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完井工艺流程 PPT课件
在钻井平台到达井位45天前,必须对设计井位周围的 海底岩层、水深、海床地貌、浅层气及土质等情况进行测 量与调查。以上资料便于钻井部门鉴定设计井位是否适合 钻井平台进行作业。
调查方法:
回声探测、旁侧声纳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海底实地测量、 电火花单道地震剖面测量、高分辨率数字地震剖面测量、井场 土质资料采集。
钻井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及政府有关机构的规定和要求, 保证钻井设计的合法性。
钻井设计的主要依据:
地质设计是钻井设计必须遵循的主要依据。该设计提供所钻的 井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空隙压力、破裂压力等)以及提出地 质上要求的资料。
井场调查资料和邻井的钻井资料,也是进行钻井设计的主要依 据。
• 井场资料:井位自然环境、土壤情况、浅层气等。 • 邻井钻井资料:复杂情况的处理、钻井液密的使用。
探井必须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和监测。
典型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
隔水管 表层套管 技术套管 尾管
~~~~~~
30"隔水导管 108.00m (入泥50米)
转盘面
0.00m
~~~~~
井口平台 17.71m
海平面
38.1m
泥
面 53.8m
13-3/8"套管 650.00m 17-1/2"井眼 655.00m
作业准备与拖航
作业准备与拖航工作包括钻井平台的检验、移位、定位 等一切钻前作业准备工作。
根据钻井设计,对将需要的各类承包商和设备进行招标、评 标,选定合适的承包商进行合同谈判。(钻井部门提出,商 务合同部门完成。)
材料采办
各作业承包商必须具有良好的作业经验、良好的设备和熟练 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以满足作业的需要。作业者对承包商的 设备进行检验。对高级岗位人员进行作业审查。
是:
钻井设计的基本原则
保证压力平衡,不出现喷漏同在一裸眼中。 压差不要过大,以免发生压差卡钻。 封固易漏、易垮塌、易缩径和易卡钻的井段。 探井的套管预留。 多层套管程序。 高压气井,套管下在高压油气层顶部,古潜山下在风化壳顶
部。浅层气顶部
对预测有浅层气的井,原则要求地质部门改井位,避开 浅层气,或具备控制能力。
海洋环境保护,是钻井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钻井液的排放。 弃井设计。油气水层用水泥封堵,并试压合格,泥线下4米割断
。
钻井设计的基本原则
钻井设计要体现低成本的原则。
简化井身结构。 选用先进的工具、设备和技术。 优先使用国产材料。 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
海底调查与土质调查
海底调查与土质调查,也叫井位物探调查与井位海洋 工程调查。
钻井作业的主要的承包商有:
• 定位公司、钻井平台、工作船、直升机公司、泥浆公司、固井 公司、下套管公司、泥浆录井公司、测井公司、取心公司、定 向井公司、潜水公司、通讯公司、气象公司、井口设备厂家、 基地码头……
作业准备的运行计划与要求
拖航作业
自升式平台拖航就位:
带缆
降船
冲拔桩
起拖
升船
插桩
就位
拖航
钻井设计内容
平台就位设计
井身结构设计
钻井作业程序
防喷器和井口系统
弃井作业程序
套管柱设计
特殊作业程序
固井设计
钻井风险分析
钻井液设计
应急计划
钻头设计
作业进度计划
水力参数设计
钻井材料计划
钻具组合设计
井眼轨迹设计
地层评价计划
钻井设计的基本原则
钻井的目的是为勘探和开发油气田服务的。
压载
升船
拖航作业
半潜式平台拖航就位:
升船
起锚
接拖
起拖
解缆
抛锚
就位
拖航
锚抓力试 验
压载
半潜式钻井平台拖航
钻井程序
钻前作业
海底检查,探海底及确定开钻井眼深度的方法,临时导向基盘的下 入,选择开钻时间。
气象和海况的要求
钻井平台移位期间要求天气预报内容:
未来几天的天气形势; 所经航线中24小时的风向、风速、阵风和能见度; 云高,气温,可能出现的异常天气; 冬季要考虑冰层及流冰。
钻井平台作业期间的天气预报:
天气综述、每日预报、大风警报、热带气旋、低温及冰区。
• 预报要素:气温、风速、风向、阵风、天气和能见度、云高、 浪和涌的高度、方向和周期。
9-5/8"套管前置浆返至13-3/8"套管 鞋上下至少各100米
9-5/8"套管后置尾浆返至馆陶组以上 至少150米,以封固馆陶组水层
9-5/8"套管 2130 m (TVD) 12-1/4"井眼 2134m (TVD)
7"割缝套管顶部(重合50米)
7" 割缝管 2233~2243 m (TVD) 8-1/2"井眼 2230~2240 m (TVD)
钻井设计的基本原则
评价井、开发井和调整井的设计。 钻井平台的选择,遵循原则:
钻机的钻井能力,钻机的最大额定负荷必须大于作业中出现的 最大负荷的20%。
平台的井控能力,最大额定工作压力必须大于预测到的最大井 口压力(充满地层流体时的关井压力)的20%。
平台的作业水深。(自升式,半潜式) 海洋地质地貌对平台的影响。
海洋石油钻井作业专题之二-
钻井工艺流程介绍
钻井作业划分示意图
建井时间
迁装作业
钻井作业
试油作业 拆迁作业
拖航 就位 压载 升船 钻前 准备 辅助
钻进作业 地层评价 辅助工作 固井工作
纯钻进 扩眼
起下钻
取心 电测 地漏试验
循环 固井准备 测斜 下套管 短起下 起下内管 倒换钻具 注水泥
其它 地质循环 其它
钻井设计的基本原则
钻井设计应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既要重视井下安全, 又要重视地面安全,把安全第一的原则贯穿到整个设计 中。
设计钻井液密度的原则。钻井液密度必须大于地层空隙
压力当量密度,小于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安全附加
值,油井为1.5~3.5MPa,气井为3~5MPa。 井身结构的设计,是钻井设计的关键内容,必须遵循的
候凝
复杂情况、处理事故、修理时间、 拆装井口 组织停工、自然停工、其它停工 钻水泥塞
CBL
准备 射孔 通井 测试 下桥塞 酸化 其它
弃井 降船 拔桩 拖航 辅助
主要内容
前期作业 拖航就位 钻井作业 测试作业 完井作业
钻井设计
钻井设计是在分析各种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国家 及政府有关机构的规定和要求,按照安全、快速、优质和 低成本的原则,科学地作出并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核批准的 。因此,钻井设计应是钻井作业必须遵循的准则,钻井监 督应认真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