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流派与发展趋向刘军、强晓云【内容提要】在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基本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俄罗斯的强势登场。
俄罗斯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仍然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此外还存在众多的非主流的理论流派,如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地缘政治学派等。
当前,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界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多元化、西方化、孤立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理论流派;发展趋向【作者简介】刘军, 1970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强晓云, 1972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所博士。
(上海邮编: 200062)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5)11-0022-07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社会的急剧转型,在理论界尤其是在国际关系理论界,俄罗斯同样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基本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俄罗斯的强势登场。
本文主要分析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发展趋向。
一从苏联到俄罗斯:国际关系研究的沿革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的发展除了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影响外,苏联时期国际关系学的发展也为它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二战前后,随着苏联不断卷入国际事务领域并成为两极对抗中的一极,苏联对外政策研究领域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
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界就区分了苏联国际研究领域不同的思想流派:马克思主义、大俄罗斯帝国主义、官僚专政、拜占庭传统、国家防御、欧亚主义、对海洋的渴望和国家性格等。
[1]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时期的国际关系学大量批判吸收西方的理论,采用各种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多学科方法来探索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机制与发展趋势,并以此为苏联对外政治活动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苏联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国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与地缘政治研究等。
[2]如果说苏联时期国际关系研究是在传统的地缘政治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以追求超级大国地位并推动世界革命为目标,那么冷战结束后的俄罗斯则出现了从帝国到民族国家、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向西方市场经济及民主政治的转变,这也是俄罗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总体背景。
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国际关系研究关注俄罗斯的国家定位、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俄罗斯与世界体系的关系、俄罗斯外交政策决策等。
从苏联时期到当代俄罗斯的国际关系研究,从方法论以及理论渊源来看,学科的传承性并没有完全消失,如今日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地缘政治研究以及欧亚主义研究都具有这样一种学科上的延续性。
但是这样一种学科上的延续性毕竟影响较小。
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学发展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其基本概念、话语系统、理论流派完全倾向于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体系。
对于当代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俄罗斯学术界存在不同的分类标准。
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将俄罗斯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分为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欧亚主义以及新马克思主义流派,[3]另一种是分为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此外还包括一系列焦点性的问题领域,如全球化、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地缘政治学等。
[4]但如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是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一样,俄罗斯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也是如此。
二俄罗斯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及其争论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流派主要以俄罗斯科学院美国与加拿大研究所的T.A.沙科列伊娜以及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A.D.博格多罗夫为代表。
[5]其他现实主义学者还包括霍卢斯塔耶夫、阿尔巴多夫、可克申、契什科夫、维诺格拉多夫等。
[6]从其主要的理论观点来看,俄罗斯现实主义者认为,必须要以实际的利益来定义俄在欧亚大陆上的外交政策,强调要抵制内外威胁,保障国家安全。
目前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是深层次的内部危机。
因此,俄罗斯首先要完成国内改革,积累必要的资源来修复内外的不稳定。
从外部看,要有选择地发展同外部国家的关系:近国外—前苏联国家—东欧、中东、远东—西方。
当前俄罗斯现实主义者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世界结构、极以及俄罗斯战略和对外政策问题,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是:第一,正在出现的世界秩序其特点是什么?第二,俄罗斯应采取的对外战略是什么?[7]围绕上述问题的研究,俄罗斯现实主义者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历史体系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方法、政治哲学与社会学方法、政治心理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等。
[8]与现实主义相比,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自由主义提倡用多边国际体制保证国际体系的稳定,强调采取西方政治经济体制来改造俄罗斯社会,从而使俄罗斯回归“人类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
俄罗斯自由主义的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自由主义内部也有相当大的分歧与区别,主要表现为三大流派:现代化流派、制度主义者流派、国家民主派。
现代主义者(如盖达尔、科济列夫)强调俄罗斯要接受西方文明价值观,成为西方一部分,认为苏联的解体是积极的,有利于俄罗斯。
制度主义者强调要成为当代国际组织的成员,但对现有的国际制度持批评态度,否认苏联解体是积极的,强调要加强与独联体以及前苏联国家的一体化。
国家民主派则强调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以及在世界政治中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9]但是也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自由主义进行划分,将自由主义划分为“软弱的自由主义”、“本土特色的自由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自由主义”。
如俄罗斯政治学家马西亚·A.维格尔认为,自由主义作为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组织原则具有较大的软弱性,最终无法赢得民众。
同时,维格尔认为还存在着一种俄罗斯特色的自由主义,那就是浅浅地植根于12世纪以来俄罗斯哲学与公共生活中的一系列自由主义原则和制度。
[10]俄罗斯政治学家安德兰尼克·米格兰尼亚强调从政治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讨论自由主义,俄罗斯经济学家莫夫谢香则从经济的角度对俄罗斯自由主义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全面的剖析。
[11] 俄罗斯学术界还将自由主义划分为万能主义、理想主义与国际主义。
以特列宁为代表的万能主义认为,美国在当今世界的领袖地位是国际关系进一步向民主化发展的前提与保障。
因此,同美国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有利于俄罗斯实现民主政治。
[12]以阿达米申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则主张建立世界政府,认为只有通过建立“绝大多数国家支持的新的国际行为准则”,才可以彻底根除这些“人类社会的结构性危机”。
[13]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的结构,完善安理会职能,重建国际政治管理体系。
在保留联合国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建立国家联盟以便应对新的威胁,而美国应该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14]以大卫多夫为代表的国际主义则主张提高国际法和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单凭一国的力量已经难以应付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完善国际法体系,充分利用国际组织来协调各种冲突和矛盾。
[15] 俄罗斯的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存在相当大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独联体的一体化与欧洲安全。
自由主义者认为,俄罗斯真正的两难不是独联体的一体化与非一体化,而是完成民主与市场的改革。
俄罗斯在欧洲的主要安全利益是加强多边机制,避免出现权力政治回归的情况。
北约是欧洲安全的保证,北约东扩并不是什么重大的威胁,是防御性的而非进攻性的。
但是现实主义者强烈反对北约东扩,强调优先发展与独联体的一体化与“近国外”国家的关系。
第二,关于世界秩序问题。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秩序是当前国际关系的一种体系,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国际体系的结构与现存的制度性规范和机制决定了它的原则、特点及内容。
而结构是通过极或者权力分配来定义的。
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世界秩序是指已经建立起来的体系,而自由主义者则把重点放在提高或调整世界秩序的方法上。
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自由主义者认为世界秩序中的行为体是多元的,而现实主义者认为国际秩序是国际的或者国家间的关系。
第三,关于国家利益与主权问题。
自由主义者认为全球化以及全球市民社会的出现可以使国家利益次之,这样可保护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俄罗斯应该减弱主权,进行跨国合作,与国际组织合作。
但是现实主义者却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此外,在外交政策方向问题上,自由主义者认为,俄罗斯应该放弃大国幻想,承认目前状况,向西方靠拢,否则就会处于边缘化;但是现实主义者认为仅仅同西方合作对俄罗斯是不利的。
[16]综上所述,俄罗斯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同西方一样也是在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开展论战。
但是俄罗斯学术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简单地依照西方的习惯将俄罗斯的国际关系理论分为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并不能完全反映俄罗斯国际关系研究的现状,应当从俄罗斯国际关系学者的分析方法及他们的出身来区分国际关系理论的流派。
根据这一标准,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分为政治社会学派和历史政治学派。
[17]政治社会学派主要由莫斯科大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哲学专业出身的学者组成。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秋林、梅里威利、茨冈科夫、谢尔古宁等。
他们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当代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强调应当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在通盘考虑当今世界政治特点的基础上来制定俄罗斯的对外政策。
政治社会学派的观点注重实用性,与人们熟悉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些相近,同时或多或少地带有新欧亚主义的色彩。
历史政治学派则主要由地方院校历史系出身的学者组成。
该流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等研究国际关系的科研机构中占有主导地位。
他们主张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各种国际政治现象。
该学派的支持者认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民主制度必将代替专制制度。
可以看出,历史政治学派的理论带有西方的自由主义特色。
此外,由于历史政治学派在俄罗斯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因而其国际关系理论还具有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想。
[18]三俄罗斯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除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外,俄罗斯还存在众多非主流的理论流派,如全球化、欧亚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地缘政治学派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理论界对全球化的研究非常兴盛。
由于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俄罗斯社会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
俄罗斯的全球主义者认为,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日益激化的国家间竞争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跨国公司、非政府性国际组织、全球经济组织(例如八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国家主权将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