,我们不知道,刘子荣也不知道,因为她的脊梁从未弯过,哪怕一丝一毫!天热了、天黑了人家往家回,可刘子荣在放学后,天黑时,总往承包地里跑,为了一家四口人的生计。

2001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刘子荣像往常一样,放学后去搭理地里的庄稼,晕倒在玉米地里,下午上课时班长喊起立后,教师内哭声一片,当刘子荣问是何故时,班长含着眼泪说:“刘老师,你不能在这样不要命了,以后我们帮你干农活。

”每每回忆起此景,刘老师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的说:“现在的孩子真懂事呀!”有一次刘子荣放学回来后看见婆婆在流泪,就问:是不是子荣惹你生气啦,我有什么错就说出来呀!婆婆拉着刘子荣的手泪流满面的说:“我看你累的吃着饭都能睡,真着不想活啦,我这样拖累你,我真是于心不忍呀。

趁着你还年轻,过你应该过的生活去吧。

”说完老人已泣不成声。

刘子荣跪在婆婆面前,拉着婆婆的手说:“虽然你儿子走啦,你还是我家的主心骨呀,只要我回来家能看见你老人家,再苦再累我也能坚持。

”在朱寨镇谈起小学的教学质量,刘子荣名字总是被人们提起,原因是翻开朱寨镇近五年的小学质量检测成绩,只要是刘子荣所带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2016年春,中心学校组织业务检查,中心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朱鑫主动向校长办公室申请到李寨小学检查工作,当时大家都迷惑不解,当检查结束开总结会时,朱鑫的总结汇报三次提到刘子荣,对刘子荣的学生管理方法、课堂教学艺术和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大加赞赏。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朱主任想探究一下刘子荣取得成绩的原因。

后来朱鑫常说:刘子荣在那样的特殊的家庭环境下,能取得这么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怎能不激起人们一探究竟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