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编号项目内容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施工一、技术要求1.放线要准确无误,确保线型正确,保证导线有足够长度,走线要合理,所有电缆必须从远端走。

2.线把绑扎要平直美观。

3.所有导线都要留有余量,焊接必须可靠,确保无虚焊、假焊,焊接表面要平滑光亮、无毛刺。

4.导线时要认真仔细,确保导线完毕后所有线连接正确、可靠。

5.监测模块安装要合理牢固。

6.所有开关量的采集连线应接在对应继电器的空接点上。

7.系统监测信息应与站场信号设备实时工作状态相一致。

二、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序项目单位数量备注号1 施工负责人人 1 看图、记录负责全面工作2 设备安装人 6根据实际情况,看机械室的大3 放线人3~4小及组合架的多少4 配线人 45 系统调试人 26 防护员人 2 既有线施工2.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烙铁50W 把 32 烙铁75W 把 23 工具包套 2 小工具4 数字万用表块 2 用于导线和调试5 对讲机台 2 既有线施工防护6 钢卷尺5米卷 1 机柜安装时测量7 钢锯弓把 18 电钻把 13.主要材料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信息传输线RV(16*0.15)百米若干2 信息传输线双芯对绞屏蔽线RWPS(23*0.15*2)米若干用于站内发送盒到采集机柜的连接3 信息传输线SBYYP(16*0.15*2)米若干用于移频柜到模拟量衰耗器板的连接4 信息传输电缆4芯电缆米若干5 电源采集线67芯电缆米若干电压传感器与电源采集机柜的连接6 信息传输线3*4芯屏蔽电缆RVVP(7*0.15)米若干用于电流传感器与电源采集机柜的连接7信息传输电缆4芯电缆RVVP(7*0.15*4)米若干8 信息传输线36芯电缆米若干电源采集机柜的模拟量输出至模拟量衰耗器板9信息传输扁平缆28AWG-40 百米若干衰耗器模拟量输出至模拟量采集机10信息传输扁平缆28AWG-50 百米若干衰耗器开关量输出至开关量采集机11微机监测通信通道2*4芯通信电缆米若干通讯机械室引出至路由器有I 、II两路12 扎紧带各型袋待定绑线13 穿线板各类块待定穿线14 绝缘套管4mm5mm米待定15 焊锡丝卷待定16 标签纸张待定三、作业程序3.1 工艺流程图3.2 操作方法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施工一般在车站联锁系统作业完毕后进行,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与车站联锁系统同步施工,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工作的重复作业。

3.2.1 施工准备3.2.1.1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微机监测图纸,确定各种机柜包括衰耗器板,电缆绝缘测试组匣等设备的安装位置,为节约投资,方便配线,节省空间,可将各衰耗器板,采集继电器,电缆绝缘测试组匣等设备分散到组合柜的空余位置。

各种机柜位置的变更须经项目总工的确认同意方可进行,并在图纸上注明更改的的位置。

3.2.1.2 核对图纸,确定图纸与实际配线端子的正确性,需增加的内容及时与总工联系,以确保材料计划的完善和正确性。

3.2.1.3 提前准备好各分项工程所需的工器具和材料清单,并及时上报材料员,保证材料到达的及时性。

3.2.1.4 对各种隔离衰耗器板及各采集器进行测试,确认各种器件的性能准确,对于不正常的器件做好标记,统计好数量并及时报给材料员,以补齐数量。

3.2.1.5 对各种机柜进行外观、名称及数量的检查。

确认设备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没问题,同时做好说明书、合格证的收集工作。

3.2.2设备安装3.2.2.1 机柜安装根据室内设备布置图,将微机监测信息采集柜、电源采集柜和计算机桌等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用钢卷尺进行尺寸测量确保其准确,并确定机柜朝向的正确,确保机柜摆放的美观性及合理性。

同时需要考虑安装在地面上的机柜地沟的引线口与机柜的引线口是否一致,否则需在地沟上重新开槽;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上的机柜,应在地板上相应的位置预留走线孔。

机柜安装完毕后,要确保机柜的稳固可靠后方可离开。

3.2.2.2 各类衰耗器板、采集器插座板的安装。

对于有微机监测组合柜的设备,按照组合排列表将各种组合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并确保安装的牢固、垂直、美观。

对于分散安装的设备,根据临时变更的内容在既有组合柜上寻找合适的位置,并考虑方便配线,路径最短等问题,安装完毕后在衰耗器板、采集器插座板上做好标记,在衰耗器板所在的组合柜顶层应有足够大的配线孔放置扁平电缆,且不得占用。

3.2.2.3 熔断器的安装+12V,GND熔丝均为1A,安装于组合架零层空余位置,对于分散安装的监测设备,应安装在衰耗器板组合左边的空余位置3.2.2.4 道岔1DQJ开关量采集器的安装道岔1DQJ开关量采集器应安装在TDF,DC-4等道岔组合背面固定继电器的螺栓上。

由于数量很多,为规范施工,应统一安装在第三个(或自定)继电器紧固螺栓上,并安装牢固,配线端子朝上。

3.2.2.5 电流传感器的安装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分为直流传感器和交流传感器。

直流传感器用以采集直流道岔的动作电流,安装于直流电源屏的合适位置。

安装时应注意电流方向,可将原去控制台的连接拆除串入直流传感器。

交流传感器用以采集三相交流提速道岔的动作电流,应安装在三相提速道岔电源屏内合适位置,并将其输出端的三相引出线分别串入交流传感器(不计方向,可串入单根)。

3.2.2.6 电缆绝缘测试组匣的安装由于电缆绝缘测试组匣的配线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分线柜引入的,因此应考虑将其安装在分线柜的空余位置,同时要考虑走线的需求,注意观察组匣与分线柜或组合柜的安装接口是否匹配,是否需要加工弯头等零部件。

3.2.3 放线为了方便查找故障,微机监测系统的各种塑料软线应与车站联锁系统、CTC系统、列控系统的配线用颜色区分开来。

在放线前应在各衰耗器板、采集器插座板挂上合适的穿线板,并编好号。

在布放电源屏模拟量输出电缆和电源屏模拟量采集电缆时,需考虑电缆的备用芯线和电气特性情况。

在布放扁平电缆时应在电缆两头编好号并预留足够的长度。

理清思路,分批分项的对微机监测系统进行各项放线作业,具体内容如下:➢站内电码化继电器接点与衰耗器板之间的配线➢道岔1DQJ接点至开关量采集器之间的配线➢道岔开关量采集器与衰耗器板之间的配线➢道岔2DQJ接点与衰耗器板之间的配线➢轨道继电器与轨道电压相位角采集器之间的配线➢灯丝继电器与衰耗器板之间的配线➢站内发送盒与衰耗器板之间的配线➢发送器电源及FBJ与采集继电器间的配线➢区间移频柜移频发送与衰耗器板间的配线➢区间移频柜接收与区间综合采集器间的配线➢区间发送器,接收器电源及FBJ与采集继电器间的配线➢方向电路,站联电路与采集继电器间的配线➢区间组合架与开关量采集器间的配线➢各衰耗器板,采集器间+12V,GND的环配➢分线柜与电缆绝缘测试仪组匣间的配线➢轨道电压相位角采集器局部电源的引入➢各采集继电器与信息采集机插座RS485线的环配➢道岔电流传感器与电源采集机柜的配线➢电源屏模拟量采集与电源采集机柜间的配线➢电源采集机柜与模拟量衰耗器板间的配线➢衰耗器板与信息采集机柜间扁平电缆的布放➢各机柜间电源线的布放➢配电箱与电源采集机柜间的电缆布放➢集中监测系统与联锁系统间的接口配线➢集中监测系统与列控系统间接口配线➢信息采集机柜与通讯机械室间的通信电缆布放3.2.4焊线和配线在各种设备之间放线完毕后,或在放线的同时,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进行焊线配线的作业。

如果是在既有线车站带电作业时,需增派防护人员作好防护工作。

需要点施工时须防护人员要点,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配线时应先配无电部分,后配有电部分,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焊线时要求焊点饱满光滑无毛刺,焊接牢固并用套管防护。

在进行衰耗器板和电缆绝缘测试组匣的配线时,须将线头镀锡插在相应端子上,防止夹到线皮,用小螺丝刀拧紧后,用手轻轻拽动,看是否有松动。

3.2.5 绑扎配线作业完毕后,将所有的线把用尼龙扎紧带进行绑扎,要求线把无交叉,整齐美观。

3.2.6 导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已配完的线路进行导通作业,确保配线的正确性,由一人看图,两人用万用表进行导通。

3.2.7 器件插接导通完毕后,将已测试过的采集继电器分型号插到规定的位置上,插接完后再复查一遍。

3.2.8 通电调试3.2.8.1采集分机通电粗调在采集分机接入系统前,应该进行分机的初步调试检查。

方法如下:接上220V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电源指示灯点亮,而且工作指示灯以每秒1次的频率闪烁,表明分机CPU运行程序正常。

然后从JJ2口用万用表测试+5V,+12V,-12V三组电源应该不偏离正常值的5%。

3.2.8.2安装工控机软件系统按照站机软件构成、功能以及软件配置要求,配置安装好站机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安装成功后,系统可以自动运行。

等到系统运行显示出站场图形后,先确认站名正确。

此时,由于与采集分机通信的CAN线没有接上,系统显示通信状态全部是“×”,站场图形也与控制台不一致。

如果软件运行错误或者不显示站场图、或者站名错误,请先确认目录系统是否与要求的目录结构一致,在检查目录下的文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正确,特别是静态资源配置文件、驱动程序的动态连接库文件。

再检查Windows NT系统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检查网络驱动程序、CAN 驱动程序安装是否正常。

如果以上都正常,就可以进行调试了。

3.2.8.3 CAN通信的调试因为CAN通信是采集分机调试的基础,所以系统的联调应从CAN 通信调试首先开始。

此时分机处于正常位置,接入电源和CAN通信线,但工程插头暂时不要插入。

确认各分机的CAN终端匹配电阻设置正常,即末端分机应闭路CAN TERM跳线器以接入匹配电阻,其它分机开路CAN TERM跳线器。

站机工控机的CAN线也要接上,确认软件运行正常,屏幕显示采集分机通信状态全部是“×”。

打开采集分机电源时,此分机的通信状态应该变为“√”,关掉采集分机电源时,此分机的通信状态应该变为“×”。

逐个打开分机,直至所有分机状态变为“√”。

如果打开采集分机后,分机状态还是“×”,请检查CAN通信线及CAN插头焊接是否正确。

如果每个分机通信状态都是“×”,请检查站机工控机CAN驱动程序安装是否正确,是否与其它驱动程序资源有冲突。

在采集分机电源打开的情况下,重新启动Windows NT系统,再检查分机通信状态。

3.2.8.4系统配线初检及插头定位销的调整在工程插头插入分机前,应对系统配线进行检查,确认配线正常,特别应该检查电源线的连接插针是否正确。

然后根据各个插头的位置调整定位销的位置。

在分机关机的情况下,试插工程插头,确保每一个分机的每个工程插头能顺利插入对应插座。

3.2.8.5系统连机通电对每个分机逐个打开电源,逐一插入工程插头。

相关主题