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台车式燃气热处理炉二、管理内容:操作者必须经过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掌握本岗位操作技术和燃气安全知识,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进入岗位前,须正确穿戴劳护用品。
三、操作细则与要求:1、运行前检查:①、检查炉门、运料台车、密封装置、风机等设备和设施是否完好可靠。
②、检查各阀门、开关、仪器仪表是否完好可靠,并处在正常位置和状态。
③、检查天然气(烧嘴前压力0.03-0.05Mpa)、压缩空气(0.5-0.7Mpa)的压力是否在正常使用的范围内。
④、检查天然气管道、各阀门有无漏气,如有漏气严禁使用。
⑤、检查炉门升降钢丝绳:不得有断丝、断股、压痕等现象及其它明显的缺陷; 卡扣牢固无松动现象;不得有脱槽、扭曲等现象。
2、作业操作:(1)、开炉点火的操作①、需加热的工件应平稳放置在运料台车上,运料台车到达限位块前应减速,不得使台车车轮猛烈撞击限位块。
②、缩回安全插销后操作台旁的警示灯亮,按住“炉门关”按钮,炉门缓慢、平稳的落下到位,再按住“炉门压紧”按钮,把炉门压紧。
③、接通电源,首先打开助燃风机,吹扫五分钟左右。
④、待风机吹扫完毕后再接上燃气阀,打开燃气电磁阀,若出现燃气高压报警,需在压力开关处放散.(旋开压力开关上的螺栓,待燃气压力正常,电磁阀打开后再旋上螺栓)。
⑤、给控制器送电,在点火之前需检查助燃风管道上的电动执行器是否在最小开度,只有在最小开度时才能点火(为获得执行器最小开度,设定温控表温度低于炉内温度5度,按下确认键后等60秒后点火)。
⑥、烧嘴依次点火,在烧嘴点火不成功后,需间隔三分钟后按下复位按钮(注:复位按钮按下后立即松开,以免烧毁设备)再次点火,若依然点不着火,需检查助燃风压力是否正常,燃气压力是否正常,烧嘴是否打火,电磁阀是否有打开动作.不可连续点火,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⑦、在每个烧嘴燃烧正常后,再设置所需加热温度转入仪表自动控制温度。
(2)、停炉息火的操作①、准备停炉时,依次关闭烧嘴,切断控制器电源。
②、关闭燃气手阀(位于电磁阀下面的)和燃气电磁阀。
③、助燃风机需再运行一段时间才可关闭(300度炉温以下时)。
④、提升炉门前须确认安全插销在缩回位置、操作台旁的警示灯亮时。
按住“炉门放松”按钮后等压块收回,按住“炉门开”按钮,炉门到位后插上安全插销,警示灯不亮。
⑤、关闭电源。
四、安全注意要求:1、装窑、卸窑时,首先检查所用吊索吊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用遥控器操作行车调运铸件时,要先试行车运行是否正常(刹车、限位等),运行速度要缓慢。
被吊铸件在达到指定地点前,要预判刹车距离,提前做好刹车准备,防止滑车造成事故。
要根据铸件形状、大小,按装、卸顺序进行操作。
2、点火前应确认设备一切正常,所有无关人员均已经退到安全位置。
3、点火后,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如果必须离开,应通知车间主任,待安排的接替人员到岗,并交接好有关事宜后方可离开。
4、打开炉门前应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并做好准备工作,无关人员离开危险区域。
5、操作台车时,须确认炉门高度、轨道、台车周围物品等不阻碍其运行。
6、操作工应严格按照炉子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7、物料堆放禁止占道占轨放置,且须与台车运行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8、最大装炉重量和最高使用温度应严格控制在炉子设计规定的参数范围内,严禁超负荷运行。
9、炉内燃烧不正常无法查明情况也无法调整,或工作区域发生异常事故时,必须紧急停炉。
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处理。
10、不得盗用或转供燃气,损坏燃气设备;不得用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11、不得擅自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设施。
12、发现燃气泄露等情况,及时向设备部、安环部及燃气经营企业报告。
13、提升炉门时,须密切注意炉门的高度。
防止限位开关失灵后拉断钢丝绳,造成炉门坠落。
14、严禁在炉门下方逗留、穿越。
严禁身体任意部位进入炉门提升平衡块区域。
15、正常使用中,每3个月更换一次钢丝绳,当出现下列情况立即更换钢丝绳:①、发现炉门漏气,钢丝绳受到长时间烘烤。
②、炉门在运动中由于发生撞击、卡住等现象,使钢丝绳受到强力拉伸。
③、钢丝绳发生脱槽、扭曲等现象,使钢丝绳受到较大磨损或产生永久变形。
④、出现严重锈蚀、断丝、断股,及可能或已经使得钢丝绳受到损坏的现象。
15、运行前检查及在运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须及时报修,严禁带“病”使用。
五、保养事项:1、需定期对烧嘴及各项元器件进行检查及保养。
2、定期检查并适时更换炉门升降钢丝绳。
3、从事任何维修和保养时,均必须在电控柜上挂警示牌。
4、维修任何电器元件之前必须切断电源。
5、定期检查天然气管路及阀门的密封性及可靠性,如有泄露严禁使用。
6、控制机房、炉膛内和台车上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
热处理装炉指导书1.0范围:适用于大亚机电公司热处理窑操作人员装窑操作步骤及方法。
2.0目的:规范装窑操作,保证铸件热处理质量。
3.0操作要点3.1窑炉型式:天然气加热、箱式台车热处理窑。
3.2装窑型式3.2.1公司铸件有效厚度一般为50~1000mm,形状复杂,一般采用低温装炉;3.2.2铸件放置在台车上,下垫有垫铁,保证铸件能被四周加热。
3.2.3垫铁或垫砖高度必须≥300mm,垫铁或垫砖摆放位置应位于两个烧嘴中间位置,保证炉气的良好循环和防止铸件变形。
3.3 装窑规定3.3.1核对装窑明细,清查铸件,了解铸件结构、尺寸;3.3.2加热温度不同、有效厚度相差大于一半的零件,正火时不能在一起装窑;3.3.3铸件与窑炉四壁的间距应足够,同时铸件间留有一定的距离(间距≥150mm),以使炉气在铸件间有良好的循环。
3.3.4装炉时铸件应尽可能垫平放稳、摆放整齐,应尽可能竖立摆放,以减少铸件变形;3.3.5对于相对壁厚较小的、体积较大的挂舵臂或大型艉柱等铸件,可卧放,应单独摆放,其上不可压放其它铸件,以减少铸件变形;3.3.6截面变化大的、有尖锐棱角的铸件或厚度较小的、加热温度低的铸件应摆放在中部,远离火口;厚度相对均匀的、形状较规整的铸件或厚度大的、加热温度高的铸件可摆放在火口前方;3.3.7对于叠放在一起的,铸件间应加垫块隔离,垫块厚度要不小于铸件的有效厚度。
铸件应避免直接叠放在一起,以保证热处理效果。
3.3.8位于中间列的铸件两头以及中间需放置移动热电偶,检测中间远离火嘴位置铸件的温度。
3.4结束装炉3.4.1清点铸件,核对装窑明细,填写装窑记录;3.4.2检查各铸件是否摆放稳固,台车就位;3.4.3热电偶需接触铸件的,按规定要求将检测端固定在相应的铸件上;3.4.4 装炉完毕,填写《铸件位置示意图》,检查员检查确认;3.4.5检查铸件无任何异常情况,清除杂物,封闭窑门;3.4.6 归整收好工具,打扫、清理作业现场;4.0作业环境及安全防护:作业时穿戴好:安全帽、防尘口罩、劳保鞋、工作服、工作手套等。
台车式抛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遵守抛丸机铸造设备通用操作规程。
2、工作前必须遵守:a、检查抛丸头的叶片、导向套、分丸轮等易损件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通知维修人员修理;b、检查钢丸输送系统,如提升机、螺旋输送机、贮砂斗、输丸管等是否有堵塞或卡住的现象,如有这些现象,应及时处理;c、检查输送机及台车是否有异常,如有这些现象,应通知维修人员修理;d、检查抛丸室内有无落下的铸件,如有落下铸件,应及时清除;e、检查防护帘和防护板的完好性,不允许缺少或出现过大的磨损,否则应于更换;g、分别启动各个机构,检查抛头、铁丸输送系统、台车,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
3、工作中必须遵守:a、工作时、操作人员带好防护用具,以免钢丸伤人;b、按下列顺序开车:1)、将工件放在台车上,将“进.台车.出”旋钮切入“进”位,顺时针转动调速旋钮,使台车进入清理室。
2)将“手动-自动”旋钮置于手动位,分别按“风机开”、“分离开”、“提升开”、“横螺开”、“纵螺开”,各电机启动。
3)以上电机启动后,将大门关闭,分别启动抛丸器1-7#、供丸1-7#也随之延时开启。
清理开始并倒计时。
4)记时到,抛丸器1-7#自动停止,这时可开小门进入下步工序。
5)上道工序完成后,按下“风机停”,风机、分离、提升、横螺、纵螺停止。
风机停止后,喷吹开始,一分钟停止。
c、经常注意抛头运动的平稳性,如抛头震动大,应通知维修人员修理;D、根据钢丸消耗情况,补充钢丸,并注意不要压死提升机;E、当抛丸机头工作时,严禁开启滚筒门;F、当抛丸机头工作时,不得停止螺旋输送器和提升机的运动。
4、抛丸结束后:认真做好设备的清洁保养,做好润滑加油及周围场地的清洁卫生,工装用品要摆放整齐,并关闭电源。
5、安全注意事项:1、装、卸抛丸铸件时,首先检查所用吊索吊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用遥控器操作行车调运铸件时,要先试行车运行是否正常(刹车、限位等),运行速度要缓慢。
被吊铸件在达到指定地点前,要预判刹车距离,提前做好刹车准备,防止滑车造成事故。
2、抛丸设备运行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设备、电器、除尘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铸件抛丸指导书1、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并严格贯彻执行,操作者需经严格培训上岗。
2、检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3、准备好所使用的工位器具、工装吊具、防护用具等,检查是否完好、安全、有效。
4、金属磨料为铸钢丸粒,直径为Φ3.0—Φ3.5,磨料粒度应均匀并保持干净,金属磨料加入量应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
5、抛丸清理速度:铸件的抛丸清理速度根据表面氧化程度进行适当调整,防止抛丸速度过慢、抛丸时间过长造成铸件表面损伤及成本浪费。
为节约成本,原则冒口朝下,不用翻身喷,控制喷1小时氧化铁去除后可以卸活。
6、铸件的抛丸清理要求在室内进行,清理后的铸件不得在露天存放,且不可存放过久。
7、抛丸清理前应检查工件有无严重缺陷。
如有严重缺陷应向分管领导汇报。
8、对加工完毕的机加工面及孔和钢印应用专用防护装置加以可靠防护,保证吊装和抛丸过程不能损伤机加工面和钢印号,特别是图样中有配合要求的加工面。
9、为了更好的提高抛丸质量和提高抛丸效率,应每隔1个周对抛丸机内的金属磨料进行一次筛选。
10、对于抛丸后的铸件,要将其内部存留的金属磨料、灰尘等用除油去湿过的压缩空气吹干净,使其表面符合有关验收技术条件的要求。
11、设备内的金属磨粒、飞刺等沉积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设备维护保养应符合操作规程。
12、使用抛丸清理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各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13、工作时应封闭操作,并先启动除尘风机,然后再开机工作。
14、工作时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15、操作者应避开叶轮旋转的切线方向。
非操作人员不应进入操作现场。
16、工作场地周围不得有溢出的金属颗粒,以防路滑出现安全事故。
打磨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工作前1、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