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7九上·句容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窈窕淑女,________。

(诗经《关雎》)(2) 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3)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 ________,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5)经纶世务者,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6)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

(李煜《相见欢》)(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答题。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xī灭在自己的深yuān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yuān________灭深________(2)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蜿蜒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7九上·杭州月考) 《水浒传》中108个好汉均有绰号,请从下列绰号中选出一个说说他(她)是谁,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①呼保义(及时雨)②玉麒麟③小李广④一丈青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4. (3分)(2018·济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

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

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渗(shèn)透燥动B . 屏(bǐng)息欢腾C . 亲昵(ní)晨曦D . 刹(shà)那问侯(2)依次选用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染上徘徊B . 盖上徘徊C . 盖上盘旋D . 染上盘旋(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B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轻轻掠过水面飞到芦苇荡尖C . 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D . 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飞到芦苇荡尖轻轻掠过水面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5. (21分) (2017八上·大同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年花开钱海燕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

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

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

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

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作业做完了,再做其他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

”我小心翼翼地说。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

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

”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

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

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喝杯茶吧。

”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

“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

”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

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

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

”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

镜子运到的时候,被工人不小心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这太神奇了!”找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

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将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

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

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有删改)(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6. (12分)小说粘住你我他①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文字优美,有人说是因为它们故事情节动人,还有人说它们深刻地剖析了人性。

最近一项对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的读者调查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可能是小说具有持久魅力的重要原因,因为小说反映了我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某种形式的人性。

②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专家们专门研究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如何应用到了文学中。

他们做了一次调查,让500个读者填写了关于200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小说的调查问卷。

被调查者要填写自己认为的主角或配角的性格特点,然后描述他们的个性和动机,比如他们是否有责任心或者支配欲很强等。

③结果发现,小说中的角色可以划分为鲜明的几类。

一般来说,那些主角,比如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贝内特,她在责任心、有教养方面获得了读者的高分,而那些配角在获取社会地位、支配欲上的得分很高。

而且在小说中,有支配欲的角色受到了作者的强烈谴责,这些坏家伙都是一些想支配他人的“机器”,他们过于我行我素,很少有亲近社会的行为。

④其实,中国小说中的角色也有类似的现象。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作者力捧的正面人物,不仅有“携民渡江”的高度责任心,还一心一意要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而曹操则是小说中的大反派,“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就是出自他口,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和支配欲。

⑤专家们分析了调查结果后认为,这些对立的小说角色其实反映了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狩猎-采集原始社会后形成的集体观念,在那样的社会中,由于要和自然界进行艰苦的抗争,个人的强势被部落集体的利益所压制了。

而小说中恰恰反映了个人支配欲和集体利益之间的根本对立,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很少有人还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但这个永恒的主题依然让小说深入人心,因为它的确反映了远古形成的人性。

⑥另外一些角色的分数介于好人和坏人之间,比如《呼啸山庄》中的西斯科里夫或者《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先生,他们在小说中的出现表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社会秩序,对个人产生了压力,这种冲突以这些角色的形式被反映了出来。

⑦小说就像是一种粘合社会的胶水,增强了那些能造福整个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抗争中逐渐进化出来的。

另一方面,小说和某些社会警示故事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原始社会,打猎为生的原始人谈论一些人的欺骗和欺凌弱小的行为,以达到不让坏人得偿所愿的目的。

而小说同样起到了这个效果,人们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了坏人的伎俩,避免自己今后上当受骗。

⑧小说不仅是进化的产物,它实际上也正在影响人类社会未来的进化。

(1)阅读第①段,说说“为什么名著能够经受时间和文化的洗礼而流传下来”。

(2)第⑤段中“永恒的主题”指的是什么?(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6分)7. (16分) (2017八上·江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

凝之慕老菜、严子陵为人,推牢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州里重其德行。

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有删改)(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①叶徒相似________②圣人非所与熙也________③齐人固善盗乎________④悉散之亲属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②王曰:“缚者曷为者也?”③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3)选文甲画线句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4)根据乙文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

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七、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 (2020九下·海淀月考) 请以“情有独钟”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