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输血与检验试题只是分享

临床输血与检验试题只是分享

***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级本科****学年第一学期
《临床输血与检验》期末考试试题(*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A.脂蛋白
B.糖蛋白
C.糖脂
D.糖蛋白、脂蛋白都有
( )10. HLA 基因及其复合体具备某些不同于其他真核基因系统的遗传特点,其中不包括那一项: A.单体型遗传方式
B.多态性现象
C.单倍体
D.连锁不平衡
( )11. HLA-B27的测定的临床意义中,那种疾病的诊断阳性率最高:
A .虹膜炎
B .血管炎症
C .肉芽肿
D .强直性脊柱炎
( )12. HLA 基因水平分型方法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是下面哪一种:
A. PCR-SSOP
B. PCR-SSP
C. PCR-RFLP
D. PCR-SSCP (
)13. 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________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 献血:
A. 16-55
B. 18-60
C. 18-55
D. 16-60
(
)14. 一般认为男性三个月献血一次, 女性四个月献血一次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至少献血 _____ 次并保持每年至少献血 _____ 次
的人(或有电话联系就前来献血的人)称为固定献血者:
A.三;一
B.三,二
C.四;一
D.四;二 ( )15.我国规定献血者每次采血量为 ________ ml,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 _____ 个月: A. 200-400 ; 4 B. 300-400 ; 4
C. 200-400 ; 6
D. 300-400 ; 6
(
)16.不宜献血者不包括: A.社区的自愿献血者 B.健康状况不良或营养不良的献血者 C.非自愿献血的献血者
D.有危险行为的献血者
(
)17.由于血小板血型抗原和抗体在临床医学和输血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有不少关于测定血小板抗体、鉴定血小板抗 原以及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的方法。

其中下面那一项是最理想的方法: A.免疫荧光
B.放射免疫
C.固相血小板免疫血清学试验
D.酶联免疫
( )18.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NAITP )是一种比较常见、死亡率较高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胎儿
和母亲的血小板血型不合,使母亲产生同种抗体。

但是大多是由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_____ 引起:
A. HPA-la
B. HPA-2a
C. HPA-3a
D. HPA-5a (
)19.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判定主要以 ____________ 为指标: A.血小板的数量
B.血小板的功能
C.血小板的浓度
D.血小板的回收率
: (
( ( ( (
( ( (
A. Blu ndell
2.
A. C. 3.
B. Harvey 输血安全的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输血可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问题 过敏性输血反应和其他输血反应 临床合理用血不包括: 合理输血 B .全血输血
A. 4. 在A B 、0血型反定型中,A 红细胞(一) A.A 型
B.B 型
5. 一个人的血型为 A 型,那么他的基因型是:
A.AO
B.AA
C. Lower
D. Denis
B.输血相关的免疫性不良反应 D.以上都是
C.自体输血
D.成分输血 ,B 红细胞(+),0红细胞(一),此血型结果为:
C.O 型
D.AB 型 C.OO
6. A 抗原主要有两种亚血型,称为 Al 和A2 (构成全部 A 型血液的 抗A 试剂均发生强的凝集反应。

Al 和A2间的血清学区别,是依于抗 A.A B.A2 C.A1
7. RH 血型系内有45种不同的抗原,其中最为主要的是:
A.C
B.D
C.E
8. 在红细胞ABO 血型系统被发现后,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是: A. Rh 血型系统
B. MNS 血型系统
C. Lweis 血型系统
D.AO 或者AA 99.99 %
)。

在直接凝集反应中,两种红细胞与
_试剂做试验获得的结果为基础 :
D.A 和 A1 D.e
D. Kell 血型系统
9. 经典HLA-I 类分子(HLA-A , B , C )分子以 ________________ 形式表达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非经典 HLA-I 类分子的
表达有别于经典HLA-I 类分子,但是不同细胞上 HLA 分子的数量变化很大: ( )
( )20.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把O型血的人称为“万能供血者”,如果我们把O型血输给一个B型血的人,那么它的交叉
配血试验结果是: A.主次侧都不凝集
B.主次侧都凝集
C.主侧凝集次测不凝集
D.主侧不凝集次测凝集
( )21.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不能单独使用的方法是:
A.盐水法
B.酶法
C.聚凝胺法
D.凝胶卡式配血法 (
)22.新生儿时期可有多种原因引起溶血性疾病,其它造成新生儿溶血病或/和黄疸的疾病不包括: 妇,无需经历过明显的免疫刺激,也能生下患病的婴儿。

A. IgG 抗A
B. IgG 抗B
C. IgG 抗AB
D.以上都是 ( )27. CPD 保养液的基本配方与 CPDA 的主要区别是 CPD 保养液不含有: A.枸椽酸三钠
B.枸椽酸
C.葡萄糖
D.腺嘌呤
(
)28.血液细胞成分的制备原理,
无论是手工法还是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
最常应用的是利用各种血液细胞 _________ 等因素
的不同,通过离心分层而得到浓度较高的单一成分。

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法可得到比手工法纯度高得多的单一成分:
A .酸碱度和体积
B .酸碱度和密度
C .密度和体积
D .以上都是
(
)29.如遇到免疫低下患者接受了有 ________________ 存活和繁殖的红细胞制品都有可能引起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ra nsfosi on-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 TA-GVHD ) ,导致受者的死亡。

(
)30.细菌污染血液的主要原因和途径是:
2. HLA 蛋白质水平分型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3. 特殊献血有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缺乏抗原献血、试剂献血、特异抗体献血、造血干细胞献血、自体献血。

4. 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这些抗原是由遗传决定的,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其他表面或组织共有的抗原称 为 ____________ ;另一类是 _____________ 。

5. A 、B 、O 血型基位于第 _______ 号染色体,A B 、O 基因产物是 ________________ 。

6. 红细胞悬液是全血移除大部分血浆后,用 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 等加入红细胞内代替移出的血浆。

7. 经过抗凝、2-6 C 保存的全血,输给受体后
24h ,受体体内循环中献血者的红细胞存活率大于
70 %的时间,即为人们所说
的全血的保存期。

ACD 全血保存期为 _____ , CPDA-1全血保存期为 _______ 。

8. 常见输血反应一般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四种。

1.无偿献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 分)
2.冷沉淀
3.新生儿溶血病
A.遗传性红细胞异常 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23.新鲜冰冻血浆(FFP )和普通冰冻血浆( A . FFP 中保存了凝血因子 V 、VHI 的活性 C . FFP 中保存了凝血因子 VII 、XII 的活性
(
)24.以下那一种不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
A . 丁型肝炎
B .红斑狼疮
(
)25.冷沉淀的白色絮状物内不含有: B.由感染引起的红细胞获得性缺陷 D.早熟以及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造成的生理性黄疽。

FP )的主要区别:
B . FP 中保存了凝血因子 V 、VHI 的活性 D . FP 中保存了凝血因子 VII 、XII 的活性
C .痢疾
D .弓形虫病
A.因子I
B.因子V (
)26.造成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抗体主要是 C.因子忸 D.因子四 这些抗体常常“天然地”存在于一些 0型人的体内,因此一些 O 型的孕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A.采血时皮肤深层的细菌随血流进入血袋污染血液 B.血液成分分离制备过程中没有严格实施无菌操作规程 C.塑料血袋出现质量问题本身带菌
D.采血者手指消毒不严带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近亲繁殖相关。

1.产生连锁不平衡的原因可能与
4.
血小板输注无效 5.成分输血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试述ABO 血型抗原的生化合成过程? 2.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方法学原理? 3.成分输血的优点有哪些? 4.试述Rh 新生儿溶血病的试验内容?
5. 抗球蛋白配血法中,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盐水对照的操作步骤是什么?结果如何判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