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水螅属于()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扁形动物2.蚯蚓平常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层中,但下雨后,我们经常能在地面上看到蠕动的蚯蚓,这是因为土壤中缺乏()A.温度B.湿度C.水分D.氧气3.家鸽等鸟类的双重呼吸是指每呼吸一次()A.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B.在气囊里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C.在气囊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D.吸气时在气囊,呼气时在肺进行气体交换4.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特征是()A.胸肌发达B.有喙无齿C.前肢变成翼D.身体呈流线型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蜘蛛B.蝗虫C.草鱼D.蜜蜂6.(2分)蚂蚁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A.动作B.声音C.气味D.性外激素7.(2分)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和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A.运动器官B.感觉器官C.消化器官D.生殖器官8.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A.酸奶B.白醋C.酱油D.啤酒9.细菌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是因为()A.利用芽孢保护B.结构太小,受到的伤害小C.有鞭毛可以流动D.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敏感10.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
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变温动物11.在深海的火山口发现了古细菌,这说明()A.细菌生存能力很强B.细菌分布广泛C.现代细菌生存能力不强D.A和B12.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的七个等级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等级和最多的等级分别是()A.界、种B.种、界C.科、门D.目、界13.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于()A.陆地和水中B.潮湿陆地和水中C.水中和潮湿陆地D.都生活于水中14.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
密封坛口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15.蝗虫可以在干燥的陆地上生活,在它的形态结构中,防止水分散失的是()A.体表的革质翅B.体表的大量鳞片C.覆盖全身的表皮D.坚硬的外骨骼16.犬齿的主要功能是()A.切断食物B.撕裂食物C.磨碎食物D.阻挡食物17.鸟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动力主要来自()A.四肢B.胸骨C.胸肌D.羽毛18.孙悟同学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已对7种动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分类(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待区分的生物大雁、野兔、蝗虫、青蛙、蚯蚓、蜘蛛、鲫鱼类别1青蛙、大雁、野兔类别2蝗虫、蚯蚓、蜘蛛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19.下列词语中体现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原理的是()A.大雁南飞B.狡兔三窟C.老马识途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0.下列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个菌落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B.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形成的C.细菌的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D.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种类21.下列是学习行为的是()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B.狗见到主人就摇尾巴C.初生的兔子碰到母兔,就有寻找乳头和吸吮的动作D.公鸡清晨在一定时间鸣叫22.利用农田蜘蛛可防治农田中的害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消灭所有害虫B.减少施用农药C.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D.减少每亩农田的经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23.关于关节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家兔全身骨骼都是由不同的关节组成B.关节具有灵活性和牢固性C.牵引关节运动的骨骼肌都是附着在关节的两边D.骨骼肌一定要受到外界或内部神经的刺激,才有可能产生收缩24.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主要意义是()A.促进物质循环B.净化污水C.生产药物D.制作食品25.生物分类的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A.门B.纲C.科D.种二、填空和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29分)26.(8分)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如图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不在同一组的动物有(用字母表示)。
(2)A体表有,它的作用是;C的呼吸器官是。
(3)适于空中生活的D在骨骼上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
(4)B、D的身体均呈。
请将上述动物由低等到高等进行排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7.(6分)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图是兔的牙齿,判断的依据是:家兔的牙齿只有和的分化。
(2)[1]形状像凿子,适于;[2]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28.(7分)如图所示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物体积最小的是(用字母表示),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图中A 所示的一类生物细胞内,所以又被称为。
(2)图中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用字母表示);它们在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在生殖方面的共同点是都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新个体。
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生物C常通过快速繁殖新个体。
(3)生物D多数类型能产生杀死A类生物的“物质“,从而用于疾病防治,这里所述的“物质”被称为。
(4)图A、D所示的生物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菌落。
其中,生物D形成菌落的特点是。
29.(8分)1967年,俄勒冈大学的径赛教练包尔曼和专门研究心脏的医学家哈里斯合著的《慢跑》一书出版,大大促进了慢跑活动的普及。
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请分析回答:(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是由组成的。
(2)关节很灵活,在运动中起着作用,如乙图所示关节结构示意图。
由于[2、5]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1],[3]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丙图中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②],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是[①]。
(4)如图4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运动系统相关结构关系的是(用字母表示),你的判断理由是。
三、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0分)30.(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据统计,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62.9%;在1万多种种子植物中,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151种,占全国总数的42.6%.全省拥有脊椎动物137种,占全国总数的58.2%.在我国公布的335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云南就有199种,占全国总数的59.4%,其中亚洲象、野牛、绿孔雀、赤颈鹤等23种在我国为云南独有。
(1)上述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2)材料中提到的亚洲象、野牛,在生殖发育方面不同于绿孔雀的特征有。
(3)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它们主要食用草、树叶嫩芽和树皮。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亚洲象的觅食行为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4)滥伐森林、过度开采煤矿资源等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
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31.(5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请分析资料并回答: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地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
然而,要想完全掌握狩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
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
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1)资料一说明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
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因素的影响。
(2)资料二中,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32.(5分)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A B C 实验步骤①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不作处理③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出现许多菌落出现个别菌落不出现(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
(2)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3)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如果要使这个实验更严谨,应该设置组。
(4)从A、B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3.(6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
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
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
(5)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活有影响的实验。
①把乙中的土壤。
②在甲中喷入的农药,在乙中喷入。
③把甲、乙两容器放到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参考答案一、ADABD CDAAD DACDD BCCDD BAAAD二、26.(1)脊柱;B、C、D、E;(2)外骨骼;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缺一不可);肺和皮肤;(3)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有龙骨突;(至少两点);(4)流线型;A→B→C→D→E。
27.(1)A;门齿;臼齿(2)1门齿;切断食物;磨碎食物28.(1)B;噬菌体(2)C、D;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出芽生殖(3)青霉素;(4)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出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29.(1)骨、关节和肌肉;(2)支点;[1]关节软骨;[3]关节腔;(3)[②]肌腹;[①]肌腱;(4)A;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三、(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胎生、哺乳(3)先天性;遗传物质(4)建立自然保护区31.(1)先天性行为;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遗传(2)性外激素;信息交流(通讯)四、32.(1)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2)杀死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确保变量唯一性;对照。
(4)洗手前手上的细菌、真菌的数量和种类都要比洗手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