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国真人秀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韩国真人秀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韩国真人秀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近两年,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媒体的宠儿,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柱”。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起步不晚,但是直到2012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

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引发第一波收视热潮,紧接着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和2014年10月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和热议。

高收视、强传播的现象背后,暴露的问题也越发明显。

这些综艺节目都是从国外购买版权,加以本土化改编进入人们视线的。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几部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综艺节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韩国的综艺节目形式传播到中国能够取得成功,韩国综艺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使用了怎样的策略,在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跨文化传播,收视率1 引言1.1问题的提出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联系越来越紧密。

“全球化”已不再只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更多地涉及到文化领域。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得到促进,国与国之前的跨文化沟通联系随之增加。

近两年,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电视媒体的宠儿,在电视新闻改革乏力和电视剧创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真人秀成为主导中国人视觉消费习惯的“中流砥柱”。

电视真人秀这种节目形式在国外发展时间已经有六十多年,本世纪初传入我国,但是直到2012年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

2012年7月,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引发第一波收视热潮,紧接着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和2014年10月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一次又一次引发了全民收视狂潮和热议。

这些真人秀节目都是从国外购买版权,加以本土化改编进入人们视线的。

这些国外版权的成功引入让我们看到了跨文化传播的力量和以及本土化的必要性。

我们所生产和需要的综艺节目已经不仅仅是面对一个单一的国家、民族、价值体系和社会群体,而是世界范围的传播。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几部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真人秀节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韩国的综艺节目形式传播到中国能够取得成功,韩国综艺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使用了怎样的策略,在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系列研究。

1.2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数量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法。

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科学认识事实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和总结大量跨文化传播的相关文献和数据作为本文的写作依据。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文将统计分析数个相关综艺节目的收视率,人群构成等情况,总结出不同综艺节目的传播效果。

比较研究法。

指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

本文将对比从韩国引进的不同综艺节目的内容差异与传播效果,以及它们跟非韩国引进节目传播效果和中国本土自制节目的差异,得出韩国综艺跨文化传播的优势所在。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对韩国综艺节目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韩国国际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和跨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2 跨文化传播与电视真人秀节目2.1跨文化传播概念界定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的交流活动。

它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跨”字意味着至少是两种文化间的冲突、迁移、渗透和融合。

这种传播会加速国家对彼此的了解与认同,丰富文化的多样性。

2.2我国电视真人秀发展状况真人秀是指由普通人(非演员)在规定的情景中,按照预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做出自己的行动,展示自我个性,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电视节目。

真人秀具有纪实性、互动性、冲突性和叙事性等特点,在我国大概分为野外生存类、职场创业类、表演选秀类、益智游戏类、婚恋交友类、生活体验类这六大类型。

真人秀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个兴起阶段(2000年-2010年)是在本世纪初,以广东卫视的《生存大挑战》、浙江卫视的《夺宝奇兵》、贵州卫视的《峡谷生存营》和湖南卫视的《完美假期》等节目为代表。

可以看出,最初的真人秀都几乎千篇一律是野外生存类的。

这种新奇的形式一经播出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第二个是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国内真人秀节目经历了《超级女声》等选秀类真人秀、《非诚勿扰》等相亲类真人秀等多种类型的同步发展。

到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播出掀起了真人秀的热潮,此后《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一年级》等节目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节目的成功都让我们看到了真人秀发展的前景非常广。

广义上,我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从综艺节目的央视一家独大、形式单一,到如今各个电视台综艺节目形式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的状态,跨文化传播的概念在这其中扮演了非常用药的角色。

2014年,地方卫视综艺节目收视率呈现群体性增长,在当年收视破2的节目中,卫视节目占据77%。

2014年全国网收视破2节目占比央视23%地方77%地方卫视的综艺昌盛离不开的是对于国外成熟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14年收视高于2的节目中,从国外引进或者由国外节目改进过来的节目占比达到了62%。

2014年收视率破2节目引进与本土占比本土38%引进62%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国好声音》的成功。

《中国好声音》的模式起源于荷兰Talpa电视制作公司的The Voice。

2010年,The Voice一经推出,就在荷兰创下收视奇迹,吸纳了300万荷兰观众,占总人口的18.2%。

2011年,美国的制作公司买走《The Voice》的美国版权,创下惊人的收视率,力压当时风靡一时的《美国偶像》。

这个节目模式在欧美的大获成功,让The Voice的知名度一时声名鹊起。

2012年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公司不惜重金向荷兰Talpa电视制作公司购买了The Voice的中国版权。

结果自然也是非常理想的,得益于音乐这种世界通用的艺术形式以及成熟的节目模式,中国好声音即使在限娱令下,也在中国取得了非常不错成绩,三季中国好声音收视均破4.在中国综艺的高速发展期中,韩国版权节目的引进成为一支独秀。

2014年我国对韩国综艺的版权引进数量从2013年2个增加为10个。

但与好声音不同的是,韩国引进的真人秀节目中,不仅有世界语言范畴的“我是歌手”,也有明星竞技节目“Running Man”,甚至亲子教育类真人秀“爸爸去哪儿”。

3 “韩流”势不可挡,韩版综艺在国内屡创收视高峰3.1《爸爸去哪儿》打响韩国版权在国内跨文化传播的第一枪《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其韩国原版《爸爸!我们去哪儿?》在韩国本身就是一档超人气综艺节目。

由湖南卫视引进及改编后,2013年10月正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播出前并没有做许多宣传的《爸爸去哪儿》一经播出立刻引起轰动。

根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表明,《爸爸去哪儿》首播当天收视两网均称霸第一,其中全国网收视率1.1,收视份额7.67,城市网收视率1.46,收视份额 6.45,力压同时段其他综艺节目。

(如表1)表1:央视索福瑞《爸爸去哪儿》收视率在网台联动双平台收视上,《爸爸去哪儿》的网台联动效果也十分空前。

在湖卫视节目收视率破1之后,单期综艺节目在视频平台的播放上罕见地有超过电视剧播放的趋势。

爸爸加孩子的组合话题十足,配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也让这档综艺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声量极速增长。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余热未散,湖南卫视趁热打铁在2014年6月继续推出《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据统计显示,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首播第一期全国网收视率为2.43,收视份额14.24,其中收视率创造了节目首播的新纪录,毫无悬念获同时段收视第一,接下来的播出收视率持续破2。

全季16期平均收视3.311,3318263920531658144213711041564519442395279195163163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爸爸去哪儿网络覆盖人数(单位:万人)份额14.44,全国网平均收视2.1,份额12.74。

《爸爸2》收视率紧跟老牌真人秀《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创造出不俗表现。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让全国各大卫视都开始效仿湖南卫视,购买国外版权加以改编播出,但是效果都没有达到《爸爸去哪儿》高收视、高播放量、高话题讨论度的效果。

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韩国老牌真人秀《Runnning man》,再次复制韩流传奇。

3.2《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开播创造纪录《奔跑吧兄弟》引进自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自播出后收视率不断攀升,最后收官两期都达到4以上。

《奔跑吧兄弟》第二季一开播前两期节目收视率双双破5,开创一个新的综艺里程碑。

2015年4月17日,《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在浙江卫视黄金档开播,以5.04%的收视率领跑当周综艺,就连其子节目《跑男来了》收视高达3.34%;相比国内综艺老大哥湖南卫视当家节目《快乐大本营》2.69收视,浙江卫视遥遥领先。

甚至在刚刚结束的《我是歌手3》总决赛中,3.63的收视也不及《奔跑吧兄弟》第二季。

在大家都怀疑是否是由于宣传力度太强或者首期开播的影响时,4月24的第二期再次拿到5.21%的收视,而同时,《快乐大本营》的收视降至2.58%。

4 探寻韩国真人秀节目的繁荣真相4.1韩国电视真人秀发展历史公认的是,世界范围内真人秀节目的鼻祖就是欧美的制作公司。

这一点韩国也不例外。

但是韩国却在经历了模仿欧美之后,逐步迎来了原创节目的黄金时代。

作为影视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韩国政府大力扶持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自上世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就意识到片面依靠重工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是存在缺陷的,必须要大力发展其它产业,完善国家产业发展结构。

1998年,韩国政府制定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方针。

此后韩国政府就一直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财政预算不断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